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点分析

2018-06-27 08:51顾佳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6期
关键词:渠化交通流量交叉口

顾佳佳

(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201108)

0 引言

道路交叉口作为城市路网的“咽喉”,因车流、人流在此交汇、聚集,因而往往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频发之地。合理优化的道路交叉口设计对于保障城市交通通行及提高城市交通安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1,2]。

1 道路交叉口设计的一般要点及常见问题

1.1 道路交叉口设计与道路交通流量相匹配

交通流量是道路交叉口设计的基本依据。当道路交叉口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缺乏对当前交通流量的合理评估及后期交通流量的前瞻性预估时,导致道路交叉口设计与交通流量不匹配,从而引起道路交叉口的车流拥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快速发展,此类问题在老城区道路交叉口尤为显著。此外,又因老城区城市道路可塑性较差,此类问题的解决一般较为棘手。因而,道路交叉口设计与具有合理前瞻性的道路交通流量相匹配就成为了一项关键性控制因素[3]。

1.2 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不合理

道路交叉口渠化,是指采用各种交通标识以及人流、车流交通导向设置,如通过渠化构筑物布置、进出口车道和人行道布置、交通围栏及其他隔离设施布置等,引导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交叉口完成各自所需的交通通行[4]。然而,当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缺乏规范性或合理性时,如过大或过小的转弯半径,复杂或混乱的渠化岛平面布局,与行车要求不匹配的道路宽度,以及滞后、不齐全的渠化附属设施布置等,均会对道路交叉口通行的流畅性和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引导交通车辆按需求路径行驶,高效有序地组织车流通过道路交叉口,在有限渠化岛面积上挖掘道路交通通行资源的最大化;

(2)最大程度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安全,降低与车流的交叉通行,减少交通隐患。

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应根据上述原则要求,最大限度挖掘有限道路空间上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需求[5]。

1.3 城市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不合理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合理性既涉及到车辆行驶平顺的舒适度,又涉及到交叉口路面排水顺畅、不出现交叉口积水而影响通行能力的问题,同时,交叉口竖向设计还对后期规划道路的纵坡顺接产生重要影响。现实中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往往对以下设计原则考虑不充分:

(1)倘若道路交通等级不一致,应首先确定主干道路,主干路双向坡沿道路方向全线布置并在道路交叉口保持不变,次干路在主次干路连接区间进行坡道过渡处理,并在主次干路连接断面上与主干路纵坡保持一致;

(2)倘若道路交通等级一致,在确保道路交叉口每条道路纵坡相同的前提下,在道路交叉口连接区间进行各道路横坡微调,从而满足道路交叉口的平顺要求;

(3)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时应进行雨水分流,即进口道与出口道雨水各自沿横坡分流,且避免在道路交叉口区间内形成路面低洼,从而引起渍水;

(4)道路交叉口连接区域内每条道路按纵横向坡度要求逐渐过渡,应保证交叉口处的平顺,且交叉口处的纵横向坡度不得大于道路外线的横向坡度。

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应充分考虑上述原则,以确保车辆行驶平顺的舒适度及排水排污的顺畅性,避免坑道或者路面渍水影响道路交叉口交通通行[6]。

2 道路交叉口渠化的设计要点及改造分析

2.1 道路交叉口的面积控制

道路交叉口面积并非越大越好,应以在满足通行要求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交叉口为面积控制的基本准则。当交叉口面积较大时,车辆或人行等候线可选择布置在靠交叉口中心的位置。此类情况下,等候线在道路交叉口中心的极限位置,是从侧向道路边缘的延长线预留一台车的位置往外作为行人过街横道的位置[7]。行人过街横道向外平移的量需根据交叉口的进口车道数以及右转车交通量的不同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需要提出的是,对于视线不好的道路交叉口,不宜恪守这一设置原则,否则会适得其反。图1为道路交叉口设置分流岛示意图。

