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班幼儿种植活动中的自主学习

2018-01-23 21:02何征
未来英才 2017年24期
关键词:种植活动幼儿园老师

何征

摘要:传统的幼儿园种植活动中,老师决定种什么?怎么种?集体参与是常见模式,孩子学到的是老师认为需要知道的,而不一定是孩子感兴趣的。将自主学习融入种植活动中,从选种——播种——观察——收获,是以孩子所需为主的学习,每个幼儿得到的不仅仅是种植经验,还有适合自己的方式、进度,自主进行学习的内容……。

关键词:幼儿园;种植活动;老师

陈鹤琴老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在幼儿园中种植、饲养往往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常态活动,传统的种植活动中,老师决定种什么?怎么种?集体参与是常见模式,孩子学到的是老师认为需要知道的,而不一定是孩子感兴趣的。而当自主学习融入种植活动中时,老师更关心的是孩子们想种什么?他们对种植的已有经验是什么?他们如何自主获得新的认知?从选种——播种——观察——收获,是以孩子所需为主的学习,每个幼儿以适合自己的学习的内容、方式、进度,自主进行学习。

一、学习做计划

多数时候成人总认为孩子做事不可能有计划性和自觉性,而包揽太多,帮助幼儿形成自己计划活动的能力对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行程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很有好处的,只要我们有意识地给孩子留出时间,他们是会计划好自己的活动的。种植开始,面对新翻的土地,孩子就有自己的计划“种点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豆子”、“西瓜”甚至“藕”……老师没有马上制止,也没有解释作物与季节的关系,而是先请每位孩子把自己想种的东西,画下来,“到底能不能种?你回去找找答案,如果可以,请带种子来”,当天老师在家长群中告知了这个工作,通过几天的任务体验,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搜集到了许多资料,不仅明白了不同季节种不同的菜,还知道了原来不是所有的菜都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不同的菜种植方法也不同……带着自己找来的“答案”与同伴交流,充分地交流中孩子得到的信息远比从老师讲述中收获的要大得多。交流后,孩子们又重新“画”出自己计划要种的菜,并且在纸上“描绘”出自己的种植方法和步骤。

二、学习新方法

在种植活动中孩子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決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途径。种菜也如此,一种菜有时会有多种种植方法,在了解自己的方法的同时也要学习别人的方法。同伴间的交流,视频的学习,都是学习的好途径,孩子们知道的多了就想试一试,以土豆为例,大家发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切块种植,孩子们想尝试切块,可是又有些害怕,怎样用刀更安全?如何切才能保留住芽眼呢?先邀请爸爸妈妈当老师,反复尝试后,再到集体中PK一下,看谁切得又好又安全,不仅学习到了土豆的种植方法,学会了用刀进行切块,还锻炼了自己的胆量。例如间距的问题“书上说,它们要分开种,中间要有10公分,什么是公分”?新问题引发幼儿认识测量工具,知道了尺子上有公分(厘米),有毫米,学习测量的方法,以这个种坑开始量到10厘米的地方再播种下一个,大班幼儿数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个年龄段他们更喜欢尝试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植物有多高”“谁长的快”。为满足从兴趣出发,结合有经验进行测量、记录。孩子们带来了自己认为可以测量的工具,进行测量。“我的尺不够该怎么办?”“我的这个是弯弯扭扭的我应该怎样量啊”?利用测量、记录的方式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把对数的理解真正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三、学习做记录

种植、管理中,需要记录的地方很多,记录 种植过程,记录自己的发现,如何通过绘画记录种植中的每一个步骤,记录植物的成长变化,这对许多孩子是一项挑战。老师,我画不好可以用符号吗?我不会记录,可以看同伴的吗……部分孩子有这样的困难,观察别人如何记录的,学习记录的方法,学习用多幅图表示出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植物生长是个变化的过程,通过绘本学习、同伴间记录的分享,大家的记录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地记录高度,到记录叶子颜色变化、方向的变化,土壤干湿、虫害,记录的丰富,反映孩子的观察越来越仔细,关注的内容越来越多,经验积累也越来越丰富。

四、学习合作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在中班时虽然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但也有部分幼儿不善于协商沟通,遇到困难, 首先想到的是求助教师而不是与同伴协商解决,也有虽然与同伴交流,但交流的语言、协商的方式却不能被同伴接受,常常发生争执,我们想在种植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合作机会,教师在幼儿推荐的种植物中保留了土豆、大蒜,切块、分瓣种植的,但前两次活动合作都不成功,因为种植活动难度不大,适宜个体自主完成,因此我们增加新内容:比如整理土壤,去除原有枯死的植物,翻土、补肥、植物搭架……增加难度,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协商与合作的机会。

机会来了,矛盾也多了,选择同伴、工具、分工合作中争执不断,急需建立合作规则。建立合作规则的目的是让幼儿形成合作意识或者观念。与幼儿协商后,提出“不争抢、不独占工具,不乱窜、不大声喧哗”“有困难,互相帮,先说请,有礼貌”。制订规则后,大多数幼儿能认真执行,部分仍需要教师或同伴提醒,于是引导幼儿对规则执行情况设置适当的奖惩措施,如合作过程中发生不友好的行为,“停一次”,暂时停止继续活动……将制定的规则以图画的形式布置在环境中,暗示幼儿自觉遵守规则。

植物的成长是在幼儿生活中常见现象,就如同新纲要中所说,“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植物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活动中,蕴涵许多机会,可让幼儿发展各种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体验成功的情感。在这次种植活动中,教师们发现观察对于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继续尤为重要,观察是了解每个幼儿在自主学习中所体现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的钥匙,是引发下一轮互动的契机,为自主学习活动有序、顺利开展下去提供可能。种植活动中可供幼儿自主探究的内容还很多,例如幼儿语言表达、美术表现多元发展……这也是今后我们观察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颜芳.初探在种植活动中发展幼儿数概念的路径[J].

[1] 吴春.以自主种植活动为支架,发展大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J].

[1] 陈晓妍.如何正确评价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J].

[1] 刘红.在种植活动中以多种培育方式聚焦大班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J].endprint

猜你喜欢
种植活动幼儿园老师
爱“上”幼儿园
语言能力培养:幼儿种植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风景”
在种植活动中迸发自主探究的火花
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化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种植活动与教育价值分析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