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8-02-10 08:21康铭浩李国山
职业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院学生会干部

康铭浩,李国山

(佳木斯大学,佳木斯 154007)

0 引言

目前,高校学生会一直在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会也成为了高校中最重要的学生组织,可以说,一所高校可以没有任何其他的学生组织,但一定会有学生会。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凡在学的中国学生,不分民族、性别均为学生会会员。高校学生会、是高校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组织,是高校党政联系广大同学的主要桥梁和纽带,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的重要方面,在团结和引导广大同学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同学成长发展、维护同学切身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学生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官僚化倾向严重”、“学生认可度低”、“影响力弱”、“工作缺乏创新”、“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学生会的现状堪忧,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找准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才是上策,否则,学生会的存在便失去了意义。

1 高校学生会现存问题

“学生会”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是以学生为主的团体,先有“学生”后有“会”。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学生会中却出现了学生会干部严重脱离学生的现象,学生们感觉不到学生会的存在,没有感受到学生会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在部分高校,经常看到学生会内部出现部长对于部员呼来喝去,完全没有体现学长对于学弟学妹的关爱;一些学生会干部为了换届有个好职位,不惜拉选票,请客送礼,严重败坏了风气;校院两级学生会之间极少沟通交流,更谈不上全校联动开展工作了;一些学生会干部遇到有老师参与的工作就踊跃参加,没有老师参与的工作就消极敷衍,吃不了苦,经常打算要退出学生会;还有一些学生干部工作起来循规蹈矩,经验主义至上,不敢创新,怕担责任,没有担当。

2 高校学生会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分析

学生会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但其中一些典型的问题应该是我们优先考虑和分析的。只有先充分地分析好这些典型问题,找到解决这些典型问题的有效措施,才能确保学生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否则不分轻重、主次,缓急,反而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2.1 官僚化倾向严重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本是电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但在现实中却也适用于我们的学生会干部。学生会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干部,可是现在很多高校学生会中官僚化倾向严重,部分学生会干部觉得自己是干部,不是学生;是管理学生的,不是服务学生的;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安心当自己的“官”,两耳不闻窗外事;上一级学生干部对下一级学生干部呼来喝去,官威很大,架子十足,有学弟学妹在,自己从不动手参与工作。这些归根到底还是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没有弄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脱离了学生,忘记了自己加入学生会这样一个以“全心全意服务学生”为宗旨的组织的本心。

2.2 学生认可度低、影响力弱

学生会是“学生之家,师生之桥,干部之校”,应该是在学生中很受欢迎的一个学生组织,但实际上,部分高校学生对于本校的学生会认可度很低,学生会影响力也弱,学生们表示“不清楚自己学校的学生会都做过哪些工作或者组织过什么活动”、“不了解学生会存在的意义”等,这些严重阻碍了学生会的蓬勃发展。学生对于学生会的认可度低,说明他们不满意学生会的工作,认为学生会没有提供给他们优质的服务,换言之,就是学生会没有帮助自己解决过一些实质性的涉及学生权益的问题,甚至有时候学生会没有和学生一起共同面对问题和苦难,反而是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上;影响力弱则表明学生会的战斗力差,存在感低,没有组织开展过一些让学生们印象深刻或者对学生们影响特别大的工作、活动,不能经常性的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联系少,这样自然就会让人觉得没有什么影响力了。长此以往,学生会就会名存实亡。

2.3 工作缺乏创新、不能吃苦耐劳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一些学校的学生会总是用以前的经验来开展工作,不去主动创新,不去适应新的形式,许多工作或者活动难以得到学生们的欢迎,久而久之学生会干部思想也会僵化,固步自封。现在的高校学生会干部依然以90后为主体,部分学生会干部贪图安逸,不能吃苦耐劳,做工作“挑活”,很难为其他同学起到表率作用,这些都说明学生会的工作机制出现了问题,没有合理调整人员,激励大家努力工作。

2.4 工作怕担责任,没有担当

现在的高校学生会干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类人,工作起来谨小慎微,生怕哪里犯了错受到老师、学长学姐的批评,遇到一些自己没有把握做好或者看起来有点难度的工作,就设法的避而远之,怕担责任,没有丝毫的担当和勇气;工作中出了问题,第一时间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减少不良影响,而是先推卸责任,把自己撇清楚,他们的工作风格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的学生会干部如何能为学生服好务?又如何维护好学生会的光辉形象呢?

2.5 校院两级学生会工作缺乏交流沟通,无法联动

高校学生会是由校院两级学生会组成的,良好的学生会工作氛围应该是由校学生会主导、各学院学生分会积极参与开展工作的。部分高校的校学生会与学院学生会脱节,很少交流沟通,更别提指导与合作了,这就造成了全校学生会各自为政的局面,没有办法形成合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了学校层面缺乏明确有效的规章制度,没有理顺清楚校院两级学生会的关系,缺乏校院两级学生会工作联动的机制等。

3 解决方法与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3.1 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引导学生会干部提升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自己要先做好学生,再做好干部,自己是服务学生,不是管理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以学生的利益为重,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从思想上端正了态度,也有助于解决其他问题。

3.2 打造学生会专属品牌工作,提升学生会影响力

结合学校特色与实际,打造学生会品牌工作,例如清华大学学生会的“毕业生音乐节”、浙江大学学生会的“求是杯辩论赛”、佳木斯大学学生会的新生男子篮球赛等,同时通过开展“校领导学生接待日”、“食堂开放日”等活动真正维护学生权益,提升学生会影响力。学生会还应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多种途径与形式,深入到学生中间,这样也有利于及时了解到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做学生们的知心人。

3.3 完善学生会管理机制,推动人员合理流动

学生会需要一套成熟的管理机制才能健康有序地运转,可以建立学生会内部量化考核制度,对于学生会干部的工作状态、质量等予以统计、监督、公开,及时淘汰不能吃苦耐劳、敷衍了事的不合格成员,为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学生会干部提供发展的空间与机会,这也是对于他们努力工作的一种认可与激励。

3.4 激发学生会干部斗志,培养有担当的学生干部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优秀的学生会干部一定是斗志昂扬,积极向上的,学校应该创造条件,通过一些政策上的激励措施来激发学生会干部的斗志,通过心理辅导等手段减轻学生会干部心理压力,减少他们怕担责任的顾虑,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大局意识,引导他们做有担当的学生干部。

3.5 建立校院两级学生会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校学生会在行政上拥有领导学院学生会的权力,有责任加强与各学院学生会的联系、协调,召集各学院学生会主席联席会议,领导各学院学生会工作。学校应该及时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梳理清楚校院两级学生会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会工作方向的正确和工作格局的合理。校学生会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素质拓展训练、骨干培训班、主席联席会议等途径与方式,加强与各学院学生会的沟通交流,结合实际,每学期开展1-2次全校学生会共同参与的活动,如“教师节校院两级学生会干部献花活动”等,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4 结语

高校学生会接受校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不仅是学生的群众组织,更是一所学校文化底蕴、学生素质的综合体现,面对当前学生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学校必须重视起来,拿出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真正将学生会打造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

参考文献:

[1]童丹丽,陈波. 关于高校学生会管理的几个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7(03):21-22.

[2]张亮,方桠楠,马贵阳,杨双春. 关于高校学生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03):138-139.

[3]石国亮,万磊. 对高校学生会及其工作若干理论问题的新探讨[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1):72-78.

猜你喜欢
校院学生会干部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
——以榆林学院为例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综合性大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院(系)合作模式研究
“瞄准”
基于新形势下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