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阳光村务”厚植执政根基河南省商城县综合治理村级“小微权力”的实践探索

2017-09-26 12:34清风
中国民政 2017年18期
关键词:商城县村务村级

◎ 清风

打造“阳光村务”厚植执政根基河南省商城县综合治理村级“小微权力”的实践探索

◎ 清风

近期,商城县“阳光村务”成为热议话题,在“阳光村务”微信公众平台上,许多网友纷纷留言,真实反映出“阳光村务”给基层党风政风带来的新变化。

有群众说,“办理低保无须四处求人了”“俺明白了低保不是说批就批”“去一次就把事办成了”……

有乡村干部说,“‘阳光村务’教会了我们怎样做”“‘阳光村务’改变了群众对我们的看法”“‘阳光村务’就像村级权力小词典”“‘阳光村务’让扶贫更精准”……

作为一个“小微权力”公开平台、一项借助互联网思维建立的长效监督机制,“阳光村务”的集群效应正逐步显现。

紧抓关键—规范“小微权力”

“全县共受理村级及村干部信访举报76件,占信访总量的33%。共处置扶贫、民生领域的‘微腐败’线索194件,占线索总量的35%。处分村级干部51人,占处分总数的57%”。这是商城县2016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的一部分内容,表明商城县存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级权力运行不公开、不透明,乡村干部“任性”用权和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

2017年以来,一场围绕村级厘权、确权、晒权、用权、监权的实践探索自上而下全面展开,商城县纪委称之为“阳光村务”,意即:村级“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围绕打造“阳光村务”,商城县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权力作出了“清单式”梳理规范,出台了《商城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三十条》,绘制了权力清单运行流程图,明确每一项清单的办理步骤、程序、时限,强化关键环节监管。每一条就是一项制度,能执行,可操作,有监督,不管办理什么事项,村干部一看权力清单就知道能不能办,群众一看流程图就知道应该怎样办,村级权力只有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载体创新—健全运行机制

权力清单厘清了,如何最大限度地公开?最大范围的接受群众监督?商城县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发“阳光村务”微信平台,上传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三十条清单、流程图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姓名、电话和乡村党务、村务、财务、村情、乡规民约、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等资料,在“阳光村务”微信平台上公开晒权、晒责,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这次低保申报的9户中,有2户不符合条件被群众评议掉了,剩下的7户家庭确实困难。”2017年7月5日,商城县长竹园乡汪冲村群众曹术成拿着手机看着“阳光村务”微信平台上公示的低保名单说,“全村就1500多人,在一起住几十年了,谁家困难,谁家宽裕,能不清楚?现在村里这样公开办事俺们心服口服。”

“阳光村务”不仅是一个公开村级“小微权力”的平台,更是一项健全的长效监督机制。在“阳光村务”微信平台上,设置了村务公开、个人事权、集体事权和投诉四个功能。通过投诉功能即能实现在线投诉,由后台程序直接用短信形式发送至相应乡镇(处)的纪委书记手机短信平台并及时处理。

“‘阳光村务’微信平台帮了我们大忙!”县民政局的同志们谈起“阳光村务”都不禁竖起了大拇指,“民政部门行业扶贫政策主要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落实这项政策,前提就是精准核查、精准识别。通过‘阳光村务’微信平台,各村把本村的兜底保障对象在村务公开中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短时间内情况全部摸清,目前确认的880人政策兜底保障对象无一人投诉。”

群众扫描二维码关注阳光村务

乡村干部面对面为群众讲解阳光村务

借助微信传播的力量,群众足不出户对村级事务摸得“门清路熟”,也让乡村干部增加了不敢懈怠的压力。

2016年8月,汪桥镇鲍楼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好提议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通过动员本村的外出成功人士筹集资金累计26万元。钱筹集到位了,但如何使用、哪些人可以得到救助等一系列问题来了。正当刘元好不知所措时,“阳光村务”为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按照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流程图,鲍楼村最终将26万元“爱心救助基金”投入该村瑞安养殖专业合作社,村“两委”根据红利对本村“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等困难群众的进行救济。

“我也是从‘阳光村务’上看见的。”2017年5月27日,赤城街道办事处紫云山村村民刘家权拿着3000元大病救助金连声感谢。因患急性白血病,10天前刘家权委托妹妹向办事处提出大病救助申请,民政所工作人员对照《商城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三十条》,仅用10天就让他拿到了大病救助金。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强化群众监督力,连日来,商城县动员乡村干部进社区、进物业、进学校,走进闹市区,来到田间地头,发放阳光村务宣传册,帮助群众扫描关注“阳光村务”二维码,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直到弄懂为止。商城县电视台开通了“清风商城面对面”—“阳光村务”专题访谈栏目,对乡镇、县涉农职能部门、乡镇职能站所、村监委等多个层面进行电视访谈,积极推介“阳光村务”建设,营造人人皆知、广泛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强化保障—夯实制度基础

“过去我们只是挂个名,现在我们每个月有500元的报酬,只有把村里监督工作做好了,才能对得起党的信任和关怀。”商城县河凤桥乡龙头桥村监委主任王家才深有感触地说,“村里全年经费一共就10万元,那么多事要办,还拿出1万元给村监委会办公,这在全省都没听说过。”

王家才提到的给村监委会成员发报酬的事情就明确写在县委文件中,这是商城县委、县纪委从体制机制上完善、落实、固化“阳光村务”的举措之一。

为确保“阳光村务”执行有力,落实到位,监督有效,商城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加强村监委工作保障标准化建设,为村监委正常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商城县纪委印发了《商城县村务监督问责办法(试行)》,加强对村级事务规范化建设的监督管理,全面规范和约束村级公开行为,为“阳光村务”护航。商城县民政局配套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村级事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限、机制。

一系列制度措施,夯实了“阳光村务”监督机制的“四梁八柱”,形成了村民民主监督、监委会专职监督、乡镇纪委专责监督、职能部门业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的大格局,形成了制度规范、考核保障、群众监督的“阳光村务”规范体系,使基层权力运行的规范性、有效性得到了提高,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据介绍,打造“阳光村务”只是商城县规范权力运行、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缩影。另外还有着眼于压实党委“两个责任”的“阳光党务”平台,着眼于监督行政权力的“阳光政务”平台。“阳光党务”“阳光政务”“阳光村务”三个平台自成体系,既相互统一,又各有侧重,从党到政,从县到乡到村,全方位扎紧监督笼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纵深发展提供了有益实践。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城县纪委)

猜你喜欢
商城县村务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多举措提升村务监督的有效性
商城县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四 季 相 思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当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研究—基于河南省商城县数据的Sarma分析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商城县茶尺蠖发生及绿色防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