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探讨

2018-05-14 08:59张平平
北方音乐 2018年16期
关键词:演唱者唱法话筒

张平平

【摘要】于19世纪诞生于欧洲的流行音乐,经过时间洗礼,发展至今,成为了现代人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当今音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媒体平台也不乏欢唱流行音乐的人。流行音乐本身因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紧跟社会文化潮流而被大多数民众所喜爱。但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市场中,流行音乐的质量和演唱者的演唱实力也会被听众所质疑。因此,本文将对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流行唱法;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流行音乐是一种都市化的大众音乐,主要特征有大众性、时尚性、新奇性、娱乐性、商品性、快速更替性、参与性、即兴性。

一、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

(一)气声技巧

气声技巧,即气息与声音不按照常规的发声状态进行组合的形式。气声技巧在我国流行音乐的演唱中是极其关键的技巧。传统唱法中,要求气息和声音要完整结合,要求演唱者的气息冲击声带时,声带要完全闭合发声,这种声音就是俗称的具有穿透力的声音。相反的是,在流行唱法中,由于演唱者需要在演唱的过程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因此,根据歌曲感情或歌曲风格的需要,演唱者有意识地使氣息与声音不完全结合,在这种不像正常发音的状态下发出的声音,情感传递得会更加饱满,同时也更有利于吸引听众。在某些歌曲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歌手在开头或者结尾的部分通常会运用气声技巧,开头使用气声技巧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演唱者想用感情打动听众,让听众融入到自己的歌声里;在结尾使用气声技巧,则是在力量展现的同时表达出演唱者柔美、深情的一面。这种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更有利于演唱者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运用这种情感来打动听众,使他们能够在一首歌的短暂时间内,全心全意地沉浸在演唱者的歌声以及歌曲的旋律当中。

(二)混声技巧

混声技巧不仅被运用在传统唱法当中,也一样被运用在流行唱法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域,也存在自己的换声区,当人们在演唱超出自己音域的音时,会出现唱不上去、卡音等令人尴尬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混音技巧的帮助。混音技巧是指声音通过头腔的某个特定区域,使真声与假声相结合,混合后的声音听起来不会像生硬撕扯那样让人难以接受,也能达到歌曲本身要求的音域。许多歌手在演唱高音较多且音域较广的歌曲时,为了欣赏效果和视听效果,往往会选择混声技巧来让自己的高音听上去不会过于生硬,也不会由于生硬撕扯使得自己的声带受到伤害,同时,混声技巧使得头腔和胸腔共振,发出的声音相对会更加得饱满、洪亮,帮助演唱者更好地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听众。

(三)话筒运用的技巧

流行唱法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演唱者需要运用话筒进行演唱。话筒会帮助演唱者对声音进行修饰、润色、化妆,并且许多流行唱法的技巧,例如气声技巧、混音技巧、柔声唱法、沙声唱法等通过话筒会更好展现。其次,通过话筒演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演唱者在运用流行唱法的过程中因为采用自然声而在音量、音色、咬字吐字的力度、发音等方面的不足。演唱者通过运用话筒进行演唱,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更加有力地传递给听众。

话筒的运用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不同的拿话筒方式都会影响演唱效果。因此,流行歌手在演唱流行音乐并运用流行唱法时,一定要正确运用话筒,根据歌曲的情感,演唱技巧以及演唱者想要传递的情感等及时调整话筒与嘴唇的距离和角度。当演唱者想要向听众传递较为柔和的感情时,要把话筒与嘴唇间的距离缩短,这样能够使歌手的情感传递更加情真意切;而当需要演唱高音部分时,则要把话筒与嘴唇间的距离缩短,这样会避免高音时产生噪音营销歌曲演唱效果;而在直音演唱时,则根据情感需要、咬字吐字等随时灵活的调节话筒与嘴唇之间的距离,这样既可以给听众一个良好的视听享受,也可以弥补演唱者在发声技巧方面的欠缺,使整个歌曲的表演更加完美。

二、流行唱法的特点

在流行唱法中,呼吸系统的灵活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呼吸系统的灵活性指的就是人要一直保持呼吸器官的兴奋状态并充满活力。且在流行唱法中,气息的运用也为针对不同风格、不同节奏的歌曲被分为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三种形式。共鸣腔体和声音位置也是在流行唱法中需要注意的两个特点。

三、结语

流行歌曲既然已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就应该更加认真地对待流行唱法,去培养真正热爱流行音乐,愿意学习流行唱法的人,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冯文鹂.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及演唱特征探析[J].艺术研究,2016.

猜你喜欢
演唱者唱法话筒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拿黄瓜当话筒
自制大话筒
美声话筒
莲蓬话筒
在音乐演唱中如何进行心理调控
关于“民通唱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