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林业转型升级 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9-01-05 05:31日照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彩
山东绿化 2018年6期
关键词:日照全市林业

日照市林业局党组书记 局长 王洪彩

龙王河水系绿化

近年来,按照日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市林业系统以深入开展林水会战为统领,凝聚和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坚持一手抓绿量增加、一手抓质量提升;一手抓林业事业、一手抓林业产业,聚力加快全市现代林业转型升级,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日照市有林地面积184万亩,森林覆盖率22.12%,高于全国(21.66%)、全省(17.51%)平均水平;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日照市林业局也荣获“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既跑出了林业加速度,也初步实现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副主席刘均刚今年三次来日照视察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省推广日照林业工作经验。

林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自2015年11月以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林水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完成林业投资26亿元,造林31.9万亩,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为推动林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新一轮林水会战,计划造林15万亩,投资27亿元。主要领导春节期间专门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区县实地调研,实时调度进展情况,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各区县都把造林绿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围绕实施镇村兴绿、庭院妆绿、退耕还绿、通道连绿、水系扩绿、湿地添绿、城区增绿、岸线复绿、荒山披绿、封山护绿等“十大绿化工程”,重点打造了东港山海西路休闲旅游经济林带、岚山黄墩镇万亩板栗园、莒县青峰岭环库林带等集中连片区域,工程建设规模效应得到集中体现。同时,为更好地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对2018年度的林水会战造林绿化资金奖补办法进行了修订,一方面加大对连片绿化、大户造林、林下经济和镇村绿化的奖补力度,另一方面降低奖补门槛,例如,退耕还林奖励由连片栽植500亩以上变为200亩以上,进一步调动了各级、各单位、各经营主体参与林水会战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造林15.05万亩,占100.33%;林业投资26.98亿元,社会资本占70%;新发展1000亩以上大片14个,5000亩以上大片4个。生态环境的改善,有效地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为鸟类繁衍提供了栖息天堂。据统计,我市现有330余种鸟类在这里栖息生存。既有号称“吉祥鸟”的灰喜鹊,也有珍贵的黑嘴鸥、凤头燕鸥、大天鹅、火烈鸟等,许多前来越冬的珍稀候鸟成为市民的好朋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实现林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支撑。

林业惠民功能不断凸显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全市233处绿化重点村庄,按照“环村有绿带、道路有绿网、街心有绿地、广场有绿荫、庭院有花果”的五有标准,深入开展了“千村万树”栽植行动,着力打造“一村一景观,一树一产业”的村庄绿化格局,目前已完成镇村兴绿207处,庭院妆绿2.3万户。同时,把产业兴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在莒北、莲西、港西、岚西北等区域,跨镇村流转土地,连片发展特色经济林2万亩;大力推行“村委会+龙头企业+林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引导林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入股分红、订单保价回收、提供工作岗位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人口5000人,让贫困户聚在龙头企业、富在产业链上。市林业局创新开展了“爱心接力绿色传递”苗木赠送活动,今年以来已先后5次无偿赠送香椿、竹子、杜鹃、红栎等苗木36万株,为有栽植能力的群众和贫困户送去绿色希望。

林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以推动林产品向高质、高端、高效发展为重点,集中打造了杜鹃花、蓝莓、彩色苗木、野山茶、榛子等10大林业特色产业基地,连片规模化发展7.3万亩。积极培育林业龙头企业,用好市级林业产业专项资金和林业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培育市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87家,全市涉林企业已发展到近500家。同时,积极探索林业+旅游、生态+文化等复合型、专业化发展途径,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康养林业,重点打造精品采摘园60多个,让林区变景区,基地变公园,生态变商品,资源变资产,叶子果子变成票子。特别是依托日照绿茶优势,组织实施“引茶上山”,实行林下野茶种植,新发展野山茶2万亩,拓展了绿茶发展新空间、再造了日照绿茶新优势。

