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2019-06-21 06:15李晓培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参麦丁苯脑组织

李晓培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死和致残率高等特点。受溶栓时间窗(发病3~6 h)限制,多数患者错过了早期溶栓治疗的机会,因此需要常规保护脑细胞,阻断梗死进程的治疗。随着中药复方制剂的发展,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已在临床达成共识。为了探讨更加有效的方案,本研究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5.2±6.4)岁。入组标准:经CT/MRI检查确诊,且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1]中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发病48 h内入院;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出血或出血倾向者;伴有意识障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2~72岁,平均年龄(64.4±7.1)岁;发病时间9~24 h,平均发病时间(15.1±5.2)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轻度11例,中度25例,重度4例;病灶部位:脑叶12例,基底节26例,小脑2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5.3±6.5)岁;发病时间10~22 h,平均发病时间(14.9±5.4)h;NIHSS评分:轻度10例,中度27例,重度3例;病灶部位:脑叶12例,基底节27例,小脑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调节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清除自由基等及其他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25 mg/mL)100 mL静脉滴注,2次/d,每次用药时间>50 min,两次间隔>6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880)50 mL加入质量浓度为0.05 g/mL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细胞炎性指标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抽取清晨空腹血5 mL,离心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S100β蛋白(S100β)水平,所用试剂盒均购自上海研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NIHSS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Barthel指数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越好。治愈: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1%~100%;显效: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46%~90%;有效: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18%~45%;无效: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18%。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比较(表1) 两组治疗后TNF-α、IL-18、S100β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炎性指标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表2) 治疗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 (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3)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3,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TNF-α/(ug·L-1) IL-18/(ng·L-1) S100β/(ng·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0.77±0.34 0.71±0.12* 116.57±26.35 93.64±15.13* 172.95±19.45 63.44±9.54*观察组 40 0.78±0.32 0.57±0.13* 115.29±27.35 72.21±19.14* 171.88±18.24 51.18±7.17*t值 0.135 5.005 0.213 5.555 0.254 6.497 P值 >0.05 <0.01 >0.05 <0.01 >0.05 <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10.31±2.14 7.12±2.42* 41.81±7.32 54.14±6.15*观察组 40 10.58±2.32 5.34±2.13* 42.59±7.15 62.52±7.54*t值 0.541 3.492 0.482 5.447 P值 >0.05 <0.01 >0.05 <0.01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复杂,神经介质释放异常、氧自由基反应、钙内流过量等代谢紊乱是缺血性脑组织损伤的重要环节[2]。因此,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液灌注、清除氧自由基、保护濒死神经细胞是急性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重点。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消旋正丁基苯酞,具有与天然左旋芹菜甲素相同的结构,可阻断脑梗死进程中的多个病理生理环节,通过降低机体花生四酸水平,促进一氧化氮及前列环素的释放,减少钙离子内流,抑制氧自由基等机制,改善脑组织微循环,促进缺血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3-4]。

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多因气血不足、气虚血瘀、窍络痹阻引起的脑髓受损[5]。参麦注射液是由红参、麦冬组方制备而成的复方中药制剂,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麦冬黄铜及麦冬皂甙等,可以活血化瘀、养阴生津[6]。现代药理学证实[7],参麦注射液能够减少缺血脑组织过氧化物生成,减少氧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害,减轻脑水肿;并且可以促进ATP合成,增强Na+-K+-ATP酶活性,减少Ca2+的释放,减轻脑组织缺氧导致的脑水肿程度;同时还可以保护脑细胞膜的完整性,保护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进一步保护神经元。另外,近期研究表明[8],参麦注射液还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管内凝血功能,有效防止脑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

本研究观察了参麦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用药可以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能力。这可能是因为参麦与丁苯酞联合使用时,二者作用的急性脑梗死反应环节不同,相互协调作用后,增强了缺血脑组织灌注及对神经细胞的保护功能,因此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了疗效。

脑组织缺血时,会不同程度的合成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TNF-α是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介质,介导免疫损伤;IL-18可以诱导T细胞增生,介导细胞免疫,促进炎症级联反应;S100β是脑组织特异性蛋白,可以诱导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产生一氧化氮,促进缺血神经细胞凋亡,而且还可以促进其他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扩大梗死面积。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8及S100β水平显著下降,表明参麦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可以抑制炎症因子,阻断缺血脑组织损伤。这可能是因为参麦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与丁苯酞联合使用后,共同改善了缺血脑组织的微循环,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抑制了炎症因子介导的神经细胞损伤,降低了神经细胞凋亡,促进了神经功能的修复[9-10]。除此之外,本研究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参麦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安全。

综上所述,参麦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参麦丁苯脑组织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效果观察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参麦、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