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裁缝尺

2018-02-21 12:29柯成杰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缝纫番薯知青

柯成杰

17年前,农历五月初一早晨,我来到父亲的床前,撩开帐帘,目睹着父亲安详酣睡的样子,我本不忍心去打扰他哩!但当我放下帐帘,无意中触到了父亲那冰凉的手背时,我却大惊失色,愕然无措,顿感天昏地暗,头脑一片空白,气息欲断……

尽管我拼命地不断摇动父亲已僵硬冰冷的身躯,也任凭我紧抱着父亲泪如泉涌,号啕痛哭,撕心裂肺地千呼万唤父亲的名字,幻觉着父亲的重生,但不得不接受悲痛欲绝的事实:父亲走完了81个春秋。

父亲是患高血压,引发心肌梗塞而猝然去世的,他的离世,兑现了他晚年常与别人所提的心愿:不希望久病卧床、拖累子女,只求走得干脆利落。

民国早年,爷爷带着父亲逃荒,从茂名的小山村来到廉江,就是凭着这把尺、一把剪刀、一架原始的手动衣车和娴熟精细的缝纫手艺,善待坊里、恪守信誉、踏实辛勤劳作,创下了制作中山装、女唐装而享誉廉城的“广茂隆”铺号。迄今,上了年纪的老廉城都印象犹存;抗战末期,日军溃败南逃时,日军的飞机狂轰滥炸,将廉城变为熔熔的火海,爷爷的档铺被化为灰烬。生活的苦难、煎熬的日子,爷爷奶奶不幸患病先后撒手人寰,父亲母亲艰难共患,劫后求生,承传了祖辈的缝纫手艺。

1946年至1956年期間,我们家前后添了一子四女,那时生活极为艰苦,全靠父亲凭着这把尺,辛苦地经营缝纫手艺生意来养家糊口,父亲手艺精细博得了街坊邻里的好评,为了购进优质的布料,父亲以步代车,顶着烈日的酷暑,挑着重荷的布料,往来一趟,甚至要花上两天一夜的时间。

1956年,父亲成为服装厂集体企业的员工之后,就更像这把尺一样,做人做事,有分有寸。

1958年,父亲参加建设雷州青年运河鹤地水库的义务劳动,手推木制的独轮车运泥时,轴心断裂致车侧翻,不幸被车臂打致吐血昏迷入院抢救,母亲满心以为父亲这次康复后,可以在家照顾下出世尚未满周岁的我了,怎知父亲伤未痊愈,又服从单位安排,奔赴广西十万丈山,参加为建设鹤地水库装运木料的劳动。

1961年,二姐刚满10岁,整天饿得发慌。有一天,她偷偷跑到附近农业队田地里挖点番薯,回家煮熟充饥,被父亲发现后,二姐遭到了他掌手训斥:“再穷,再饿,也不能偷,不要给柯家丢脸!”还要带着余下的几条番薯跟着父亲送返农业队,向生产队长道歉认错。

1964年,就读于廉江中学初中的姐姐,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是学校和同学们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是,青春年少的她,由于家境清贫,一袭补丁层层的土布着装,确是令人心酸。父亲单位的一位好心人窃语父亲:“你修心啦!放尺头宽些,估大预算数,在公家来料加工的布里,为你女做件似样的衣服着下,无咁失礼街坊啦!”父亲却断然拒绝!

1976年,我上山下乡插队到原廉江县青年水果场当知青时,有一次,刚好是全场知青参加大会战期间,父亲胃疼严重复发需住院,经领导批准,我独自骑自行车,沿着九曲十八弯、险峻崎岖、幽野的山区土路,星夜摸黑赶路至凌晨三点左右,行走了几十公里,回到了父亲的身边。原以为回来看护照顾父亲,父亲应格外高兴的,但意料不到,父亲却忍着痛,沉着脸命令我:“作为宣传队队长,你要起带头作用,大家都在农场参加大会战劳动,你因我这点事,就走回来,你想下人家知青、领导是怎睇法?明早,你要赶回去!”

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在父亲平时保管自己贵重物品的衣服箱里,竟然发现了这把珍贵的裁缝尺。endprint

猜你喜欢
缝纫番薯知青
母亲的凉拌番薯叶
缝纫复合材料层合板吸湿性能研究
眠床底下的番薯(节选)
烤番薯
全球自动化缝纫工业的崛起之势
发芽的番薯
把根留住
论天然皮裙在裙装结构设计的应用
知青博物馆:激情燃烧的岁月
李姐和她的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