林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东港区御海湾林茶间作

傅疃河国家湿地公园

市政府联合中国林学会、山东省林业厅共同打造了中国(日照)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区,经过两年多的精心规划建设,示范区建成北竹园、海棠园、厚朴园、红橡园等专类园30个;栽植各类珍稀彩色苗木100万株,承接中央财政、国家、省林业项目14项,引进无花果、核桃、国槐、接骨木等国内优良资源1800余个,申报植物新品种34个,在新品种创新选育方面实现了全国领先,成为了全国林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全市推广应用原冠苗、彩叶苗、珍稀苗等优质林木良种40余个;有8名同志被评为省级林业科技乡土专家,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同时,针对“十大”绿化工程,制定出台了12项实施细则和技术指导意见,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造林一线,举办了花椒树、核桃、大果榛子等栽植管理培训班,联合大众网录制了林业实用技术教程视频,从规划编制、任务落实、苗木调剂、技术服务入手,严把整地关、种苗关、栽植关,提高造林质量。8月2日至4日,中国林学会“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指导暨助力日照栎类近自然人工林营建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中外栎类专家30余人参会,为我市林业发展把脉会诊。市林业局积极顺应市场变化,积极推动“大户+大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研基地30余处,全市已发展红栎1万余亩,年产值8000余万元,初步形成了“全国栎树看山东,山东栎树看日照”的突出优势,涌现出日照金枫园林、五莲县世丰、日照彩苗种业等一批专业从事栎树培育的龙头企业,栎类产业已经成为日照林业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林业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积极探索生产加工与销售市场的有效连接,不断拓展创新林产品的销售渠道,每年都组织林业企业、林农大户参加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北方绿博会、青州花博会、日照茶博会等涉林展会,推介产品、合作交流、寻找商机。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流通服务作用,在组织林农规模化生产、提高林业生产水平、加强林产品销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市共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1022家,其中国家级林业示范社1家,省级26家,市级51家。同时,建立了互联网+林业发展新模式,依托绿茶、樱桃、蓝莓等产业培养电商、微商600余家,在国内外40余家大中型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络,推动了传统产业向新六产转变。

生态建设成果不断巩固

严格林地资源管理,积极服务204国道改建、厦门路等重点工程项目,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核时限、提高服务效率、实现“一次办好”;坚持依法治林,组织开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3次,查处涉林案件130余起,其中刑事案件8起,有力地打击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严禁在林区野外用火的通告》《日照市封山育林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了“市、县、乡、村、班”五级护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模式。今年以来组织实施引水上山工程5处,铺设水网管线47.2公里,新建维修防火道路220余公里,极大提升了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水平。坚持综合施策,积极防控林业有害生物,共设立监测点145个,对林木病虫害坚持药防、生防、物防相结合,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积极推进湿地资源建设性保护,开展了“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集中宣传活动,先后建设了国家级(试点)湿地公园4处,省级湿地公园5处,市级湿地公园1处,湿地保护面积达到28.5万亩,成为重要的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生态文明内涵不断丰富

在日照日报、日照广播电视台和日照大众网等新闻媒体头版或重要时段设立了专题专栏;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市教育局等部门单位,发布了义务植树倡议书,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大型公益植树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义务植树的尽责方式,推动了社会林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全市共设立义务植树点156个,逾10万人参加植树活动;各级媒体刊发林业会战信息400余条次。为大力推广我市的林水会战经验,省林业厅、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举行了“林水会战看日照”全国媒体采风活动,邀请42家中央、省、市媒体和网络大V对全市林水会战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在新浪微博开设的“山清水秀碧海蓝天大美日照”话题,阅读量超过1360万。联合日照广播电视台组织开展了古树名木保护认养大型系列活动,通过日照电视公共频道、楼宇电视、户外大屏、微信公众号发布保护认养古树活动启事、设立了认养咨询热线,对全市289棵古树名木向社会公开招募认养,吸引了社会各界踊跃报名。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参加“行风在线”等节目,广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和森林文化知识,全方位、多层面的展示林业之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社会各界对林业的重视度、关注度和参与度普遍提高。

世丰彩色苗木基地

猜你喜欢
日照全市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在日照(节选)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