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2019-04-24 02:46
关键词:国际化民族文化

白 杨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 6101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是中外学者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共同背景[1]。我们现在称之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出现在过去25年左右的话语,其根源在于前几个世纪日益增长的国际定位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冷战期间[2]。二战后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国际思潮,并成为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交融点。高等教育跨区域、跨民族、跨文化的多边交流、合作与援助不断加强。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国际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现状

如何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国内外对此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一)国外学者的观点和视角

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介入加强,国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Harari[3]在1972年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包含了三个主要因素:(1)课程内容的国际化;(2)与培训和研究相关的学者及学生的国际化交流;(3)国际化技术支持及合作项目。Ellingboe(1998)[4]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为将国际视野融入到学院或大学体系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国际化更多的是“由政府、学术制度和机构,甚至个别部门采取的应对全球化的具体政策和方案"[5]。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最为认可的定义是“使国际的、跨文化的中学后教育之目的功能一体化的过程”[6]。Knight进而从更广泛的角度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下定义,即国际化是将国际维度融入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强调的是存在于国家、人、文化、机构、体系之间的关系。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方法更加多样。从课程方面看,除了自然科学利用数据表达的课程外,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课程也都进入了交互学习与借鉴之列。

Andrei Kortunov指出国际交流的内容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合作,更拓展了军事、政治、社会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人类学的进一步成熟为更多领域的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提供了契机。相关研究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导向,二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创新的理念,三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政府责任,四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策略方法,五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地方语境。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相关研究强调尊重民族文化、教育体系差异,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因地制宜,尊重地方政策及实际情况[7]。

时至今日,国外关于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已进入理论的广泛实施阶段:自由平等思想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制度层面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支持,把握了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核心;大量的教育机构和研究人员致力于国际课程资源中心、国际课程资源信息库和网上课程资源的建设;致力于国际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性研究;高等教育机构的多元可能性,认真权衡理解环境、推进战略、优化实施、监督评估等方面,教育机构能更有效地管理国际化[8];多元化办学模式满足多样化需求,促进区域、校际、个体间教育机会均等、效率和自由的和谐与平衡[9]。国外关于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聚焦于政治、经济、人才、学术、社会和文化等视域。强调建构国际理解民族教育的地区与社会共同体[10],凸显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的关注[11]。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加加速了国家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国家政治体制的束缚,从各种渠道疏通国际合作。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和视角

国内理论界于2001年才开辟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专门的研究领域,并大致建立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基本概念框架[12]。学者们普遍认为,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世界相互依赖加强的背景下,以民族化为基点,以具体多样的高等教育活动为载体,面向世界,将“国际的维度"(国际的/跨区域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整合到有关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研究和服务性等诸项功能的过程,以使本国高等教育更加完善,同时走向世界[13]。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研究国际化提升,促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14],不断促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实现公平、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差异[15]。具体来说,国内学界主要从四个角度对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进行了探讨:理念、师资、生源、教研的国际化[16]。并将教育理念、师资、生源、教研的国际化融入到民族高等教育过程之中[17],探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参与国内外教育合作,建立开放办学的体制机制。

随着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一批专门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学者也将注意力集中在国际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方面[18]。刘婷婷(2013)[19]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刘佳佳(2015)在高等教育论坛中总结道:“把国际化的意识与理念贯彻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去,以开展具体多样的高等教育活动为手段,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人才、提高办学水平、加速本国高校与世界名校接轨等目标的过程。”这两位学者主要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功能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更多地从学生成为国际性人才,教学水平与国际要求接轨来提炼国际化的理论与意义。还有一些学者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因地制宜,建设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20]。顺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倡导特殊性、开放性原则,因地制宜,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深化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创新[21]。

也有许多学者将国际化策略研究领域的重心转移到国际化的政策、制度、过程、评估等组织要素方面[22]。金帷曾这样描述:“对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进展综述,认为20世纪末以来,国际化已逐渐成为高等院校的核心战略议题和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维度之一。”金帷对国外二十多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了综述,呈现了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主要路径和方式,以及国外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围绕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织要素,国内学界聚焦以下问题:其一,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且存在地区差异,城乡二元结构加剧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均衡[23];其二,城乡二元分治加剧民族地区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即使是同一区域内,校际差距明显;其三,民族地区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益难以保障,极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24]。就此而言,社会各组织或团体构成了社会建设的立体化与多样化,是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大学间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25]。民族高等教育组织要素的改革创新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特色[26]。

二、反思国内外研究

归纳起来,学界关于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针对民族大学开展的各项国际化活动,包括研究最典型的大学国际交流活动、跨文化培训;引进优质国际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国际课程制定,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外国语言课程提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管理制度;培育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国际化品牌专业;国际客座演讲与报告;依靠学科、专业、机构融合民族语言与文化特色等。第二主要集中在国际化不同的领域,针对的问题较第一点更具长期性,包括科学合作中的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基础课程互换及教学交流、互相建立大学内服务项目、合作开发新项目或实验研究、技术相互援助等。扩大民族地区教师海外研修规模,实施国际一流学者来访项目,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推动民族学科专业的国际化建设。第三主要是指国际化在民族大学的五个核心领域的情况,包括人才培养、教学合作、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上面的综述表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民族大学当前和未来的发展研究。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路线直接决定了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路径的选择和研究的展开,研究者自己的处境与未来发展的需求直接定位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质量。前文所述,对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或诠释方面就明显表明了这个特点。总体来看,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的把握认识上存在以下不足:

