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打造生态宜居新县域

2018-05-14 09:03凌微
浙江林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嘉善绿化公园

凌微

为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嘉善委托国家林业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组织编制《嘉善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了“一环、三轴、四廊、四楔、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描绘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型森林城市。2016年,嘉善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用两年时间成功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的目标和重要决策,出台《嘉善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先后成立由县政协主席为主任的嘉善县关注森林组委会和由县长为组长的“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创森动员大会和创森推进会。县委也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提高绿化造林工作在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比重。经过两年的努力,嘉善终于取得了“浙江省森林城市”这块金字招牌。

深化城市森林体系布局

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资金保障有力。根据《嘉善县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和“创森”的39项评价量化指标进行任务分解,与各责任单位和乡镇(街道)签订绿化责任书,明确创森工作职责、落实绿化建设任务;将城乡绿化提升工程列入“十六届政府十大实事工程”,出台了《嘉善县城乡绿化工作考核办法》,纳入政府考核,着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成立的创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负责森林城市创建的组织实施工作;成立的“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及其执行委员会,加强督促检查,专题听取创森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和开展实地视察,有效促进了全县创森工作的落实。以创森验收时间为节点,倒排各项整改任务,多次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在绿化项目推进和创森整改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创森工作扎实有效推进。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投入,保障了森林城市建设资金,形成了“财政主导、项目整合、企业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创森”期间投入资金9.7亿元,新增绿化面积1.54万亩,建成区林木覆盖率达31.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35平方米,河道、骨干道路等宜林地段绿化率均超95%。

科学规划引领,重点工程突出,借势借力发展。嘉善县始终坚持“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森林城市理念,充分挖掘地域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的《嘉善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森林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指明了全县森林城市发展的方向。以森林绿地、森林通道、森林村镇、森林片林、林业产业五大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城区、通道、河道、农村等面上绿化工作,有效改善了城乡面貌,全面提升了城市生态质量和建设管理水平,逐步形成城区园林化、园区生态化、通道景观化、水系林带化、镇村森林化、农田林网化的生态网络体系。结合“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美丽乡村”“两新工程”“农综开发”等工作载体,加快推进绿化造林工作,显著增加域内绿量,有效提高了嘉善的林木覆盖率。

广泛宣传发动,形式丰富多样,创森氛围浓厚。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建立县领导带头示范,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共同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每年春季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周活动,工、青、妇、志愿者等群团组织积极营建工会林、共青林、巾帼林、园丁林等各类纪念林,全民植绿、护绿意识不断增强。近3年,嘉善县累计义务植树人数达69.2万人次,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2.7%。注重创森宣传,充分利用大型广告牌、公交候车亭、阅报栏、迎风旗、文化墙以及户外广告屏、电视媒体等播放宣传短片,应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森林生态文化,创森宣传重实效、接地气、贴人心、迎风尚,市民参与绿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不断提高,植绿、爱绿、护绿氛围日益浓厚。大力开展林业生态科普活动,积极发动群团组织和各界群众,广泛开展“创森宣传进农村”“创森宣传进公园”“爱鸟周”等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大树亲子认养”等城市绿地认建认养活动,在柳洲公园和大云碧云花园建立了森林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增加树铭牌,常年供广大市民参观学习,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创森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管养结合,加强资源保护。多元投入的筹资机制进一步完善,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绿化造林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嘉善县林木绿地认建认养认捐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政策。采用租地植绿、捐资助建、认建代建等多种途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绿化造林,认建代建面积已达36万平方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进一步提升了绿化建设社会化水平。健全绿化养护管理机制,出台《嘉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城乡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意见》,相关部门建立了包括绿化养护质量标准、检查考核、资金拨付等在内的具体管理办法。各乡镇(街道)通过招投标形式落实专业养护公司或专职养护队加强农村林带林网养护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并取得实效。加强资源保护管理,加大林业资源保护力度,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制度,落实防护措施,严控森林病虫害。全面落实全县19株古树名木资源保护,落实管护责任人和专项管护经费,实行挂牌保护。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有效遏制了张网捕鸟、食用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

新县域建设成效显著

森林绿地美化城镇。公园遍布城区,先后建成相家堰公园、亭桥公园、康济滨河公园等,浒弄社区公园、偶园等一批新社区公园基本建成,街头小公园随处可见,市民在500米范围内即可享受休憩空间。“绿道”全面贯通,建成人民大道、伍子塘、南城河等生态绿道48公里,建成宏业路、世纪大道、嘉善至嘉兴第三通道等城市景观道路25.8公里,白水塘路、嘉善大道等城市道路通过提质改造,初步实现了“绿道连全城”的效果。区域景观日益丰富,绿化造景稳步推进,建设了一批绿荫掩映、景观优美的园林单位,比如人防办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金都上品、临江景苑等多个园林景观高档小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县域。

森林通道景观明显提升。主要道路景观明显提升,新建和改造提升320国道、平黎公路、兴善公路、丁新公路、缪洪公路等主要通道景观林带44.9公里,面积1600余亩;投资8000万元完成了嘉善大云高速入城口和平黎公路平湖入口、兴善公路嘉兴入口、320国道上海入口的绿化和景观改造。“两高一铁”景观明显提升,投资9820万元对申嘉湖高速、沪昆高速、沪杭高铁两侧各30米森林通道28.2公里进行了高标准提升改造。主要河道景观明显提升,改造提升红旗塘、太浦河、茜泾塘等河岸防护林工程750亩。

森林村镇建设突出抓好四个抓手。建成了西塘五姑娘公园、惠民乡愁园、姚庄洪福公园、大云蓉溪公园等镇村公园绿地。挖掘文化内涵,按照省关注森林组委会的要求,積极开展森林系列创建,两年来,新增了姚庄镇银水庙村、天凝镇马塔塘村等森林村庄(绿化示范村)12个。实施农田林网新建和补植造林,丰富农田林网造林树种,新建农田林网102公里。根据《嘉善县落实“省新植1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强全县珍贵树种新植力度,积极发展珍贵树种、彩色树种和乡土树种,开展房前屋后绿化,两年来新植珍贵树种24.21万株。

森林片林建设与相关工作融合。注重与居住区防护林建设相融合,县城区域累计建设1200余亩的生态片林,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注重与城郊区域的土地和空间优势相融合,魏塘街道、罗星街道城郊区域建成1000多亩生态片林。注重与湿地保护、水源地保护相融合,在太浦河长白荡水源地建成60米宽的水源涵养林375亩。注重与林业产业发展相融合,发动农户利用闲置地,种植小果园、小片林,全面扩绿增量。

林业产业富民增收。大力发展以水果、花卉苗木为主的高效生态特色林业产业,种植面积4.76万余亩,年产值近3.6亿元,其中以黄桃、蜜梨等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3.46万余亩,以榉树、香樟等乡土树种为主的苗木和以杜鹃、百合等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1.3万亩。大力发展森林游憩和乡村体验旅游,提高“大云碧云花园”“浙北桃花岛”等乡村旅游和“杜鹃花节”“桃花节”等活动知名度。全县已建成省级兴林富民示范镇2个,兴林富民示范村9个,省级现代林业观光园2个。

猜你喜欢
嘉善绿化公园
嘉善:江南明眸善睐的眼睛
奋斗的“新生代农民工”
在公园里玩
开车去公园
我爱绿化
沙湖立交绿化
一见如故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