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法修改让民众普遍得实惠

2018-09-03 06:28范凌志显扬
环球时报 2018-09-03
关键词:级距贾康起征点

本报记者 范凌志 ●显扬

新修正的个人所得税法8月31日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未来还将动态调整。此外,修正案还包括扩大三档低税率级距,新增包括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在内的专项附加扣除。路透社称,此举是中国政府为减少公司和个人税收推出的最新举措,希望在与美国的贸易战逐渐升级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

税负普遍减轻

自1980年我国推出个税以来,先后经历6次修正,其中个税起征点从800元逐步提高到现行的3500元。路透社称,第七次修正的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通过扩大三档低税率级距,中等收入以下群体减税获益较多。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

路透社称,新个税法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调整后的计算方式,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财政部官员称,“月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税负可降低50%以上。”

根据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政策估算,若月薪4000元,修改前每月个税为15元,修改后则不需要缴纳个税,年省180元;若月薪15000元,按修改后的标准每月只需要交税790元,税负减轻58%,如果再考虑其他扣除项目以及新增加的专项附加扣除,税负还会进一步减轻。

到手钱更少了?

本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主要有哪些亮点?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除了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对居民收入中赡养老人、养育子女、医疗等部分的专项扣除也是一个亮点。此外,这次修改后,中低收入人群会享受更多的好处,对高收入群体的影响更大,这体现了税收调节收入的作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认为,本次修改在缩小纳税人覆盖面的同时,还把“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作为税务居民规则,这是提升税收管辖权的措施,也是值得注意的。

不过,有不少人受到网上消息的误导后,发出“降税了,到手的收入却减少了”的疑问。在个税法修改的消息公布后,互联网上流传的一张图显示:降税后,5000元的工资到手由原来的4625元减少到4080元,原因是“企业以前按最低工资缴纳社保,现在按照实际工资缴纳”。事实果真如此吗?

贾康表示,此前,各个单位在缴纳社保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弹性,不排除有些企业以“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社保,但这并不符合规范。“其实一直要求大家按规定缴纳社保,原来有些是‘老实人,也有一些是‘不够老实的,那么这些‘不够老实的是占了便宜的。”贾康说,原来的社保缴费约束力相对较弱,现在变成税务机关征收,权力制约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同时,他也认为,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应有一定的缓冲,让大家觉得好承受、好接受。

调节还可更细

路透社称,中国修改个税税制是7年来的首次重大调整,旨在提高收入和个人消费能力。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新税法下,中国税收一年将减少3200亿元,将会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此前,美国的税收改革似乎对本国经济有拉抬作用。那么,本次我国的个税改革,是否也会对经济产生明显影响?贾康认为,美国税改主要涉及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两个税种在美国的分量都是非同小可的,联邦政府差不多一半的税收收入是靠这两块。因此美国税改激励很快带来了正面效应。而中国则不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只占全部财税收入的七八个百分点,比重很小。因此,可能不会立刻产生明显的拉抬效应。

谈及个税改革下一步的方向,贾康建议,未来应该把一些非劳动收入也纳入综合计征。“比如金融资产的溢价收入,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赵锡军则认为,通过税收调节收支,保障大家的收入能不断增长,更好地刺激消费,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这是总体的目标。在这个总体目标下,将来个税改革在考虑收入的时候,应更加全面、更加客观,从而让个税修改的调节作用体现得更加精细。▲

猜你喜欢
级距贾康起征点
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基于修正的成本—效益分析法
个税起征点须提高,但要以所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为据
“起征点”和“免征额”有何区别
贾康:房地产税离我们并不远
张抗抗呼吁提高稿酬个税起征点:800元起征已30年
2011年将开始个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