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美术专业山水基础教学

2017-11-07 03:58郑念修河西学院美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墨色毛笔质感

郑念修 河西学院美术学院

浅谈高校美术专业山水基础教学

郑念修 河西学院美术学院

随着各大美术类院校在基础课训练之后开设专门国画方向课程,《山水树石基础》便是美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但是由于高考和入校的基础课训练是西画教学方法,这就给接受国画基础训练的学生带来了许多观念和方法上的改变。

临摹 笔墨 笔法 墨法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脉络清晰,体系完备,从基础临摹到讲解分析,画理画论到最后的评价都有严谨的体系。美术学专业的山水基础教学以《山水树石基础》(简称《树石基础》)为内容。临摹范本选定为:《芥子园画谱》,《陆俨少课徒稿》和《顾坤伯课徒稿》。通过“树法”和“石法”这两大块的临摹剖析使初学者直观生动的掌握“笔法”和“墨法”的入门。

一、《树石基础》课程的作用,意义以及重难点

《树石基础》是中国山水画的基础课程,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进行到下一阶段的山水临摹,写生,创作课程。

通过基础训练,使得学生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认识体会到中国传统笔墨实质,夯实基础,以求继承和创新。

美术学专业的《树石基础》一般开设于素描,色彩等基础教学课程之后,并且学生也是通过素描,色彩,速写等课程的考试进入高校,这些西方传入的造型基础的教学方式方法与传统中国画教学方法和理念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传统基础是以对物对景写生,讲求科学透视,光影明暗,解剖,三维空间,冷暖色彩,物体质感表现等以求客观、科学的表现所见之物。而传统中国山水画学习以临摹为主,通过师古人,师造化,师本心的过程,以及书法篆刻,诗词题跋,画论等的综合学习,提高对“笔墨”的不断修炼提高完善。这些一开始受到西画教学训练的学生来讲,转化思维,控制毛笔和水墨的运用尤为重要,并且传统中国画画理画论中“形而上”的理论所占比例很大,加之语言为文言文这给初学者带来了很多不便。许多绘画指导思想直接与中国传统儒释道等中国哲学思想杂糅一起对初学者来说相当晦涩难懂。

二、容易出现的问题

对于从西画教学转化学习山水画的学生,由于西化习惯性思维,容易出现一些比较常见的笔墨问题,主要体现在:

1.用对毛笔的控制力,由于中国毛笔为较柔软的兽毛制作并且呈现为圆锥状,相比学生之前用的扁平状尼龙水粉笔,它的变化更多也更难控制,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平常练习之外课外写书法来加强手腕力量。

2.操纵毛笔的提按转折,轻重缓急,致使线条出现丰富的变化。这一点对于大多数新手来说要求比较难。但是初学者必须有这样的意识,能在临本中看到这些变化,尝试着去适当操作这种用笔变化。黄宾虹先生讲“五笔”:平、留、圆、重、变。用笔平稳,线条要如“锥画沙”“屋漏痕”。圆,就是用笔如写书法要笔笔藏锋。重,便是用笔如“高山坠石”,用笔沉稳。变,则是如童中焘所讲“变则活”,这样用笔画出的线条才生动,不死板。学生在用笔实际操作中由于习惯硬质排笔,以往使用水粉笔,没有这么多变化只是用笔触去涂抹,“摆”,铺颜色,并没有这些用笔方法。所以不能体会驾驭毛笔的灵活性。手腕提起毛笔线条变细,按下去则变粗。操作毛笔速度的快慢则会造“飞白”和洇开的效果等等。如图(1-3)图一为陆俨少所作课徒稿,图二、三为学生所画。陆俨少先生所画的两棵树可以明显看到一实一虚两棵树的对比关系,图二可能意识到,图三则完全没有注意到。图一的1处可以看到毛笔按下去的粗线条在向左然后提笔转折改变方向直至2处停止,其中有六处转折,在转折处有提按造成的粗细变化,在2点处藏锋收笔。对比图二、图三,学生在临摹的时候并未注意此处的变化,起笔没有藏锋,中途也未停顿变化,线条质量显得发“软”“飘”。对比陆俨少的线条质感发“涩”“毛”如同“锥画沙”,“刮铁”一般。在3处陆俨少先生每一笔都做到提按转折变化,笔笔藏锋。在4处陆老在即使线条水分不足时也能感觉到用笔缓慢争取将水分用干,如同盖印泥,力透纸背。图二,图三并没有注意到这点。在右侧这棵树陆老在5的地方即使到了“渴笔”状态,依然能够藏锋保证用笔干涩“入木三分”的感觉,相比之下学生的临摹差强人意。

图 一

图 二

图三

图 四

3.毛笔除了中锋用笔还有逆锋、侧锋,干擦等方法。这里可以分析陆俨少所画的一张课徒稿(图四),图中左上角位置三笔勾勒出远山,第一笔作者用中锋从纸边勾勒,可以看到线条的结尾处作者的回锋轨迹。第二笔从下方倾斜而上,从轨迹可分析出,将毛笔右上倾斜侧锋滑动至第一个山顶处调整笔锋向下转折,继续大概一厘米停顿,然后接第三笔,这时候接 笔使用“托笔”方法继续侧锋划出山脉的起伏。图四中锋线条紧张感,侧锋线条厚重偏宽。“托笔”是指拖动毛笔,笔头随笔杆拖动,线条轻松变化丰富。远山使用三种不同用笔法便有了粗细,紧张、松弛的感觉,通过简单勾勒山体的轮廓似乎出现阴阳向背的立体感。画面左下角的一团乱画一般的墨迹便是“擦笔”,将含水分很少的毛笔散锋干擦,呈现“V”形走向,毛绒绒质感的质感,与上方几排 “破笔”散点呼应,以表示这边是一座长有茂林的山脉。在画面下边偏中右位置,有七道短竖笔从纸边升起,这几道就是“逆锋”用笔,指笔头垂直往下方向行走,用笔铿锵干涩,很有质感。除此之外画面中还运用了重墨渴笔,散锋,等等方法,虽然画面看起来是一幅简单的水墨勾勒点擦的黑白图像,但是作者灵活运用毛笔的性能,体现出中国画特有的变现空间质感的方法,用笔丰富多变,墨色对比和谐,“简约而不简单”。

