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2019-09-10 07:22肖小竹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高中生物教学

肖小竹

摘 要: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课堂的师生互动,而课堂提问则是师生互动的载体。本文从笔者自身一线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课堂教学中怎样设计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些原则涵盖了预习,复习,练习,导入新课,知识过渡,重难点处理,实验设计,学法指导等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设计;教学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定课堂的节奏;通过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通过问题教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益;通过问题教师可以增加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问题教师可以减少知识的灌输,增加知识的引导,可以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将课堂还给学生。问题设计时需考虑的几个原则。

1.导入问题妙趣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导入的问题如果高效,就可以调动本节课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由于兴趣,就会高度集中精神,反应加快,思维灵活,就会提高课堂效益。例如:讲述脂肪的功能时,我设计了“为什么说胖子怕热,瘦子怕撞?”的问题,这样就把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气氛非常好,教学教学效果就会很好。例如讲述同化作用的概念时,我设计了“牛吃的是草,为什么挤的是奶?”的问题,同样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2.预习问题简单全面

布置预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新授课的知识,所以预习问题的设置就不要过于复杂,否则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学生知难而退。例如:在讲述糖类的知识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①糖类由什么元素组成?②糖类分哪几种?③糖类的功能有哪些?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即可对糖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3.重点问题由简到繁

教学重点历来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教师强调的多,学生练习的多,考试考的多。如何有效突破重点,是生物教师需要长期面对的一个话题。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时,突破重点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梯度、具有层次、做到由简到繁。这样学生就像上台阶一样,一步一步毫不费力的到达顶点,即突破重点。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教学,笔者设计了六个问题:①光合作用分为哪两个阶段?②光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有哪些?③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有哪些?④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什么?⑤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了什么?⑥为什么说光合作用是一个统一整体?就这样逐层推进设计,学生学的简单,就不会存在难的问题了?例如:遗传系谱中子代患病概率的计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但这一知识可分解为三个递进性的问题:①显隐性的判断问题②基因型的推测问题③子代患病概率的计算问题。通过逐层推进,学生依然可以轻松的掌握这个重点知识。

4.难点问题分散递进

生物课的难点一是内容抽象,二是概念过多,三是计算复杂。往往一个问题难度太大,学生很难回答,需要分散为多个小问题,这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且由易到难,学生逐一解决后,难点自然突破。例如:“同质量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糖类的二倍多”这一难点的理解,可以分散为三个问题:①有氧呼吸第几阶段放能最多?②放能多少与[H]的多少和氧气消耗量有什么关系?③观察糖类和脂肪分子式中C/H,谁的大?只有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才能完全理解上述难点。例如: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體另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概率计算,可谓高中阶段最复杂的内容。如何处理好这个大的问题,显然需要把它分散为四个小问题:①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时,概率怎么计算?②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时,概率怎么计算?③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时,概率怎么计算?④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另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时,概率怎么计算?只有分散开来,才可能使学生逐个解决,最终完全把问题难点全部解决。

5.侧重操作实验问题

例如,显微镜的使用一节,我设计了如下问题:①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②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③载物台的上中下分别是什么结构?④字母“e”在显微镜下是正立还是倒立?⑤高倍镜看到的范围大还是低倍镜看到的范围大?这些问题很多生物教师是把结果在理论课上直接告诉学生,我在教学中则是把这些设计成问题来探究,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操作技能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6.记忆问题渗透方法

例如:基因分离定律中十六个概念的记忆,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但如果将归纳法引入到问题设计中,则这个问题就会简化。我设计了四个问题:①与基因有关的概念有哪些?②与性状有关的概念有哪些?③与交配有关的概念有哪些?④与个体有关的概念有哪些?通过这四个渗透着归纳法的问题,学生对于概念的记忆显得相对容易了许多。例如: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对比记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对比记忆,育种方式的归纳记忆等,当这些知识的记忆有相应方法渗透时,我们发现学生的记忆效果大大提高。

7.练习问题启发思维

教师在布置练习题的时候,要选择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还要考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布置的作业除了选择单纯考察知识点的习题外,练习题应该进可能多选一些材料分析,表格处理,曲线识别,图像分析,实验设计类的题目。这些题目的训练,才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8.复习问题温故知新

根据“遗忘规律”,每节课要设计问题复习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记忆;根据“构建主义理论”,每节课要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便于学生学习;合二为一就是温故知新。比如在学习有氧呼吸时,笔者提出了四个问题:①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②哪些糖类能提供能量?③细胞内的重要能源物质是?④葡萄糖怎样释放能量?这些问题不仅复习了旧的知识,还提出了新的问题。好的复习问题就应该具备“温故知新”的特点。

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设计问题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单一的文字形式,到现在表格、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问题的效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总而言之,新课改强调师生互动,在课堂上问题的设计是进行互动的基础。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坚持什么原则,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问题设计的形式,问题设计的素材,问题设计的意义等都值得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认真研究。追求问题的艺术化、趣味化、简单化,将是我长期奋斗的目标!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高中生物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精设计,巧提问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