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

2018-10-21 00:56李鑫
文存阅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弄潮儿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随着舞蹈艺术的快速发展,使舞蹈艺术教育活动不断开展,能够为社会培养一批批合格的舞蹈艺术人才,对丰富我国舞蹈艺术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舞蹈艺术教育而积极构建新型的舞蹈教学平台尤为重要,能够使舞蹈艺术教育燃起火花,迸发出生命的火焰,融入社会公众的血液中,引领云教育的时代潮流。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构建新型平台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舞蹈艺术教育;“弄潮儿”;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并对人类社会众多行业领域产生深刻影响。舞蹈艺术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我国文化的重要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中,应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以改变传统舞蹈艺术教育的滞后问题,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对此,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舞蹈教学平台有为重要,能够开“云教育”先河,使舞蹈艺术教育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更加彰显舞蹈艺术文化的魅力。

一、关于“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的研究现状

在“互联网+”背景下,MOOC教育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针对舞蹈艺术教育的网站平台可实现信息传播和公开课程,但教育信息化进程相对较为缓慢。将“互联网+”与舞蹈艺术教育的融合,能够以“互联网+”理念为重要指导,打造全新的舞蹈教育模式,即O2O模式,既能提供完整的、优秀的教学数据库,又能增强舞蹈艺术教育的教学体验。当前,针对“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从互联网教育本质视角着手,对教育本体加以分析和阐述;二是从技术视角着手,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于一体;三是从教育模式视角着手,主要有MOOC教育模式、远程教育模式等;四是教学资源库视角着手;五是从专业教育着手;六是从宏观视角着手,为我国“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的构建和舞蹈艺术教育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1]。

二、构建“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的建议

(一)促进舞蹈艺术教育和“互联网+”的整合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行业领域中的不断应用,使舞蹈艺术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在“互联网+”理念下,能够使舞蹈艺术教育部门人员进行教育结构重塑与教育模式创新的反思,为舞蹈艺术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增强其生命力。在舞蹈艺术教育中,通过与“互联网+”相融合,其组合方式相对多样化,如中小学舞蹈艺术教育、舞蹈创作教育、社区舞蹈等,能够从全方位视角对舞蹈资源加以整合,并推动舞蹈教育行业的创新,积极拓展教学思路和坚持开展实践教育。此外,为减少教育差距,应积极构建新型的舞蹈教育平台,不仅为国内舞蹈艺术教育提供统一的学习资源,而且可满足舞蹈艺术教育的开放性需求,使舞蹈艺术教育成为时代的“弄潮儿”[2]。

(二)创建新型课程教育模式

在构建“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时,应创建新型课程教育模式,从多维度视角加以思考。长期以来,传统舞蹈艺术教育中,教师平台以课堂阵地为主,教育资源有限,且教育交流有障碍。在“互联网+”时代下,可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资源优势,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打造多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依托的课程教育模式,如MOOC教育模式、网络交互式教育模式、远程教育模式,可打破传统面对面教育的局限性,实现舞蹈艺术教育的跨时间和空间性。另外,师生能够在新型舞蹈教学平台中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沟通与交流,实现舞蹈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且有助于促进师生对舞蹈艺术教育的深刻反思,以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的优越性[3]。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在“互联网+”理念的作用下,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舞蹈艺术教育开辟广阔的“云教育”空间。随着舞蹈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如理论和实践内容相脱节、信息回馈较少等,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充分发挥新型教学平台的教学优势。因此,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尤为重要。在“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中,应针对舞蹈创作而加强三层设计,分别为创作构思层、具体设计层、创作整合层。可见,“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的构建,能够满足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拓展评价渠道

在“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的作用下,“互联网+”舞蹈艺术教育进程得以推动,有利于我国舞蹈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新时期,舞蹈艺术教育逐渐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而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渠道,使舞蹈艺术教育的施教者与受教者能够进行互动式评价,彰显评价的个性化。另外,相关部门决策人员能够利用“互联网+”新型舞蹈教学平台而收集相关信息数据,为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师生作为新型舞蹈教学平台的受益者,能够对新型课程模式加以探究,其有效评价,有助于相关人员对课程教育模式的适度调整和创新设计[4]。

结论:舞蹈艺术是我国艺术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为促进舞蹈艺术的传承,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尤为重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舞蹈艺术教育可实现与其的结合,对搭建新型舞蹈教学平台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使舞蹈艺术教育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可见,“互联网+”时代,逐渐推动着舞蹈艺术教育的伟大变革,有利于促进舞蹈艺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梅.论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2:61-65.

[2]何洋托美次仁,張丽蓉.论理工科高校教学中的民俗舞蹈传承——以电子科技大学舞蹈团为例[J].艺海,2015,11:108-111.

[3]姜琦.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J].戏剧之家,2016,12:207-208.

[4]李佳.运用电视媒介创新高校舞蹈教学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4:77-81.

作者简介:

李鑫(1981年—),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讲师,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形体礼仪、舞蹈教学。

猜你喜欢
弄潮儿互联网+互联网
我写2018高考作文系列(一)且看弄潮儿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街头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