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剧艺术文化内涵的生态衍变

2019-01-09 17:52欧阳兆晓大理大学
民族音乐 2019年6期
关键词:白族艺术文化

■欧阳兆晓(大理大学)

20世纪80年代,蒂莫西·赖斯先生提出的“关于民族音乐学的模式重塑”在民族音乐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他将“历史建构”“社会维持”“个人创造体验”3个维度的关系修改为相互的作用,同时也选用了大量的实例对梅地亚姆“简单模式”双向、立体的发展进行分析,以保加利亚音乐为例去分析音乐中存在的隐喻。近年来,孟凡玉先生在《构建民族音乐学的立体结构模式》中认为应用赖斯模式有一个显著的缺陷:没有特殊关注自然生态的孕育与塑造。笔者认为若能将“自然孕育与塑造”“历史的建构与延续”“社会的维系与支持”“个人创造与体验”音乐生态立体结构模式运用到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可以对民族音乐学的文化阐释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本文则以“白剧”这一少数民族戏剧艺术为例,借鉴音乐生态学的思想,运用“自然孕育与塑造”“历史的建构与延续”“社会的维系与支持”“个人创造与体验”立体结构模式,以白剧艺术“原生性——次生性——再生性”生态衍变中的自我调节为视野,探求白剧文化内涵生态衍变。

■白剧艺术概念界定

关于白剧艺术的概念界定一直有趋于模糊的现象,各位学者和文献记载也说法不一。

伍国栋先生在他所著的《白族音乐志》当中就对白剧的缘起和发展进行了说明。他指出白剧主要包含吹吹腔、大本曲两大声腔体系的,且认为部分白剧新吸收了一些其他品种的民间戏剧音乐。由于吹吹腔和大本曲这两种声腔风格各异,具鲜明个性,所以在一些简单的剧目当中也会使用一种单一的曲调。吹吹腔在正式形成之前,就已广泛流传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白族聚居区。笔者认为这是较为全面的白剧艺术的概念界定。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记录,吹吹腔在清乾隆时期就有较多的演出,后经发展,广泛流传于光绪年间。自解放以来,吹吹腔将大本曲当中的一些精髓进行借鉴。始改今名,白剧广泛流传于云龙、洱源、鹤庆、大理等县的白族居住地区,多为业余演出。一般认为白剧起源于弋阳腔。白剧,白族戏曲剧种,原名“吹吹腔”,清乾隆年间已有较多演出,光绪年间极为盛行。解放以后,融合了一些大本曲的唱腔,并且表演形式也开始增多,在句式上,多使用白族诗歌中多见的“山花体”,语言上也是汉语和白语混用。

综上所述与田野所得,笔者认为,白剧艺术充分吸收了吹吹腔(戏)、大本曲(剧)的演唱风格,唱腔音乐由吹吹腔、大本曲和白剧长歌小调3种不同风格的腔调组成,在演出形式上与大本曲、吹吹腔也有一些相似之处,白剧也将其他的一些种类的白族民间音乐所融合。伴奏音乐包括传统吹吹腔唢呐曲牌、大本曲中的三弦曲牌、白族民间吹打乐、歌舞音乐和纯打击乐。在曲调上,通常所采用的是白族音乐里常用的“山花体”的形式,虽说白剧源自于弋阳腔,但在剧种的发展衍变过程中吸收了滇剧、京剧、川剧等梅兰芳表演体系程式,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形式。

■自然的孕育与塑造——自然人文环境与白剧艺术

(一)自然生态的孕育与塑造

文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历史原因、社会原因还是个人原因都极其重要。同时,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也会对文化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白族主要聚居在位于以洱海地区为中心的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乔建中先生在“音——地关系”中提出“一条山就是文化的保护屏障,一条河就是一条文化交流的走廊”,在文化地理学当中,强调“人——地”的关系,而其中生态观也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研究纳入了重点。在音乐与舞蹈上,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也都和自然地域和人文地域有较强的联系。大理地处于横断山脉和云、贵、川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上极具特殊性。地势上西北部较高,东南部比较低,处于金沙江流域的同时还依附着洱海和滇池两颗明珠。大理在气候上所属季风气候,降水差异大,整体来说降水充沛,因此也为丰富的物产打下了基础。笔者认为山脉以及地形所形成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可以设想白剧艺术的“原生性”得到了一定的保存,同时也使得白剧艺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发展速度迟缓。