图1 道路交叉口设置分流岛示意图

同时,当拐角半径过大时,左右转车的速度容易加快,车辆在交叉口内的行驶不稳定,应避免此类现场的产生。图2为优化交叉口车道拐弯半径示意图。

图2 优化交叉口车道拐弯半径示意图

2.2 道路交叉口分岔道数量控制

新建道路交叉口岔数不应多余4岔,遵循该原则因有如下考量:

(1)4岔以上的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相对复杂得多;

(2)因交通组织更加复杂,4岔以上的道路交叉口发生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的概率会有较大程度的增加[8]。

倘若在4岔十字道路交叉口新建一条通道,如图3所示,会导致该道路交叉口各交叉统计指标急剧增加,使得该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变得极为复杂。不同交叉口型式交叉口的交叉、分流、合流点数见表1。

表1 不同交叉口型式的交叉、分流、合流数量统计

因此,将4岔以上的道路交叉口改为4岔及以下,是对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基础性改良。这种改良是将一条或一条以上道路从交叉口处削除,使之与交叉口以外的道路区间相交叉。图4为多岔道道路交叉口分叉改造示意图。

2.3 交叉口交通信号灯相位数控制

对于多岔交叉口,需处理的交通流量较多。一个相位中的绿灯信号时间往往变短,这样就容易引起交叉口的堵塞。对于多岔交叉口,应考虑最大用4相位来处理设计相位方案。采用上述的改良方案,一般均能用4相位来处理。图5多岔道道路交叉口相位改造示意图。

图4 多岔道道路交叉口分叉改造示意图

图5 多岔道道路交叉口相位改造示意图

2.4 交叉口进出口车道布置

道路交叉口进口道的车道数需不大于出口道的车道数,如果交叉口进口道直进车道数是3,则直进方向的出口道也需要3车道以上。

无论是新建道路交叉口还是已有交叉口的改良,只要在交叉口有左转车,就应设置左转专用车道。在交叉口内,如果左转车由于对向的直行车而停止,则后续车为了避免受阻就不得不进行车道变更,因此将导致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下降,发生交通阻塞,或诱发事故等问题。为了避免此影响,基本思路是将左转交通与直行交通分离,即设置左转专用车道。

当右转交通为主流交通时,或者横过人行道者非常多,右转交通也非常多时,因设置右转专用车道,即只有在右转车的影响很大时才设置。当高等级的道路连接到交叉口上时,如城市过境道路连接到交叉口上时,右转弯车的行走速度往往较快,此时,应在交叉口设置右转车专用车道,有减速车道的功能,可设置右转专用车道。

3 结语

首先,本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中的一般要点进行分析,提出道路交叉口设计与具有前瞻性的交通流量相匹配的问题,论述了道路交叉口平面设计的的技术原则,以最大限度挖掘有限道路空间上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需求,论述了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的技术原则,以确保车辆行驶平顺的舒适度及排水排污的顺畅性。

其次,本文重点分析了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技术要点及改造方案,提出需从道路交叉口面积、道路交叉口分岔数量、道路交叉口信号灯相位数量、交叉口进出口车道布置等几个方面对道路交叉口设计进行优化和改造,以确保道路交叉口设计的合理性及交通通行的流畅性。

[1]黄兴安.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候光旭.人性化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J].城市道路与防洪,2014(4):49-53.

[3]徐家钰.城市道路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CJJ 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S].

[5]杨晓光,白玉,马万经,等.交通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6]关宇驰,李开迪.浅谈平面交叉口设计[D].西安:长安大学,2012.

[7]李红波.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综合分析研究[R].山西: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2010.

[8]曲丽敏.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分析[R].深圳:深圳市西伦土木结构有限公司,2011.

猜你喜欢
渠化交通流量交叉口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衡大高速公路日交通流量预测
城市路口公交优先方案研究探讨
信号交叉口延误参数获取综述
珠海金鼎转盘交叉口改造设计
一种Y型交叉口设计方案的选取过程
考虑黄灯驾驶行为的城市交叉口微观仿真
互通式立交与交叉公路连接处T型平交口的渠化设计研究
基于复合卡和ETC的交通流量采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