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深耕地区特色促进基层发展

2019-03-06 08:46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中国农村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特派员全区内蒙古

文/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科技特派员工作从无到有,逐渐成长,形成了多方引导、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的不同模式,使科技特派员队伍逐步壮大,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

创新多种模式 服务基层发展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首先在四个县市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2005年制定了《关于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方案》;2006年召开全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现场会暨“十佳”科技特派员表彰会;2010年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2011年召开了全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推进会;2016年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方案》。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内蒙古科技特派员工作逐渐形成一些有效的服务模式:一是“12396+科技特派员”模式。科技特派员成为内蒙古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的专家,通过电话、APP在线专家答疑等服务形式为农牧民提供及时的技术服务;二是“技术、资金、经营一体化”模式。科技特派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技术承包、签订服务合同等多种形式和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农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开展创新创业;三是“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农户”创业模式。科技特派员连接农户和龙头企业,共同签订订单,龙头企业负责收购,科技特派员负责技术服务,农牧民负责按照订单进行种养殖;四是“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农户”创业模式。科技特派员与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一起按照标准化规程开展生产,科技特派员负责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

深耕基层需求 提升服务水平

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财政实力、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呼和浩特市“高薪养员”模式,以及乌兰察布市“综合服务”模式。

呼和浩特市创新科技特派员“高薪养员”管理模式,市政府每年安排财政预算4200万元,聘请600名科技特派员,平均每人每年7万元。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重点按“上好培训课,引好致富路,技能培训手把手,跟踪服务到田头”要求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考核考评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将经费落实到每个科技特派员手中。财政经费直接补贴科技特派员这项制度使得呼和浩特市的科技特派员成为了全国最活跃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之一,在支撑当地设施农业跨越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乌兰察布市的“综合服务”模式在科技特派员选聘和管理上,立足当地农牧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打破行业、地域、部门和身份的限制,面向全国选聘了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涉农单位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乡村科技能人,形成了一支梯队式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科技特派员服务队伍,充分发挥了团队的综合服务能力。商都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折射出了团队化科技服务的特点和成效。由科技部门牵头,农业、水利、畜牧等部门配合,选派具有农业、畜牧等技术专长的100多名科技特派员形成服务团队。由团队平台向所辖科技特派员下达任务,提供完成任务的条件,队员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综合科技服务任务。当前,乌兰察布市重点围绕马铃薯、冷凉蔬菜、燕麦、牛、羊养殖等农牧业主导产业,组建了43个科技特派员综合服务团队(组),建立了5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通过技术、人员、信息等方面整合,取长补短,协同攻坚,有效提高了综合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建立内蒙古科技特派员移动信息服务平台。自治区依托内蒙古生物技术研究院建设了“内蒙古科特派”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平台重点提供科技特派员登记、业务考核、交流互动、创业支持等服务。在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能力的同时,通过平台帮助其发展壮大。目前平台用户量达3000人以上,达到了一定的体系服务效应、平台集聚效应。

促进转型发展 助力脱贫攻坚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特派员陈申宽(左二)指导农民大豆病虫害防治

经过十六年的探索实施,内蒙古科技特派员的数量由2003年的180名发展到现在的4600名左右,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创业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据统计,目前全区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400多项,创办企业400多家,成立专业合作社700多个,科技特派员服务覆盖贫困村163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97个,为内蒙古以科技促进农村牧区转型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截至2018年,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财政累计投入2.6亿元用于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近3年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科技特派员开展创新创业,年均新增产值1.8亿元。近3年全区科技特派员创办企业230多个,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0多个;成立专业合作社430多个,其他服务机构240多个;推广新技术1100项以上。近3年全区科技特派员年平均申请专利30项以上,形成技术标准、规程10项以上,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5项以上。累计有12家企业和产品被分别评为内蒙古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4个商标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至2018年,全区共有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130个,年培训科技特派员8000人次左右;全区科技特派员创建创业基地47个,创办国家级星创天地39个、自治区星创天地83个。

营造新环境 迈入新台阶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提高地方各级党政部门的认识,促进各级党委政府将科技特派员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大力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指导与支持,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深入实施创造良好环境与氛围。二是推动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探索不同形式的支持模式,为科技特派员提供良好工作条件和平台支撑。特别是依托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技术转移转化平台等,努力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三是通过搭建和完善科技特派员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各地区科技特派员之间交流与沟通,倡导与支持互助互学、互通有无,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四是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的组织化程度,以此推动县域科技特派员协同和综合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特派员全区内蒙古
《自由》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内蒙古教育 2021年征订启事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