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

2019-01-31 04:38王永全张宝石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006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任务书施工图装配式

文/王永全、张宝石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6

当前不仅是国内还是国外,仍然存在大量的粗犷式建筑项目,这种项目会浪费资源,也会影响环境,为此需要逐步淘汰。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政策的不断支持,预制装配式建筑在今后会更加的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指的是按照建筑行业的规范指标完成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加工,其预制构件的组装可以在施工现场完成。建筑BIM技术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之间可以相互融合,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装配式建筑设计原则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平面设计在满足平面功能的基础上需考虑装配式建筑建造的相关要求,同时需符合建筑模数,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原则,建筑平面应进行标准化、定型化设计,建立标准化部件模块、功能模块与空间模块,实现模块多组合应用,提高基本模块、构件和部品重复使用率,有利提升建筑品质、提高建造效率及控制建设成本,并满足制作及运输能力、交通法规和施工设备的要求。预制构件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构件的总个数占同类构件总个数的比例均不低于50%。平面设计建议采用大开间形式、平面布局灵活分隔,平面的凸凹变化不要过大。外立面设计应以简洁为原则,不宜有过多的外装饰构件及线脚。同时在简洁中追求完善,在统一中创造多样的美学要求,打造个性化高品质的建筑作品。外围护构件饰面可采用艺术造型面彩色混凝土、清水混凝土、露骨料混凝土、图案混凝土,也可采用涂料、面砖、石材等不同饰面材料展现不同肌理与色彩变化,体现装配式建筑的立面特征,外饰面宜采用一次反打成型工艺。门窗采用标准化部件,门窗框宜采用预装法。预制外墙板的接缝设计应满足结构、热工、防水、防火及建筑装饰等要求,预制外墙板需考虑防雷接地并应预埋好有效接地导体,确保防雷效果。要预先确定预埋窗及扶手栏杆的相关资料。应协调业主、设计、施工、制备各方之间的关系,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土建及内装需一体化设计。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应对制作、产品保护、存放、运输及施工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

2、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

2.1 设计前期管理

国内目前阶段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往往采用由总承包商在中标后把设计工作分包给符合要求的设计单位实施,或者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组成联合体承接项目后由设计单位实施。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应设置相应的设计管理部进行统筹安排,并配置设计总监以及建筑、结构和设备公用专业负责人。设计管理部处于设计管理的中心位置,与建设单位、设计团队、分包商及构件生产和供应商建立及时有效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形成联动;原则上建设单位、设计团队、分包商及构件生产和供应商之间不再直接发生联系。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要认真研究前期方案,并进行实地调研。既要研读招标文件、交房标准等要求,还要调查研究工程所在地政府对预制构件种类的要求。国内目前有的地方比较保守,只做预制叠合板和预制空调板,有的地方比较彻底,包括外墙板在内的各种构件都可以预制,因此,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政府有关规定至关重要。条件具备的时候,还应对类似装配式建筑项目考察,规避设计风险。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应根据招标文件、总承包合同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结合前期建筑方案和本项目特征对项目的设计意图,向设计团队提出设计任务书,明确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户型要求、总户数、机动车停车位、装配率等各种技术经济指标。

2.2 核心筒模块

核心筒模块主要由楼梯间、电梯井、前室、公共廊道、候梯厅、设备管道井、加压送风井等各功能分模块组成,其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及规范要求.应合理确定各分模块的空间尺寸以及相互间的合理布局,并根据使用需求进行标准化设计,满足使用要求、规范要求、经济性要求.核心筒模块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基础上,从使用的安全性和交通的便捷性出发,考虑舒适性和经济性,合理布局各功能模块。(2)电梯的设置是核心筒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数量、规格、组合方式等将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和品质。(3)楼梯的设计应满足疏散要求,合理设置楼梯的位置与数量,最大程度节约公共交通面积,提高使用率。楼梯应实现标准化设计,方便后期进行工厂化预制与装配化施工。(4)前室、候梯厅、公共廊道等的设计影响人们使用的舒适度,前室和候梯厅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2.3 设计管理重点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的重点包括编制设计任务书、专业设计方案评审、施工图审查、图纸会审等。设计管理部负责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工作,要依据合同、招标文件和前期方案进行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设计任务书应符合项目的整体利益。装配式建筑设计在构件拆分方案设计阶段以及初步设计阶段,应组织设计部门、总承包项目部及采购等部门对专业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提供符合设计合同、设计任务书和招标文件要求的设计成果。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管理部应组织设计部门、总承包项目部及采购等部门进行设计成果审查,经审查合格后,由设计部门将施工图提交给专业审图机构。经审查合格后的施工图,应由总承包商组织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公司相关部门进行施工图会审工作,并形成图纸会审纪要。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还应重点关注预制构件的科学合理拆分、节点的标准化以及BIM下的多专业碰撞检查。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是建筑产业化,关键是设计标准化,而实现设计标准化的立足点是对构件的科学拆分上。

结语: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具有科学性和层次性,需要EPC工程总承包单位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运用专业的设计知识和管理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采购及建造的全过程开展设计管理工作,并以设计管理为核心,统筹协调拆分方案设计、构件生产加工、构件运输吊装、公用专业设备管线预留预埋及施工安装孔洞预留等工作,确保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进度和费用等指标的先进、合理、高效。

猜你喜欢
任务书施工图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绘好“施工图”定好“任务书”——山西以省委文件形式细化乡村振兴任务要求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建筑策划理论的建设项目任务书评价
刍议建筑方案设计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