从对这张画面的分析,受到西画训练的同学难理解的是通过这些“质感”线条所表达的形体,空间等。在素描和色彩的训练中,形体在三维空间受到光线而影响才能产生明暗变化和体积感。并且眼睛所感受到的质感是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强弱产生,通过对这些的描绘才能体现物体的空间感,质感与体积感。所以学生在使用毛笔所变现的度线条质感的把握和需要通过多临摹多看古代作品,并且对毛笔的各种倾斜造成的变化,难以分析并进行如实临摹。

4.对于墨色的把握。学生依然停留在水粉绘画的方法,根据看到的颜色去调制墨色,然后涂抹于相应出。这是个比较普遍 图 五 存在的问题,并且学生并不觉的有什么不妥,如果墨色调制准确也可以出现大致相似的效果,就算达到临摹目的。这点在传统山水画中视为一大忌讳,中国绘画要求用笔用墨如同书法,讲求墨色随书法用笔“写”进纸中。并且墨色随水分的不断书写减少,直到不能出墨后才去再次蘸墨。老先生经常所讲一张画即使完成,笔洗里的水依旧干净。虽是夸张的形容,但是老先生轻松的控制毛笔中的水分就可以使墨色出现干湿浓淡的丰富变化。

图五是顾坤伯先生的课徒稿,图六是学生的一张临摹作业。图五顾老先生画了黑白灰三棵树,图六的学生临摹注意到只是象征性区分三种墨色。顾老在画面中间这棵树描绘可以看出从树冠顶部起笔,使用饱含浓墨笔头开始点树叶直至墨色干枯,笔根中水分完全溢入吸水性宣纸中,而显示出浓淡干枯相间的“五彩”墨色。至左下角树冠再次调和蘸沾取较轻墨色直至墨色干枯。整棵树叶墨色变化丰富,画家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般的操作致使树叶质感有厚度且透气光泽。相比学生临摹作业墨色糊为一片,暗沉的墨色僵浊于树干。顾老先生在左侧的“介字点”树法墨色方法大致如中间树,只是墨色变化较少,以保持此树的灰色度作为三棵树的中间过渡,到右侧的圆形夹叶树,起笔墨色承接左侧树的灰色调由湿至干,由“淡墨”到“清墨”,完成一棵清淡的“白树”。至此顾老先生在三棵树的描绘中墨色“焦、浓、重、淡、清”尽显画面。始终保持墨色的清透干净,对比柔和,丰富的墨色活灵活现的表现三棵树的远近关系,空间感,树叶的透光感尽显纸中。相比图六的临摹作品不注意墨色的关系三棵树粘连在一起,墨色也调和发脏,尤其图六其左侧树,勾完夹叶后竟然用灰色墨涂抹树冠,这种水粉画常使用的遮盖方法, 图 六 反而使画面更加污浊。

三、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笔墨问题采取一些解决方法:

1.西画观念的转换是其中最比较困难的地方,对此除了课间临摹大量作业之外,必须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书法,翻看中国山水画历代名画,并且布置课余诵读古代诗词歌赋、传统儒释道经典著作,以及熟读甚至背诵大量的古代画理、画论。这些传统经典的根本文化始终贯穿于中国山水画境界所追求的“心源”。

2.对于毛笔的控制,要求学生动笔时速度讲求“慢”,多观看,多分析,分析临摹用笔的提按、转折、轻重、缓急,体会手腕的力量传达到笔尖,体会笔尖与纸面摩擦的感觉,毛笔变换不同方向,不同部位所产生的效果,然后提笔去临摹。虽然方法笨但是时间久了就可以改掉用笔习气。每一点一划都争取要与临本相同,如果不像可以重新再来,经过多次反复就可以达到最相似。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中还需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观看分析,并且示范临摹,以求学生更生动,直观理解和掌握用笔技巧。学生遇到不会理解也应当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

3.对于墨色的控制,要求在蘸墨之前须将毛笔含有一定程度的清水,然后观察临本,去估量需要什么程度的墨色、墨量。争取在将笔中水分完全使用干枯之后再去调和墨汁。除此之外学生应该在大量临摹中,控制水分在宣纸的渗化,经过长时间练习便会慢慢掌握控制渗化效果。不同材质,品牌的墨汁和各种宣纸、皮纸、竹纸都有不同的墨色效果,学生应大量实验,挑选适合自己的纸张,使用起来也更加容易掌握。

四、结语

纵观山水画基础教学课程的发展,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经验、方法,技法临本,理论工具书等。我们通过这些经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参考、实践应用,分析、讨论,出现问题及时改正,通过大量练习定能够改变观念取得相应的成果。

[1]陆亨:陆俨少山水画刍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2]童忠焘:中国画画什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

[3]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陆俨少教学示范作品(上、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4]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顾坤伯教学示范作品:树法与石法,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7.

郑念修(1985.5-),男,汉族,甘肃兰州人,河西学院(美术学院),助教职称,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墨色毛笔质感
竹简和毛笔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空间的质感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颜料的“质感”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渴望
胶印机墨色智能控制技术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