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商科实践本位构建分层递进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2018-10-19 08:22李虹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消费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商科融合大学生

李虹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引言:近年来,创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对于商科专业而言,创业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突出问题:一是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不完整,忽视甚至缺乏创业实战前的创业训练,创业实践平台短缺,创业实践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二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有效整合创业资源,难以汇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合力[1][2]。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商科专业的应用性特征,强化商科实践本位,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面向经管类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促进中心建设”为依托, 以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重庆工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先后制定《重庆工商大学创业教育实施方案》《重庆工商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系统搭建了创业基础实验、 创业仿真实训、 创业全真实战“分层递进”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建立完善“互动融合” 的运行机制和“统筹联动”的管理体制,探索构建商科专业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系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成果[3][4]。

一、总体思路

基于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构建“353” 商科专业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即 3 个“分层递进”的创业实践平台, 5 个“互动融合””的运行机制, 3 级“统筹联动””的管理体制,如图1所示:

图1 商科专业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3”—3 个分层递进的实践平台:结合学习的递进性特征和大学生市场风险承受能力, 基于“无风险的市场环境→适度风险的市场环境→高风险的完全市场环境”的循序渐进原则, 按照“通识性基础实验→专业性仿真训练→综合性全真实战”分层递进思路,分别建设创业基础实验平台、创业仿真实训平台和创业全真实战平台。

“5”—5 个互动融合的运行机制: 一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融合, 将专业实践与创业实践有机结合;二是创业教育与科研创新互动融合,将科研资源转化为创新创业孵化资源,提升创业科技含量;三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融合, 通过“教、 赛、 学”一体化提高创业实践效果;四是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升创业质量;五是学校与行业企业互动融合,引进校外导师和风险投资,共建创业基地,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3”—3 级统筹联动的管理体制:一是学校统筹,加强学校对创业实践教育的统筹管理和质量监控; 二是部门协同,增强部门和学院开展创业实践教育的协同力;三是全员参与,调动校内师生和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二、回归商科实践本位构建分层递进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一)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通识性创业基础实验平台

1.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研发创业基础实验课程

2007 年开始,我校在全国较早将创新创业实验课程纳入商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自主研发了《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基础实验》等课程,将企业融资、财务、税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嵌入课程教学内容。同时,面向所有商科学生开设与创业教育紧密相关的《会计学实验》、《管理学实验》 等课程, 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建立“大学生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平台”,采用OTO教学模式,提升创业实验教学效果。开设“大学生创业与小微企业成长”实验班,系统培养学生创业基础知识和能力。

2.基于学生创业个性化需求, 开设创业实验项目“开放超市”

“开放超市”由60多个动态更新的创业类实验项目构成,近半数项目来自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或行业企业实务。学生在“超市”自主选择若干项目,累计修满15学时或30学时,以《经济管理创新创业实践》 为课程名,分别记1学分或2学分。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建设专业性创业仿真实训平台

1.依托商科专业,成立面向市场的创业实训公司

一是以“学校投资、学院管理、教师领衔、学生经营”模式建成商科专业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学创园”(后来建成“网上学创园”),成立了财务会计咨询服务中心等22家与商科专业紧密结合的创业实训公司,聘请专业教师兼任公司总经理,带领学生面向市场开展经营活动。公司业务范围与商科专业一致, 创业实践与专业实训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学生创业资金和创业风险等难题。

二是与和勤顾问机构等企业以“校企合作投资、 行业专家领衔、学生主体经营”模式合作成立多家公司分部,作为商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将企业的资金、人才、市场等资源与学生的创业设想、创业项目有机结合,合作共赢,解决了学生创业初期经验不足、资金与市场短缺等问题。

2.以赛促训,搭建“教、赛、学”一体化创新创业竞赛平台

建立“创业模拟大赛”等“6+X”校级创新创业竞赛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创青春”、“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校外创新创业大赛。发起并承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通过将创业竞赛内容置入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之中,探索“教、 赛、 学”一体化创业教学模式。另外,每年立项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三)学校主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建设综合性创业全真实战平台

1.组建大学生实践经营(集团)公司,搭建多元化创业实战平台

率先在重庆高校建立学生自主经营的勤工助学书报亭。目前,“书报亭”已发展成为拥有 8个校园连锁店的“实体企业”,被誉为“学生创业的‘黄埔军校’”。建成“香樟林创业园”,以勤工助学书报亭为主体(母公司),按照“导师指导、学生经营、自负盈亏”的思路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了重庆高校首家股份式集团公司—CTBU大学生实践经营(集团)公司。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由学校选聘商科专业学生担任,行使职业经理人角色。公司下属经营实体(子公司)由学生“创业项目+资金注入”的方式组建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探索形成了“勤工助学+创业实践+职业经理人训练”一体化的综合性创业实践模式。

2.建立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多方联动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遴选支持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园,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江北 COSMO 等单位共建多个校外创业孵化基地。与重庆市创业种子投资引导基金联合组建“重庆工商大学创业种子投资基金”,鼓励、引导各方资本投向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3.创新驱动,产教融合,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

依托重庆工商数网等 8个市级“众创空间”,吸引和培育学生创业团队入驻,组织师生开展创新创意分享、名师会诊、项目路演等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猪八戒网等知名众创空间进行资源对接、项目对接、业务对接,培育孵化师生创新创业团队。

(四)商科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特色与创新

1.设计了商科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基于系统性原则和学习的递进性特征,结合大学生市场风险承受能力,构建了通识性创业基础实验、 专业性创业仿真实训、综合性创业全真实战“分层递进”的创业实践生态链。

2.探索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是在全国高校较早开设《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基础实验》等创新创业类实验课程,自主研发了相关教材,将商科专业知识融入创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二是依托经管类学院,成立面向市场与商科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训公司或校企合作实体,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现深度融合;三是率先在重庆高校探索将创业实践与资助育人有机结合,成立了重庆高校首家学生股份式(集团)公司,探索形成了“勤工助学+创业实践+职业经理人训练”一体化的创业实践新模式。

3.创新了创业实践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了“创业学院+实验中心+创业公司”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机构和统筹联动的管理体制,专业实验与创业实践深度融合,实现了创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二是创建实验项目“开放超市”,建立了科研项目、企业实务项目转化为创业实验项目的渠道和机制,有效促进了创业实践与科研创新、企业实务的互动融合;三是探索“教、赛、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的新机制。四是制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建立了引导学生积极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五)推广应用效果

我校商科专业学生 100%参与了创业实践活动,受训学生普遍反映,通过系统的创业实践训练,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都得以显著提升。2012 年以来,培育了 44 个市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 8 个);孵化了 100余项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指导学生创办了“驴行公社”等 21 家有限责任公司;扶持学生创办个体经营户、工作室开展创业实战近 50个。商科专业学生获得“创青春”全国互联网专项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冠军等 20 余项全国性奖项、100 余项省部级奖励。近三届商科专业通过自主创业形式就业的毕业生 250 余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我校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指导站”、“重庆市创业孵化基地”、“国家创业指导与研究中心”、“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成果的主要依托单位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业项目分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优秀奖。获得 8 项市级“众创空间”。经济管理学科与创新创业实践有着天然的耦合性,二者深度融合可以使各自的优长得到更好发挥。中央电视台、教育部门户网站、《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重庆日报》、重庆卫视等媒体对我校完整的创业实践体系、“专业+创业”的创业实践模式等特色做了多次专题报道,发挥了显著的示范效应,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猜你喜欢
商科融合大学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商科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