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史实要点 悟答题真谛

2017-12-05 04:24李志新
学子·上半月 2017年20期
关键词:答题要点角度

李志新

文学作品注重语言流畅、内涵耐人寻味、主谓宾完整。而历史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即历史事件,历史事件核心则包括时间、背景、经过(内涵)、影响及前后变化等等方面。所以在教学中要紧扣历史事件中各方面的要点,由繁入简、由难入易,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领悟答题的真谛。这里就以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做简要分析。

一、层次分明扣时间要点

时间在任何一部历史中都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要素,学习时更是最易混的知识。一般时间的考查主要到年,近现代史有部分考查到月、日,所以第一:教学时哪些知识点的时间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必须一开始就和学生明确。第二:紧扣时间要点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理清重要的时间;二是把这些时间和对应的历史事件按一定规律重新排在一起。按什么规律排很重要,一般可按时间自然顺序、同一相似或有关事件(可从主题、性质、影响等角度来衡量)放一起的顺序。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掌握的时间有:新中国初期和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大外交活动的时间;接着建国初期可以按时间自然顺序排:1949中苏建交、19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日内瓦会议、1955万隆会议,70年外交活动抓住中美关系改善这一主题把重要的事件排在一起:1971年4月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这样学生在碰到类似题目时就不会心慌,而且答题自如。

二、本木水源扣背景要点

历史是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的,涉及历史背景、历史条件的内容有很多方面,面面俱到学生学起来会很吃力,答题时思绪也会很乱。所以在和学生分析背景时必须有所取舍,往往紧扣内因、外因、根本原因(从经济或生产力角度)、直接原因等几个角度。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分析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首先确定内外因两方面看,接着内因是中国方面要抓住科技的发展(从生产力角度确定的),外因有支持国和反对国两个角度,但这里是恢复的背景,應强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最终学生重点掌握理解两点:中国科技的发展和广大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这样学生不仅容易掌握,而且知道为什么掌握这两点,答题时就游刃有余了。

三、鞭辟入里扣内涵要点

内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历史知识的内涵也是如此,教学时不和学生理清,学生就会混淆,所以要紧扣内涵要点分析。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初期主要包括三大方针。其中“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内涵是容易混淆的,所以教学时必须和学生分析内涵的关键点依次是与国民政府、帝国主义相关的外交关系、残余势力。一旦遇到这类题目:《共同纲领》规定:“关于南京国民政府与各帝国主义国家所签订的所有条约、条款,新中国中央政府必须审查,根据内容给予区别对待:不承认、废除等。”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学生就能迎刃而解。

四、窈窈冥冥扣影响要点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关于对史实影响的要求都比较高,基本都是分析、认识、论证这种高要求。考查一般以材料题题型出现,设问一般是“据材料回答或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形式出现。所以更是教学时的重点、难点。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时,可以模拟考试设问教学:尼克松曾感叹:“我在北京与周恩来愉快的一个星期,可能是让世界变化的一个星期。”结合书本知识大家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这题的关键是把握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要点,一般把握要点要选对角度,这里角度是中国和美国,中:促使中国外交出现一大片局面;美:提高了美的政治力量。分析到这里学生自然就把这段话理解透了。

五、朝云暮雨扣变化要点

历史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史形式呈现,其一个单元就是一部变化、发展的历史。而且关于变化发展的历史知识点更是各级各类测试的家常便饭,百考不厌。所以在历史教学时,凡是容易与变化有关的考点都是教学的的要点。关于变化的要点考查,不仅考查是什么,而且考查为什么变化及变化带来的影响,这就为我们如何紧扣变化要点提供了思路。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变化、变迁的史实比较多:中国外交政策在各时期的具体方针演变(一边倒、一大片、不结盟),中美关系变化(对峙、合作),中苏关系变化(结盟、恶化)。教学的思路就是紧扣怎么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让学生理解透彻,领悟答题真谛。

总之,历史知识要点突破的角度有很多,无论哪个角度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运用历史知识。凡有利于学生领悟答题真谛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大胆尝试。endprint

猜你喜欢
答题要点角度
“三根”学习要点
邀你来答题
健康烹调的要点
邀你来答题
神奇的角度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