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职工文化阵地筑“巢”引“凤”

2018-05-18 07:02
上海工运 2018年1期
关键词:黄浦区楼宇书屋

面对困扰已久的“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平衡”、“模式不新颖”等问题,今日上海职工文化阵地如何解决“升级换代”吸引职工“近悦远来”?工会“娘家人”破题有招。

职工书屋:进行“升级换代”

对于在楼宇企业、园区上班的白领及外来务工人员等职工群体而言,“职工书屋”保障了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但据笔者了解,目前上海不少职工书屋还存在着图书经费紧张、图书尚不能满足职工需求、管理员业务水平不高、职工书屋利用率不高等痛点问题。

“要发挥职工书屋的作用,关键要确保场地、资金、图书的‘三到位’”。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总工会(以下简称“街道总工会”)的一位干事告诉笔者。作为“全总职工书屋建设达标和示范单位”,街道总工会在营造辖区,尤其是楼宇内职工书屋的文化软环境、助力职工岗位成长等方面亮点频现。

在位于南东街道内的佳能上海公司内,餐厅明亮整洁,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里还专门辟出一角作为职工书屋。书屋采取开架自助借阅的方式,配备了舒适的沙发座椅,供职工休息阅读。这种简单便捷的借阅方式,深受白领欢迎,很多好书上架后总被一抢而空。

在经费保障上,街道总工会在每年预算中通过分列职工书屋建设专项资金,保证经费落实到位。为了保障职工书屋在经费列支上能够良性循环,街道总工会每年还会选择2~3家规模型企业工会,推荐申报黄浦区总工会“职工书屋”建设项目,以此提升规格、争取更多的专款投入,形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良性循环。

在互联网时代,职工书屋的建设还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传统模式吸引职工近悦远来的力度在减弱。据这位工会干事介绍,如今,在南京东路街道有条件的企业内,职工书屋还搭载上了电子阅读、手机刷屏的“快车道”。街道总工会借助了黄浦区图书馆的专业资源,把“中文在线”阅读机送进楼宇企业,让职工书屋藏书“万卷”,使白领职工阅读选择面更广阔。

“文化云”APP:迎来“云时代”

一直以来,“信息不对称”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一个难题。一方面,总有职工说不知有哪些文化活动在哪里举办;另一方面,各类文化场馆常常抱怨上座率不高。一些政府力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举办的文化服务项目,有的职工也未必喜欢。

“云时代”下,“大数据”精准推动了上海职工文化服务效能的升级,“文化云”APP的上线便是一个突破之举。“文化云”APP提供了一种线上线下互动的媒介。通过这一数字化服务平台,职工不仅能及时掌握沪上公共文化场馆的活动信息,还能通过提前预约参与,与文艺爱好者们一起收看、组织各种文体活动。

为了着力解决职工文化不充分、不平衡的实际问题,去年12月,上海市文广局和上海市总工会形成了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提出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在数据上要深化“互联网+公共文化”,要把上海“文化云”APP上的相关活动、演出、展览、讲座等信息与工会APP对接,提升工会系统网上用户活跃度、线上内容丰富度等,增强广大职工文化获得感。

在《这是最后的斗争》演出当晚,笔者注意到,两台摄像机早已架在观众席的走廊中同步直播演出。在演出现场,笔者打开“文化云”APP平台,进入首页“看直播”栏目,点击视频直播频道,找到了话剧的现场直播入口。在屏幕的另一端,就算未曾亲临现场,也已有583位观众和笔者一同观看了首演。

猜你喜欢
黄浦区楼宇书屋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篽箖·上野书屋
小米粒去哪里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黄浦区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
虹口区发改委到黄浦区调研建筑节能工作
梦幻书屋
黄浦区积极推进2018年节能减排工作
智美兼具的精品——评测君和睿通Homates H10楼宇对讲室内门口机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