基于《红楼梦》人物论的高考著作篇目文学性研究

2019-09-10 20:43李文霞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红楼梦

摘 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著作,它的人物刻画手法一直被世人所敬仰,同时它也是高考著作篇目之一。因此基于《红楼梦》人物论对高考著作篇目进行深入的文学性研究。包括高考著作篇目具有纯粹的文学性与具有依存文学性。纯粹文学性与依存文学性这二者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这二者在高考著作篇目的文学性达到了有机统一。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论;高考著作篇目;文学性研究;

引言:《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伟大著作,是古典小说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作品[1]。这本书以男女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悲惨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并描述了整个贾府的兴衰过程。书中的场景描写十分细腻,涉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称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这本著作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十分细腻独特,拥有巨大的文学魅力,至今仍被许多人研究学习。作为曹雪芹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红楼梦》这部作品一直被世人传承敬仰[2]。因为,这部作品承载了一个既完整又丰富的艺术世界,是一个既富有立体化又富有层次化的艺术奇观。可以说这部作品既有多样化的叙述角度,又有立体构建的艺术结构;既有机整合了多种艺术意境,又渗透了主体精神世界;既出神入化的表现了语言符号,又神韵复绘了多种艺术手法;既相互映衬了人物形象,又有机组合了人物性格。尤其是这部作品对人物的刻画手法十分值得我们研究,因此这本书的人物论也是历年高考著作篇目之一,所以基于该书人物论来对高考著作篇目的文学性进行探讨。

1.具有纯粹的文学性

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开始重视各种著作的文学性,并重新开始探讨文学艺术的特殊作用与性质之类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高考问题的高考著作的文学性研究受到了很多学者的重视。高考著作的文学性必须既能够坚守文学的自主审美性,又能够适用于高考这一考试的特殊性质[3]。高考著作的文学性艺术在培育高考考生的文化人格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针对著作的文学性研究通常以社会为参照,以作家为中心,而且与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与哲学等学科掺杂不清,而针对高考著作篇目的文学性研究则可以当作一个纯粹、自足与独立的特殊学科来看待。

首先高考著作篇目本身就是一部耐人寻味的著作,因此本身就具有纯粹的文学性[4]。文学语言可以通过颠倒、缩短、拉长、凝聚与强化等多种方式来使日常语言发生扭曲与变形,从而成为文学性的源泉。著作通过使用文学语言表达出了文学的纯粹美。著作可以称之为伟大的文学,而它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既实现了艺术形式上的美与高超也实现了道德上的有益、纯洁与健康,这种作品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性走向无限美好的方向,其整体品质指向高贵和伟大,指向人性的真善美。著作之所以成为著作,就是因为它致力于处理人生严肃问题,就在于它对处于不断变动中的人性与社会都作出了独特表现与深刻洞察。著作作为一种文学,既要体现出它所兼容的人性、人生、社会、政治、法律、道德、宗教与哲学等内容层面的美,同时也不能脱离表现形式美的纯粹文学性。高考著作篇目更是如此,它主要面向于高考考生来进行阅读,是对尚未踏入社会的高考考生的一种人生启蒙。因此必须通过其纯粹的文学性来熏陶高考考生,使高考考生既学会欣赏美,也学会对人性善恶的分辨,从对高考著作篇目的阅读中体会到人性的真善美与学会处理人生问题的方法。同时,在阅读高考著作篇目,也能从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体会文学本身的趣味性。如《红楼梦》的人物论就既体现了人性的善恶也使考生对人生有了新的认知。

2.具有依存文学性

高考著作篇目的依存文学性指的是有概念、有目的与有功利的内容美。纯粹文学性与依存文学性既矛盾又存在共通之处。纯粹性是文学的本质和核心的特征,然而现实中的纯粹性却要寄托于依存性。纯粹性与依存性都是文学著作的基本特征,纯粹性与依存性不能并存的文学作品只是理念图解、道德说教、主题先行、概念表述的伪劣作品。《红楼梦》的人物论就体现出了纯粹文学性与依存文学性的并存。

例如,在作家进行文学著作的创作时时,既要在人性、人生、社会、政治、法律、道德、宗教与哲学等思想内容方面进行开拓并有所寄托,但也需要在结构、修辞、形象和语言等文学形式方面多加斟酌,才能表现出文学著作自身精湛的艺术性。高考著作篇目不能只表现出其纯粹的文学性,其依存文学性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也显得尤为重要。高考的考试题目会对这些著作篇目的结构、修辞、形象和语言等文学形式方面进行重点测试,因此,考生在通读这些著作篇目的同时,也要对其结构、修辞、形象和语言等方面进行重点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考著作篇目純粹的文学性与依存文学性的统一。

3.结束语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通过使用俗语刻画人物、塑造典型家庭背景刻画人物、用梦境刻画人物与用戏曲刻画人物等人物塑造方法实现了这部作品的纯粹文学性与依存文学性的并存。作为高考著作篇目之一,其人物关系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高考著作篇目作为著作,既体现了纯粹文学性,又体现了依存文学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栾日成.评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J].红楼梦学刊,1988,21(23):323-332.

[2]胡晴.《红楼梦》评点中人物塑造理论的考察与研究之一[J].红楼梦学刊,2005,32(23):114-141.

[3]陈薇.高考古诗鉴赏之情感赏析研究[J].中学语文,2014,22(21):136-137.

[4]刘芹.把握全文重点钻探——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主观性试题答题技巧[J].高考,2016,20(22):22-24.

作者简介:李文霞(2000.10--),女,汉族,高中,学生

猜你喜欢
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红楼梦》读后感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冯其庸的论文
冯其庸的序跋
续红楼梦
作家阅读的方式
十年一觉迷考据 赢得红楼梦魇名
于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