其一,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深度不够,所涉及的研究面狭窄。我们从当下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民族高校的国际化工作还需要教育理念的多元文化实践,提高民族高校人才社会服务与适应能力,促进民族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如前所述,国际化的内涵与目的等问题更多地聚焦人才培养与国际要求接轨方面,缺乏对实实在在的民族大学人才的全面发展之跨文化路径探究。例如,运用跨文化理论探寻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跨文化意识、文化冲突的强度、文化融合的主动性、不可控因素和文化选择等因素对社会服务、人才队伍之跨文化交流全面提升的影响方式和作用路径。进而,在研究维度上缺乏对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之文化协调功能的深入探究。如何在未来的研究中引入国家社会组织结构理论对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文化协调功能的促进,以及大学间民族文化交流的横向沟通,是未来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不可忽视的领域。

其二,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发展角度的研究,难以深入有效地探究民族大学教育国际化这一较为复杂的课题。现有研究基本上是基于静态思维的现状总结,例如: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方法、理念、师资、生源、教研的国际化。这种分析方法忽视了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结果又是充满变化的动态过程的事实。在现状研究中,尽管注意到文化维度的分析,但是研究方法有待完善。研究方法的局限表现为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民族本土文化调查在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层面缺少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的研究实践的结合。片面化地分析民族文化特点忽视了民族文化在国家—社会—个人维度的多元一体、不断变迁的具体文化语境。这就难以注意到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关系或互动行为的影响。换句话说,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独特性体现了研究方法与具体的民族文化社会空间是高度同构的。结合本民族文化生态空间实际的多维度研究取向才能深化人们对于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

三、对我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也是民族高校发展的必然之路,是民族高校发展自己贡献人类的责任与义务。然而,无论任何大学用什么方法、寻找什么途径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都必须立足自身,以本土文化作为对外交流的特点与优势来达到合作的平等与互惠。换句话说,民族高校只有立足本国、本地区,将民族文化优势作为对外交流的资本才能获得与国际其他国家平等交流的机会从而拥有自己的尊严。据此,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应拓宽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比较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异同,探究未来研究较为合理的出路与方法。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人类文化的构成及其追求来展开思考。我国民族地区区域差异带来文化差异,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要以人为本,要促进文化多元与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拓宽研究视野:文化视野中的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

文化视野中的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聚焦民族文化认同,强调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性统一是建设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根本途径。如前所述,中国民族高校国际化的需要与思路与国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决定了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与保护本土民族文化服务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

在全球思想意识文化多元开放的背景下,价值观较量呈现出新态势。本研究特别指出,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必须有每个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价值基础,这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所有公民的共识,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中轴。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目的、管理等的指导思想,学校课程的建设、实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过程。任何国家都很重视国家意识的建设,而国家意识建设则是基于国家共享文化所形成的所有公民认同并遵守的文化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27]为此他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28]。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对中国未来的意义,以及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领域与设计。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独特的环境和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文化价值观,是保证当前和未来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探究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需要转变视角,以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支持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创新。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应以自信发展为动力,充分发挥文化丰富性和多元性优势,建立民族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共存的丰富多样的教育国际化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彰显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动力。民族大学学生深入全面地掌握本民族文化,并对文化差异持积极态度,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世界一体化的条件下,既能从事积极有效的生产技能活动,也能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善于在多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表现出建设性的生命活动。由此,这样的教育国际化才能增强学生的文化接触能力、沟通理解能力、共同生活和谐相处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国家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在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民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弹性化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将有利于培养以人为本的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

(二)创新研究方法:文化理论分析框架

从当下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特别需要在文化视野下,建立文化理论分析框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的分析方法,突破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相关方法论。从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来审视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组织的角色与功能;从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来梳理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结构在这几方面的历史根源、现状与未来建设的基础;就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来看,从事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的高校职工、政府管理人员和享受民族高等教育的普通民众,了解其对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解的情况,工作态度、合作意识与效率等,为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依据。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来探索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家区域发展、社会生态发展和人的发展之互动关系。国家地域文化作为精神、理念、价值观等内核融入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培养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社会所需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构建与民族地区自然人文互动共生的区域特色教育,此为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发展之关键。

同时,由于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复杂性,研究方法应重视民族文化和谐智慧的发掘。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共享的文化、国家共享的文化和人类共享的文化三个层次都在传承人类文化的民族教育中得到体现。尊重人、尊重人的文化存在、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生命质量是任何民族高校国际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背景下,研究方法应尊重多元文化,从教育国际化与民族文化两个维度,围绕民族教育国际化的目标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例如,对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方法,既要考量国家一体的多民族发展和需要,又要调研本民族的文化环境、本民族的发展和需要。厘清这些关系的特征及其内在的互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充分体现多元文化新时代特色、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分析框架。

综上所述,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多重关系是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为探究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互为依存、互为补充的。随着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不断积累和提高,通过整合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民族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使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发展维度有机融合,达到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共同增长。从“文化”理论分析框架可以看出,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同国家间文化交流紧密联系,并代表了国家在知识领域上的形象。同时,对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学校、社区、公民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借用文化分析方法,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考量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建立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符合地域优势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支撑体系,为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作出积极贡献[29]。

这些维度或分析层面密切相关,为计划和实施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框架,丰富和推动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本土化研究。今后,方法的创新将成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重要任务,更好服务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猜你喜欢
国际化民族文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谁远谁近?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