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川东北城市的创森之路

2018-01-04 16:04燕巧
新城乡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森巴中市巴中

燕巧

汽车驶过回风大桥,刚转入巴中市区主街,我就被路旁的标语吸引,“共建森林城市,共享绿色生活”。很快,新的标语不断出现在眼前,“森林城市大家创,绿色成果大家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为健康加油,创森为巴中添彩”。今年10月,巴中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功,这些标语见证了这个川东北城市的创森之路。

地处川陕交界的巴中,属于四川扶贫的四大片区之一——秦巴山片区。这里是扶贫的主战场,巴中下辖的三县两区都是贫困县,其中三县是国家贫困县。虽然经济欠发达,巴中的森林资源却十分丰富。早在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就达到54.5%。2011年,巴中开始创建省级和国家森林城市,但创森过程并非想象中顺利。在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里,森林覆盖率只是其中一项,另外还有多项指标与城区绿化有关,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而2011年巴中城区绿化覆盖率仅25.46%,远低于规定的40%。

把创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在四川省21个市州GDP排名里,巴中位列第19位,仅高于藏区的阿坝州和甘孜州。

背靠着苍茫的米仓山,巴中森林资源富集。为了寻求发展,2011年9月,巴中市作出“创建省森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希望借森林城市建设,推动巴中从森林资源大市走向生态经济强市。整个市都为创森摩拳擦掌,市委将创森工作纳入市党代会安排部署,市政府将创森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但正式推进创森工作后,问题出现了。“出了城到处都是绿的,但城里就恼火了。”汪巍说。汪巍是巴中市林业局创森办科室的负责人,创森办是市里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而专门设立的办公室,除了林业局,全市三县两区的各个部门也都有创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解创森目标任务。

汪巍介绍,在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里,一共有40项指标,森林覆盖率只是城市森林网络15项指标里的其中一項,另外还有其他4个方面的评价体系。而就在城市森林网络的评价体系里,还有7项硬指标与城区绿化相关:城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达11平方米;城区乔木种植比例需占绿地面积的60%以上;城区街道的树冠覆盖率达到25%以上等等。而在2011年,巴中城区绿化覆盖率仅25.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8.18平方米,乔木种植比例占绿地面积的56%……均未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地处山区,地少人多的巴中,所辖区县均是贫困县,土地、资金都十分紧缺,这森林城市怎么创?

树往哪里栽

在巴中,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城区绿地,都十分紧缺。看着巴州大道2011年新建的新天地广场,汪巍感慨说,“这块地当年要是卖给开发商,可以有2亿多的收入啊。”将可以增加财政收入的空地建成广场而不是卖给开发商,足够体现巴中创森的决心。但当时即使把城里所有空地全部用于绿地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也提升不了多少。

增加用地的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拆迁。现在的巴河两岸一片绿色,而在5年前,从柳津桥头到回风亭的1.6公里、巴河和回风东路间的30米的区域里还是参差不齐的老建筑。2012年,巴中市投资10亿元,对巴河两岸、巴州区的城区出口及大道进行绿化景观改造,对回风东路的、陇桥片区全部搬迁,成效也很显著,“拆墙透绿”的面积达到10余万平方米,巴中市城区绿化覆盖率一下子跃升到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85平方米。

另一个办法就是见缝插绿。市林业局办公楼盆栽随处可见,按照要求,不仅林业局,全市各机关单位都要在廊道按3-5米一盆,办公室1-2盆的标准进行绿植摆放,家里阳台、室内都要添置1到2盆盆景。新建楼盘除了地面绿化外,也要进行楼顶绿化。巴中市民以前习惯在楼栋顶层安装蓝色顶棚作出租或自家使用,决定创森以后,全市施行拆“蓝顶子”行动,鼓励市民在楼顶养盆栽、种蔬菜。“你种菜养花干什么都行,但‘蓝顶子就是不行。”汪巍说。

新城的城市建设与绿地建设齐头并进。2012年开建的经开区,建设之初就全部对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经开区在巴州区东边,现在已经从一个只有两万多人口的小镇规划成了一个容纳35万人口的经济开发区。位于经开区的秦巴大道上,两旁树木葱郁,但在以前,秦巴大道两旁本来规划的是种一排树,后来区领导决定,两边全部向后退20米,这20米退下来,就是22.4公顷的城市绿地。“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新建绿地、打造城周森林公园……2016年,巴中城区的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538.44公顷,绿化覆盖率也有47.05%,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破资金瓶颈