早在3000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洱海的周边地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洱海文化区,形成了云贵高原著名的平坝文化中心,其优越的条件为白族文化的地方性特征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为白族传统和文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白族文化也被打上了当地独特的烙印,留下了可以探寻的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的地方性的印记。

(二)人文生态的孕育与塑造

1.语言文字

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在语支问题上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云南较多语言学家认为白族语言属于彝语支,但是云南本地的一些学者则提出要单独列为白语支的说法。自汉代以来,白族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地区也都普遍使用汉语,自明代后,越来越多的汉族迁入了白族地区,汉白文化的相互融合,使得白族人们形成了使用汉字的习惯。在发展过程中,白语逐渐也吸收了汉字的成分。同时笔者也认为汉语词汇介入后,丰富了白族语汇和白族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汉语的使用,也极大地丰富了包括白剧艺术在内的白族民间音乐形态,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推广和传播。

2.信仰体系

笔者在长期对于白族的文献整理中发现,宗教信仰上,白族主要信仰佛教和道教,并且带有十分强烈的本主崇拜色彩。在文化的发展当中,道教和佛教传入了白族地区之后,当地人民充分将其和本主崇拜相结合,最后形成了一种三教合一的宗教信仰状态。本主崇拜将佛教和道教同儒家文化结合在一起,是白族地区独有的一种文化体现。本主教没有其他宗教那样复杂的宗教理论、教规,但是不同的地域有其不同的祭祀习惯。《白剧志》一书中提到:“在清代,白族民间在办喜事的“闹棚”及办丧事的“贺灵”等活动中,也要演唱吹吹腔“仙姬送子”或“二十四孝”。此外,在“六邀会”“祭本主”等活动中,也要唱吹吹腔和大本曲。”在艺术属性上,白剧主要体现在戏神崇拜、演出目的、建台、踩台以及戏曲的表演中。同时,白剧的起源传说、祭神仪式与灵验传说共同搭建出了白剧的戏神信仰体系,在一系列的活动当中,无一不充满着浓烈的宗教信仰神圣感。

笔者认为白族民众冲破了本主文化封闭的心态,多样化的文化在白族地区交融扩散,形成了白族“原生性”和外来文化并存的文化气象,同时白族传统文化体系也发挥了自身的整合机制,将一些汉文化因子与本土传统文化有机融汇。

■历史的建构与延续——白剧艺术的历史阐释

关于白剧艺术具体形成于何时,各科专家也对此说法不一,史料也并无明确记载。付媛蕾老师在《论白剧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中将白剧艺术的形成追溯到远古之唐宋时期的洱海音乐文化。虽不能忽视白族传统音乐文化对白剧艺术的形成及影响,但现存的文献资料仅仅可以推断其形成可以追溯到大本曲和吹吹腔戏的形成。总结现有文献资料,白剧艺术的形成经历了“洱海音乐文化——吹吹腔形成——大本曲形成——白剧”四个鲜明的历史时期。

而追溯白剧艺术的源流问题,同样也没有定义,但从已知文献中可以归纳出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其形成于明代中叶,与明初大批移民入滇有关;二是认为其与明末清初大西军入滇有关,形成于清初叶康熙、雍正年间。

