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幼树采挖移栽技术探讨

2018-04-03 05:40徐广海李文占于小野磐石市林业局吉林吉林3300磐石市江南林场吉林吉林3300
防护林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磐石市幼龄林红松

徐广海, 李文占,于小野(.磐石市林业局,吉林 吉林 3300;.磐石市江南林场,吉林 吉林 3300)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 et Zucc.) 又名果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珍贵树种之一,兼用材、木本油料、园林绿化等多种用途于一身,具有较高的经济及观赏价值。

吉林省磐石市江南林场地处长白山系龙岗山脉西南坡,地形以丘陵台地为主,地势平缓,起伏较小,林场境内海拔高420~680 m。林场的气候、土壤条件是珍贵树种红松理想繁衍生息的场所。

通过对磐石市江南林场人工红松幼龄林和中龄林进行现地调查,结果表明:其生境以山坡中下部土壤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处生长最好,进入中龄林后最佳生长密度为4 m×4 m。而1996年以来磐石市国有人工造林皆为红松林,株行距皆为2 m×2 m,现已开始进入幼龄林阶段。经过调查,江南林场现有人工红松纯林面积252.4 hm2。其中:中龄林195.5 hm2,密度不小于1 666株hm-2;幼龄林56.9 hm2,栽植密度2 500株hm-2(2 m×2 m),树高已达2.5~3 m,胸径达3~6 cm。因此,江南林场红松人工林已显过密,生长受限,影响了其正常生长发育。及时开展红松人工林抚育经营尤显必要。

1 主要技术环节及要点

1.1 幼树采挖

1.1.1 采挖原则 以有利于“保留木的生长,不破坏森林、地表植被、林地”为前提,通过对江南林场红松生长情况进行野外调查,结合采挖地红松幼龄林的生长现状,严格按照森林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采挖调查作业设计,确定采挖模式为:按隔1株挖1株,保证采挖后树木株行距达到4 m×4 m,最终实现林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1.1.2 采挖林分 选择2005—2010年更新造林地(纯人工林)进行采挖,树龄为14~16 a,平均树高3~4 m,郁闭度0.9,株行距2 m×2 m,2 500株hm-2。采挖后,红松行距为4 m×4 m,625株hm-2,郁闭度达0.4,培育方向为用材林。

1.1.3 采挖时间 树木的采挖时间最好在初冬土壤结冻前或早春土壤未化冻时进行,这时树液已停止流动,生长停止,在移植时不会出现脱皮现象,而且树木蒸腾量最小。根据当地劳动力资源状况,选择每年的11—12月进行红松采挖。采挖的红松要带土坨,以保证树根土壤和水分不流失,尽量不损失或少损失树木根系。

1.1.4 采挖与包装 初冬土壤结冻前,以树木根径的10倍左右开沟挖土坨,沟的宽度为30 cm,挖至树木主根的深度(约根径的10倍左右),尽量保持主要根系的完整,使土坨呈碗状。本次采挖红松树高3 m左右,平均根径在6~8 cm,根系分布较浅,选择采挖红松规格为:土坨直径70 cm,深度60 cm。红松采挖后,用红铅油标记好树木生长的朝向,用草绳将土坨捆扎系牢,确保土坨完整不破碎,另外还要将红松树干1.0 m以下用草绳捆扎,防止树干受伤。

1.1.5 装车与运输 采用以吊车为主、人工辅助方式进行装车,树木上车后土坨紧靠车厢前部,然后用吊车将树向后放倒,视树木冠幅情况使树干与车厢成一定的角度,用木杆或支架将土坨底部支牢,用绳索和木架把树干固定支架部位用草绳包紧,以防树皮破损,然后用草绳把树冠缠绕3~5圈,以防运输中将树枝折断。若长距离运输,须采取防止日晒风干失水措施。运输过程中,车速不宜过快,避免快速启动和急刹车造成土坨破碎。

1.2 幼树移栽

1.2.1 地类选择 移栽地点为林场贮木场(木材停采后,贮木场已失去原有价值,面积为6 hm2),以沙壤土为主,部分地块也有一些回填的建筑垃圾,属于林业其他用地,为完成绿化美化任务,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特选择此地类进行红松幼树移栽。

1.2.2 整地挖坑 清除地上垃圾和砖头瓦块,平整土地,个别地方回填新土。然后,拉绳定点,株行距为6 m×6 m,采用钩机进行挖坑,规格为:直径100 cm,深度60 cm。

1.2.3 栽植 将红松幼树轻轻放于挖好的坑内,撤除缠扎在土坨上的绳子,将树冠立起扶正,观察好树形,移动和调整树冠方位,尽量符合原有朝向,但偏冠树要将冠幅小的一侧对准南偏西方位,并保证栽植深度适宜,最后填土夯实。

1.2.4 浇水 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栽植完毕后,在树穴外缘筑1 个20 cm高的围堰,浇透头水,使土壤吸足水分,保证树根与土壤紧密结合。浇完水后,树干周围泥土下沉或开裂的,要及时加土填平,在冬季封冻前浇足浇透封冻水。

1.2.5 支架 东北地区冬、春季多风,红松移栽后要根据树木的规格设立支柱支撑,确保树木充分稳固。一般选用长2 m,直径4~5 cm的木棍作支柱,采用正三角形支撑固定,支撑以树高1 m处为宜。

1.3 后期管理

东北冬季寒冷,新移栽的树木枝梢、根系萌发迟,体内积累的养分和水分较少,易受低温危害,应做好防冻保墒工作。首先,春季要加强水分供应,及时浇水,防止幼树出现生理干旱,确保成活;其次,要加强培土、铲盘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理工作。

2 效益分析

据统计,红松幼苗从栽植到培育成15 a的幼龄林,依现在的物价计算,每公顷费用为3万元(按2 500株hm-2密度计算栽植、幼抚、病虫害防治和管护等费用);将培育成15 a的幼龄林按设计进行采挖,栽植成株行距为6 m×6 m人工林,从采挖移栽到抚育成活整个费用为1.4万元。移栽红松幼树有以下优势:第一,解除了原地人工红松林的种内竞争,同时被采挖的红松幼树也得到了充分利用;第二,移栽的红松幼树经过科学的营林措施,可以缩短培育周期提早结实,变成红松经济林,不仅收到了城镇绿化美化效果,而且也可获得经济回报。

3 小结及建议

以磐石市江南林场红松人工林为案例,对过密幼龄红松人工林开展了采挖移栽式抚育经营技术探讨,取得良好成效,抚育了过密林分,又可获得红松幼树大苗,将其用于营造坚果经济林或城镇绿化,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对采挖移栽后的林地应及时妥善进行处理,以保证原有林分健康稳定生长。为此,建议:第一,原有人工红松幼龄林经采挖后留下的“锅底坑”要及时填平,栽植上紫穗槐(此灌木固氮,与红松有相生作用)实现乔灌混交,增强原有林分的稳定性和增加物种的多样性;第二,栽植后形成的人工幼龄林成活后(第二年)栽植(间作)龙芽楤木(或其他矮棵中药材),提高林地的利用率,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磐石市幼龄林红松
奋进中的磐石市实验小学
绕口令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林业发展中的幼龄抚育对策探讨
林业幼龄林抚育现状与管理措施
选择红松宝就是选择财富
选择红松宝就是选择财富
中幼龄林抚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吉林省磐石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城乡医疗救助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