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中发育支持性护理的应用意义评析

2017-11-03 02:0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518001丘碧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2期
关键词:支持性早产儿体位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518001)丘碧华

早产儿主要是指胎龄介于28~37周之间,身高小于45厘米,且体质量小于2500g的婴儿。相比于足月儿,早产儿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长发育较缓慢,且身体抵抗力较差,常易出现并发症,例如感染、营养不良、发育不全、呼吸困难等,因此,为保证早产儿的生命安全,促进其生长发育,对其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1][2]。我院为了分析早产儿护理中发育支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对其实施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来我院治疗的88例早产儿(2013年5月~2015年10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88例早产儿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44例早产儿男女分别为26和18例,44例早产儿胎龄为29~35周,平均胎龄为(33.24±1.34)周;44例早产儿出生时体质量为1240g~2490g,平均体质量为(1833.51±86.34)g。

对照组44例早产儿男女分别为25和19例,44例早产儿胎龄为30~35周,平均胎龄为(33.32±1.41)周;44例早产儿出生时体质量为1250g~2480g,平均体质量为(1842.52±86.65)g。

实验组44例早产儿的一般资料和对照组44例早产儿无显著区别,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4例早产儿实施一般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按照医生吩咐对早产儿实施病情监测,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向医生报告,并作出相关的处理措施;实验组44例早产儿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发育支持性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①光线环境护理:为避免灯光直射早产儿的眼睛,护理人员在暖箱上放置遮光布,必要时,可以使用眼罩遮盖早产儿的眼睛,同时,应随着日夜的变化相应调整监护房内的光线,建立24h昼夜循环。②噪音护理:为降低噪音,护理人员应保证监护房内的声音小于60分贝。同时,医护人员在靠近早产儿时应控制音量,动作应轻柔,监护仪及电话音应设定至最小值,为早产儿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③疼痛护理:在对早产儿实施静脉穿刺时,应安排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为其进行静脉穿刺,保证穿刺成功率,减少疼痛,在对患儿执行侵入性治疗时,可以给予早产儿安慰奶嘴,并合理摆放早产儿的体位,减少疼痛,增加其安全感。④“鸟巢”式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可结合患儿的大小用婴儿被或柔软的绒衣将其制成“鸟巢”,并使用水垫作为鸟巢的底层,在鸟巢夹层中放置高弹力棉,并对鸟巢加热至适宜温度。同时模拟子宫中的体位为早产儿摆放合适的体位,在摆放体位时,使早产儿处于屈曲的中线位置,并应确保早产儿的四肢和躯干均有所依附和支撑,保证双手可自由活动,增加安全感。⑤抚触护理:早产儿出生后第2天,护理人员应对其实施抚触护理,主要对早产儿的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等部位进行抚触,在抚触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合理控制力度,剪短指甲,最好在洗澡后或喂奶前半小时进行抚触,每天2次,每次15分钟。⑥感觉刺激护理:为刺激早产儿的感觉神经,可在温箱内播放有父母声音的录音,同时也可在早产儿视距的20厘米内放置色彩鲜艳的玩具。

1.3 评估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早产儿的体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并发症发生率(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研究结果使用(%)表示,体质量、住院时间(计量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研究结果使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质量 两组早产儿比较可得,组间出生时的体质量结果无明显差别,P>0.05;但组间出生第10天及出生第14天的体质量存在差异,P<0.05,如附表1所示。

2.2 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44例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显著高于实验组(6.82%),P<0.05;且两组早产儿比较可得,组间住院时间的结果存在差异,P<0.05,如附表2所示。

附表1 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质量(g)

附表2 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发育支持性护理属于临床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相比于其他的护理模式,该种护理模式具有人性化、全面性等优势,主要是指结合早产儿的实际情况,为其营造良好的监护病房环境,改变照顾方式,达到促进其健康生长和发育的效果[3][4][5]。

本研究为分析早产儿护理中发育支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对其实施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主要对早产儿实施光线环境护理、噪声护理、体位护理、抚触护理及感觉刺激护理,通过对其实施光线环境护理、噪声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光照和噪声对早产儿的影响,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加新生儿语言理解能力和减少影响听力发育的潜在不利因素。

而对其实施鸟巢体位护理、抚触护理及感觉刺激护理,可有效增加早产儿的安全感,改善其睡眠状态,促进未成熟器官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7][8]。相比于一般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实施发育支持性护理,可有效促进其生长发育,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保证生命安全。对此次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两组早产儿比较可得,组间出生时的体质量结果无明显差别;但实验组早产儿出生第10天、出生第14天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这提示相比于一般护理,对早产儿实施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其生长发育,增加体质量;同时研究发现,实验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早产儿,且对照组44例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显著高于实验组(6.82%),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这提示相比于一般护理,对早产儿实施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早产儿的生命安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早产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对早产儿采取发育支持性护理可有效增加其体质量,缩短其出院时间,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猜你喜欢
支持性早产儿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