(一)白剧与戏剧艺术中昆曲,高腔就属于一个声腔系统。元末明初,音乐上以“其节以鼓,其调宣”为基本特点的弋阳腔在内地兴起,《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提到:“白剧,白族戏曲剧种。原名“吹吹腔”,流行于云南西部洱源、云龙、大理、漾濞、鹤庆、剑川等白族聚居地区。“吹吹腔”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从现存的戏台、手抄剧本、脸谱集等资料来看,清乾隆年间就已在这一带流行,光绪年间最为兴盛。1949年后吸收了白族说唱艺术大本曲的一些曲调,得到进一步丰富提高,改称为“白剧”。”根据现有史料可以得知,弋阳腔在明朝永乐年间传入到云南,之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采取了一系列地域划分措施,在大理地区主要实行“改土归流”,建立“卫所”制度和“屯田”制度。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涌入到大理,将其原有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传统文化一并带入,弋阳腔流入后慢慢发展成为了吹吹腔,同时,移民文化也极大地促进了白族和汉族的文化结合,以至于对当时的洱海音乐文化和后期形成的吹吹腔和大本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白剧艺术中声腔系统是由大本曲和吹吹腔两大类构成的,而吹吹腔则是弋阳腔传到陕西、西北后变成的,由明末清初入滇的大西军带入。吴三桂入滇时带来了500乐伶,同时昆腔和弋阳腔也在此时带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一书中提到:“白剧,白族剧种。由白族传统的吹吹腔剧和大本曲剧发展而成,清乾隆间已广为流行,光绪间极盛。”明末清初,伴随着大规模的移民涌入,汉文化更以全方位的势态进入到白族地区,汉文化和白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达到了又一个顶峰,为谋生闯荡江湖的戏班后多落于大理地区,演变为后期的地方性戏班。最为明显的标志是各地普建戏台,光绪《鹤庆州志》云:“自正月初旬至二月兼,各乡迎神赛会,亦有演戏剧者,谓之‘春台’。”康熙元年,国家政策逐渐开放,后戏班也慢慢地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时间一长,外来的其他文化和白族人民的传统生活习惯、文化风俗以及歌舞的形式所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传统的汉族戏剧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吹吹腔戏。

同时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解锁,结合当时历史时期民间所流传的说法加以推测,可以看出现有最早的大本曲曲本和吹吹腔曲本都是于光绪年间所创作出来的。并且发展到清末时期,相关曲本和艺术形式已初具模型,发展的较为成熟。

■社会的维系与支持——白剧艺术的社会基础阐释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民族文化政策,尊重民族文化的同时鼓励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大理白族自治州于1956年成立,1957年1月,当时任云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兼白族自治州首任州长张子斋在昆明翠湖宾馆出席民族歌舞汇演的时候,首次提出了白族戏剧——白剧。1961年10月20日,省委宣传部也通过讨论,将白剧纳入了云南地区重点扶持的4项少数民族戏剧之一。在1962年,大理州白剧团正式成立,并且多个县市也都积极去组织建立了白剧演出文工团以及戏剧团队。同年,大本曲剧与吹吹腔剧合流,统称为白剧。剧团自成立至今,在省委政府的大力推举下,对现代戏剧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据笔者田野调查可得,大理州白剧团创作白剧《红色三弦》《苍山红梅》《旺云》等14部经典白剧剧作,已经上演的剧(曲)目近百台,演出将近百台,培养和涌现出一批白剧艺术家和优秀的人才,曾摘取过“文华奖”“梅花奖”“曹禺剧目奖”“电视精英节”孔雀大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大奖100多项,多次参与到中央、省戏剧的文化汇演中。1992年大理州白剧团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称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大理州白剧团“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大理州白剧团依托坚实的少数民族文化基础,不断地吸收借鉴,推陈出新,白剧这一独居特色的戏剧文化早已在民族文化中奠定了重要的位置。

2008年,白剧也入选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表明白剧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贡献出了杰出的力量。2014年经过共同的商讨,云南省省委、大理州委政府同意将白剧办公及业务用房纳入,同时将会启动“大理州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蝴蝶之梦”剧场将给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即白剧团)使用;同时也组织建立了白剧表演展室,设立传承基地,为白剧艺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个人创造与体验——职业艺人的创造与经验