资金是巴中创森的另一个制约。“巴州区每年收入5亿元,支出却需要48亿元,所缺款项都依靠财政转移性支付。”巴州区林业局工委主任何泽远说。解决资金的办法也有不少:一是融资,市里采取BT、BOT、PPP等模式来融资,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城乡绿化、生态建设等工程项目,在不改变项目性质的前提下,全部投入森林城市建设。巴河环绕的望王山运动休闲森林公园就是新建的城周森林公园之一,2012年体育局采取BT模式规划建设,即企业先建,政府后支付;二是整合各部门来筹集资金;三是和企业合作,引进林业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社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在经开区的东区湿地里,一块176亩的公园就是经开区和巴中当地林业企业——七彩林业公司合作建设的:经开区为公司提供土地,公司用土地培育苗木,培育苗木的同时完成景观效果。

培育苗木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完成景观效果。七彩林业公司位于巴河上游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的的核心苗木基地于2013年在此地落成。长滩村以前是贫困村,七彩林业入驻长滩村以后,流转了周边6000亩的土地来培育彩叶苗木,同时带动了3万农户从事彩色苗木产业,建成的彩叶苗木林,增加了巴中的绿化面积,也大大降低了创森成本。而长滩村,近年来依托七彩林业的彩叶苗木基地,在2015年成功入选国家4A级景区,从贫困村摇身一变成国字号景区。endprint

旅游新城崛起

创建国字号景区是巴中创森全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去年10月,巴中新增4个国家4A级景区,自此,辖区内就有15个国家4A级景区,数量全省第一。

巴河下游的平昌县拥有5个国家4A级景区,平昌是国贫县,也是百万人口大县。“5個4A级景区都是2011年创森提出后创建成功的。”平昌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李福建说。

2014年,县城旁的佛头山城市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佛头山山脚下的雪花坪村也俨然发展成一个古镇的模样,“来耍的人多得很,尤其夏天,警察晚上都要加班执勤。”李福建说。

每年“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大赛都会来平昌,平昌赛段也被称为“皇后赛段”,平驷路森林走廊是其中的赛段之一。李福建说,平驷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森林走廊建设,那几年一到植树节,县里各个单位都要在平驷路划分路段种水杉。20年的建设,平驷路也已经成为平昌一条重要的景观道。如今,路旁墙体上写着这个国贫县2015年新获得的称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景区的创建,交通的发展,推动着平昌飞速发展。采访期间,李福建说得最多的词就是“变化太大了”。县城新建的大桥、小区、酒店不断拔地而起,城区面积也大得不像是典型“见缝插楼”的川东北县城,公交车线路也在近两年新增了5条。李福建说,在10年前,县城人口最多10万,而现在,在平昌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常住人口是29.33万人。

不仅是成倍增加的常住人口,平昌县丰饶的旅游资源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四方游客。2016年,平昌县接待游客428.12万人次,旅游收入33.52亿元。整个巴中亦是如此,据巴中市旅游局数据显示,2016年巴中全市的旅游人次达到了2171万,这个数据在2012年还是714.6万。而就在今年前三季度,巴中市旅游招商引资落地项目44个,投资总额229.58亿。增长的数字最直观的体现在酒店,汪巍说,“市里的高端酒店越来越多,马上还要建一个五星级。”

如今看来,放弃2亿多财政收入为创森而建的新天地广场已经开始体现更长远的利益。2016年6月,巴中市民在新天地广场迎来了一场明星音乐演出,这样的演出在以前几乎不会考虑“偏远又贫困”的巴中。斗转星移,2017年11月15日这一天,初冬的新天地广场依然热闹,广场上的银杏树下坐满了老人,享受着冬日阳光。街上的创森标语即将撤下,但城市绿地则一直留在巴中城区,改变着巴中人民的生活。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森巴中市巴中
巴中:从一案之“改”到一域之“治”
巴中市恩阳区:“四个聚焦”稳住就业基本盘
巴中市:奋力推动社保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Famous people who love to read books
安阳县“创森”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生态巴中的三张名片
“创森”正当时,扬帆正起航
成武县强力推进创森工作成效显著
新形势下三门县森林城市创建的探讨
巴中隆重纪念“一二·九”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