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课间十分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019-06-26 19:15贺海平
湖南教育·C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拖堂智力因素课间

贺海平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且在小学最为突出。要改变这一现象,64.7%的受访家长希望教师不拖堂、不变相占用课间时间,60.6%的受访家长期待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督促学校改进。(5月30日《澎湃新闻》)

当下,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尺是学生的成绩,无奈之下,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尺也只能是成绩。高一级学校录取学生以分数为主要依据,争相抢夺高分优质生源。于是,压力层层传递,从教育局主要领导至中小学校长、教师,无不背上分数的包袱。

为此,学校不得不设计各种专门方案,把学生的考分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如捆绑教师绩效工资、评优、评先、晋级等,促使教师向分数看齐,导致拖堂、课间时间被变相占用等现象出现。

一方面,教材内容冗繁,因学生个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有些教师在大纲规定的课时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质量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所谓抓教学质量,是从如何抓学生的分数开始的。许多教师只好占用课间十分钟,甚至不惜冲掉音、体、美等课来换取一道题目的讲解与练习,不断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以求能提高学生的分数。

另一方面,有关学校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教师对“熊孩子”学生不敢管,怕通报批评,甚至一不小心吃上官司。把学生关在教室上课,时时在老师眼皮子底下,可少生是非,免除许多学生管理方面的麻烦。

要想改变现状,其一,要摈弃唯分数论的旧观念。这就要求加快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和办法,学生评价体系,除了各个学科的卷面分数,还应该加大对其他方面素质的综合考量;加快改革教师考评机制和激励办法,不再把教师绩效福利与分数挂钩;加快改革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不能“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其二,着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粗暴规避所有安全问题,而应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相关部门需完善法律,明确师生权利与义务,还教师应有的惩戒权,让教师的管教权限明晰化、规范化,不能所有的安全风险都让学校和老师来承担,厘清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以消除学校安全管理的后顾之忧。家长也要转变思维,和学校能够相互理解,鼓励自己的孩子多进行课外活动,减轻学习压力。

课间十分钟是为了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学生在课间還是静静地坐着,就很难发挥其调节作用了。改进课间十分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多方发力。

猜你喜欢
拖堂智力因素课间
舞蹈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探究
细数十二星座老师都是怎么拖堂拉仇恨的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楼梯(外一首)
拖堂
拖堂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