一切的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个人、通过人才发挥出影响作用的。1980年,州白剧团所表演的剧目《望夫云》得以上演,该剧目极具白剧传统特色,同时也吸收了新时期的艺术文化特点。在曲本中,一方面保留厂原传说中的“神气化云”,对恶势力主动抗击,强力争取婚姻自由,同时也融入了一些独有的地方性民族特色情节,把《龙凤姻缘》《白圭姑娘》两个民间传说融入到了剧本当中,使剧情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在唱词上,该剧一方面使用了传统的三七一五式的“山花体”格式,不过也并没有完全借鉴,而是根据剧情以及人物的情感和心理进行了改编。在唱词中,有的一段词有十多句,也有的只有短短十几个字,这样一来,就能充分去体现出此时人物内心的情感状态,也使得剧本的戏曲化特征得以良好地体现。唱词上也非常能够体现出白族民歌的风味,较为清新,同时也比较质朴。在唱腔方面,白剧的唱腔,将传统大本曲以及吹吹腔融合在了一起,从而初步形成了一种版腔体,风格更加自由,延伸性也较强,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如在《望夫云》当中,唱腔主要是大本曲,但是也加入了吹吹腔以及白族传统的民歌调子,也结合了相关的剧情、人物的心情进行了改编。所以整首剧目一方面保留了白剧唱腔风格,另一方面也增添了表现力和创造力。音乐中加入的衬句表现手法使整首剧目更加清新别致,加以伴唱的配合,感情色彩得到了极强的体现。在“定情”一场戏中绕桑林对歌的音乐、唱词都是使用的民歌,打造出了一种欢快又和谐的氛围。对于打击乐而言,白剧又加以去吸收滇剧和京剧的特征,让音色更加有动感。舞蹈设计方面,也是融入了多种舞种,一方面使用白族传统的霸王鞭和穿花舞,另一方面独舞、双人舞、集体舞都是较好的表现形式。道具上,舞台和服装相互统一,根据历史记载中的壁画雕塑进行设计,加以结合白族地区的地方民族色彩,使现代都市人在剧目中能够充分感知到白剧的独特性。1981年11月《望夫云》荣获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1982年由云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85年《望夫云》荣获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荣誉奖,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多篇评论文章。

■当代文化生态下的白剧艺术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在政策的扶持以及各大媒介的宣传下,大理旅游业已经发展得越发兴盛,白剧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对于日后的传承发扬工作,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展开:

(一)在白剧的传承和发展中要注意把握白剧艺术本身的特色。

如何看白剧的继承传统创立特色?就整体情况而言,白剧艺术是一种口头的非物质文化,但是白剧艺术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其传承在知识分子以及民间之间,所以口头表达和舞台表演都是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除此以外,民间也流传着大量的书面曲目,和口头上相互共生。所以针对其进行保护,也要根据艺术性质出发。从大理州白剧团建团至今,虽聘请过较多老艺人口头传授,但由于历史原因,白剧艺术表演程式流传下来并不多了。一方面要进行口头的传承,也要挖掘新的传承人与白剧导演进行培养。戏剧是综合类艺术形式,现如今戏剧较多剧种倾向于“导演中心制”,导演作为整个戏剧的“组织者、阐释者、再现者”是时代的要求和戏剧类艺术实践的标志。同时,戏曲曲本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要。在相关的民俗节日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去组织开展,发挥其魅力,保留相关影像资料,组织学者进行深入地研究。

(二)传承与发展白剧艺术要积极借鉴和利用大众传媒和新媒体。

当今时代新传媒不断发展,一方面会对传统的戏曲戏剧带来冲击,但是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一定的契机。通过现代传媒,能够有效去拓展白剧的保护措施以及传承手段,电视节目以及相关影音资料也能使得大本曲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观众可以灵活感知白剧魅力,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限制。同时,现代传媒也更加利于进行白剧的保存。除此以外,网络在当前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宣传,更加利于白剧的宣传和推广。

(三)在白剧的传承和发展中既要警惕同质化又要努力创新。

在白族民间,白剧已经流传了有数百年,并且也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是白族文化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在现今时代,白剧已经面临诸多的挑战,但是白剧曾经发挥出来的功能和价值都是有目共睹的。导致白剧面对冲击的主演原因就是传统戏剧的内容较为单一,节奏相对较慢,这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相适应。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去吸引年轻人这个群体,白剧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讲究其针对性,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观众群体,打造符合审美特征的产品。

■结 语

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之中,白族文化受到了汉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同时白族传统文化体系也发挥了自身的整合机制,将“原生性白剧艺术特征”与汉文化因子有机融汇。通过对白剧艺术的“自然孕育与塑造”“历史的建构与延续”“社会的维系与支持”“个人创造与体验”,可发现白剧艺术“原生性——次生性——再生性”的文化生态衍变过程,也鲜明地反映出汉文化和白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白剧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文化与白族文化之间长期交流的“历史——社会——个人”的影响因素以及白族文化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白族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中国云南大理白族女子头饰文化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