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购”与“牛市”之间隔了啥?

2018-05-14 16:47许玉琴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情形修正案公司法

许玉琴

本周市场在大跌中度过。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护盘”积极推出回购方案,但回购的公司大多还是难以稳定股价。从本质上说,A股的回购动作和股价之间缺乏直接联系。对比来说,“百亿利润”这个指标对于选取合适的投资标的更有指向性。 ——主持人

市场上展开回购的上市公司增多,会被认为是股市构筑底部、牛市将至的主要征兆之一。譬如美股,相关统计显示,2009年3月至2018年8月,标普500成分股中回购比例最高的100只个股所组成的标普500回购指数涨幅达到459%,远远超過同期标普500指数295%的涨幅。这也就意味着,回购比例较高的个股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美股这场10年牛市。

然而,A股市场回购与牛市之间的关系,似乎没有美股来得明显。A股历史上回购金额大幅增加有三次,第一次(2013.05-2014.07)大规模回购产生后不久,便有了2014-2015年的牛市;第二次(2015.08-2016.06)是股灾后的修复,牛市效应不明显;第三次(2017.06至今),结果尚未验证。且有研究显示,A股市场进行回购的上市公司股价仅是止跌,中长期表现来看亦无迹象显示其对牛市有明显贡献。原因何在?

或许,下面这组来自证监会9月份的统计数据可以回答这一问题。2014年以来,沪深两市约有2169家次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其中被动回购2021家次(主要为购回离职股权激励对象持有的激励股票),占比高达93%。也就是说,A股上市公司回购,大多数并非公司经营管理层主动想进行市值管理、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而是被动接受。如此,股票回购既不会预示股价低估,更不会预示“牛市”到来。

究其原因,还在于《公司法》对回购是“原则禁止、例外允许”,仅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股权奖励、股东要求回购等情形允许回购,且限制颇多。不过,《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回购情形中增加了员工持股计划、股权转换、维护公司信用及股东权益、其他规定情形,且简化决策程序,增加库存股制度,提高可回购比例,对回购资金来源亦无明确限制。整体基调已基本是“原则允许、例外禁止”,接近美国等市场。若该《修正案》最终能落地,那么,“股票回购”可能会成为“牛市”到来的信号之一。

猜你喜欢
情形修正案公司法
牺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摘要
公司法一体化:中国视角及启示
梅保住脱欧协议决定权
探究一道课本习题的一般情形
日本将加大对性犯罪的处罚
从特殊走向一般
成果导向教育法在公司法本科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董事忠实义务
爱,就是不说牺不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