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身到爬行,宝宝有个大运动成长期

2018-12-21 01:28吕若琦
益寿宝典 2018年36期
关键词:儿科医生姿势亲子

文/吕若琦

俯趴姿势是初次运动

有的家长认为躺着比趴着好,不舍得让宝宝俯趴;有的家长即便是在室内,也让宝宝躺在小推车里推着玩。他们看见宝宝趴着,就觉得孩子受罪了,立刻抱起来,让宝宝身体保持竖着或者平躺的姿势,心里才觉得舒坦。其实,这种做法反而抑制了宝宝自主控制的运动功能。

儿科医生表示,其实,宝宝在出生一个月后,只要身体健康,就应尽可能多尝试趴着,如此宝宝的运动发育才会得到保障。这是由于婴儿的俯趴姿势可以使颈部、背部、肩部肌肉群的力量得到加强,有利于其主动翻身动作的出现。而且,宝宝时常运动身体,能刺激大脑通路的形成,只有肌肉和韧带的神经末梢受到足够的刺激,宝宝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如果总是让宝宝躺着,见宝宝一哭就抱,反而妨碍了宝宝学习运用自己身体的能力。

但是婴儿俯趴的时间长短应由家长控制,原则是从短时间开始渐渐延长,并逐步成为宝宝能自主控制姿势的转变。有的宝宝刚开始时可能不会抬头,那么可以让宝宝面部朝下抱一抱,也可以在宝宝前胸的部位放一个小枕头,让宝宝双臂越过枕头趴着。家长可以用面对面逗玩的方法,也可以将玩具放在宝宝面前,让宝宝觉得有趣,从而延长趴的时间。需要提醒的是,吃奶后的一小时内最好不要让宝宝趴着,以防造成宝宝不适。

翻身自如后可以尝试腹爬

经常进行俯趴训练的宝宝,一般在四个月左右就会翻身了。当宝宝能够自如翻身、身体的力量足够强时,也就不再满足于原地活动了,此时的宝宝会慢慢地开始学会腹爬。儿科医生建议,家长可以为宝宝的腹爬做些准备。比如扶抓住孩子的腋下轻轻上下颠动,让孩子学习屈膝动作。有些家长喜欢扶着孩子站立,但宝宝此时的腿部力量并不能支撑身体,站立动作反而会妨碍爬行动作的出现。

引导宝宝以正确的姿势爬行,还可以在前面放上鲜艳并且能够发出声音的玩具,宝宝看到喜欢而新奇的玩具,会努力地想抓到。这时家长可以抵住宝宝的脚,引导他向前移动身体,促进宝宝学会腹爬。

慢慢地,当宝宝会腹爬后,就能够自行移动身体了。这时家长应保持地面清洁,尽量扩大宝宝的活动范围,发展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而不是将宝宝的活动范围限制在某一块地方。家长们也可以多给宝宝做抚触、被动操和亲子游戏,陪伴宝宝度过温馨的亲子时光。经常拥抱宝宝,多和宝宝身体接触,能满足宝宝触觉发展的需要。

腹爬后引导宝宝手膝爬行

宝宝学会腹爬后,随着身体力量的增强,会从利用腹部爬变为手膝并用爬行,从动作不协调到快速自如地爬行。爸爸妈妈可以创意各种爬行游戏,让宝宝在不同质地的表面爬行,既是温馨的亲子时间又促进宝宝认知发展。

宝宝从腹爬到手膝并用爬行的过程中,肌肉力量得到加强,慢慢地,宝宝就能自己坐起来了。当宝宝能靠自己的手臂支撑并平衡自己身体的晃动时,就具备了独坐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儿科医生不鼓励过早坐立,发育正常的宝宝是不必刻意练习坐的。

总的来说,宝宝从出生到独立行走,我们可以刻意让宝宝趴着,促进原始反射的消失、加强宝宝身体肌肉的力量;可以引导宝宝练习翻身;可以通过各种游戏促进宝宝爬行;可以在宝宝能够扶物行走后,故意把玩具摆在地上,让宝宝学会屈膝蹲起,使肌肉的力量得到锻炼。但是,不可以用如学步车、用毛巾或布带(学步带)吊住宝宝、架着宝宝的双臂等方法让宝宝学习走路。

猜你喜欢
儿科医生姿势亲子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儿科医生荒”如何缓解
儿科医生“荒”在哪?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