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张家界市元宵灯会巡游中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种类的调查研究

2018-05-14 08:59瞿全田园园
北方音乐 2018年16期
关键词:张家界

瞿全 田园园

【摘要】张家界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张家界亦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有33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各民族的聚居融合使得张家界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张家界市会举行盛大的巡游,演出本地区特有的民族民间艺术,其中有很多只在元宵节巡演才能看到。本文旨在对元宵节当天上演的各种民族民间艺术作详细归类和调查研究

【关键词】民族民间艺术;张家界;元宵节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张家界市元宵节灯会巡游简介

元宵节作为中国新年伊始第一个传统节日,各地区都有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传统习俗,部分地区会举行大型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巡游、巡演活动。张家界的元宵灯会历史悠久,据《永定县志》记载:“清朝同治8年(1876)。发时初三日后,城乡盛鼓吹,扮鱼龙,狮子,花灯诸戏。”而初九日上九,十三日上元,十五日元宵尤盛。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张家界市,每年的元宵节不仅仅作为当地百姓的庆典,该地政府也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吸引各地游客的文化旅游品牌。经过对传统地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不断将该活动推向新的高度。2012年张家界市城区元宵灯会被评为全国五大节庆文化品牌之一,以及全国春节文化特色地区。

二、张家界元宵节巡演内容顺序

具体包含开幕式和巡演活动。开幕式在市中心的广场举行,临时搭建的大舞台由栩栩如生的龙凤组成。开幕式节目中有“大杂烩式的”地方戏曲同台表演,表演者们身穿当地少数民族的服装,仿佛一场地方戏曲特色的展演。

開幕式结束后便是巡游巡演活动,表演者们早已准备好。热闹的锣鼓夹杂着歌声与群众的吆喝声、笑声,在人群中体验了一把“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感觉。

三、巡演中包含的民族民间艺术简介

(一)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传统舞蹈,主要流行于湘、渝、黔等土家族聚居区。级传承人在20006年申报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摆手舞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

(二)茅古斯舞

茅古斯舞是土家族古老而简单的舞蹈,流行于湖南湘西土家族地区,是舞蹈界和戏剧界公认的中国舞蹈及戏剧的最远源头和活化石,于2006申报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哭嫁歌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习俗民歌,在土家姑娘的结婚出嫁时用哭声来表达不舍之情的,姑娘在出嫁前一个月里,要唱哭嫁歌,用歌声来诉说土家族妇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和对自己亲人的眷恋不舍之情;

(四)打溜子

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主要分布在张家界、湘西部分地区。是土家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曲牌繁多、表现力丰富、技艺精湛,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三棒鼓

三棒鼓是土家族的传统曲艺曲种,广泛流传于张家界和湘西永顺县地区,是一种走唱类的曲艺艺术形式;

(六)阳戏

阳戏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张家界地区和重庆秀山,也是一种祭祀仪式。

四、总结

每年张家界元宵节巡游活动,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的节日的热闹氛围,也能感受到在结合现代传播手段下的各种当地民族民间艺术形式。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无疑对研究当地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文化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通论这样的节日活动,不仅是各个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文化价值大放光彩,更让广大人民关注的是在现代社会的转型和新文化的冲击下,这些历经岁月打磨沉淀下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国家以及当地政府已经为相当一部分艺术形式提供了生存保障,如桑植民歌、茅古斯等,在也有相当一部分稀缺文化在渐渐的消匿。需要去发现、了解和研究那些尚未发现或未研究透彻的音乐种类的本质,更需要关注这些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1]孙鹏祥.论民族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J].文艺评论,2014.

作者简介:瞿全,男,土家族,湖南省永顺县人,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6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与器乐演奏;田园园,女,土家族,湖南省永顺县人,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与器乐演奏。

猜你喜欢
张家界
张家界的幺妹儿哟,张家界的酒儿……
张家界的四季
湖南省张家界:无人驾驶巴士挑战玻璃桥
张家界成为首个国家森林公园
中国张家界拓展与泰国旅游文化合作
中国张家界拓展与泰国旅游文化合作
张家界推500亿旅游项目深圳招商
韩国入境游对张家界旅游开发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