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完善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以提高科技投入效益

2017-07-17 00:59谭文丽
中国总会计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院所

谭文丽

摘要:国家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对科研的投入显著增加,但我国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远低于世界科技发达国家。科研院所对科技经费的管理很大程度上与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密切相关。本文就如何完善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进行探讨,总结了我国科研院所当前对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科研项目预算和经费的管理强度、建立科技经费支出监控管理系统、建立科研成本核算体系、建立科研项目成果评价体系和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财务指标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益。

关键词:科研院所 科研经费管理 科技投入效益

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对科研的投入显著增加,并呈逐年上升之势,最近两年科技研发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国家的这一战略对推动我国的科技发展,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科研院所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松懈不到位

科研院所日常运行的经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单位的事业经费和科研项目的研发经费。目前,科研院所的财务部门通常只负责本单位事业经费的预算管理,编报单位事业经费预算。而对于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大多数科研院所的财务部门几乎不参与,主要由项目研究组和单位的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其中,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由于要求提供项目预算计划书,而且预算计划书要求单位财务部门确认盖章,单位财务部门对项目预算形式上进行了管理,但财务人员对科研项目的预算情况不了解,所起到的管理作用不大。对于申报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过程并不要求提交预算计划,通常情况是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写项目的经费预算,通过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直接上报,财务部门对项目预算的申报情况完全不了解。由于项目组主要由科技人员组成,不熟悉财务管理的要求,编报项目预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得科研经费,而且对一些项目的开支估计不足,而科研管理部门一方面不熟悉财务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对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也不完全清楚,难以对项目预算进行有效的审核、把关。这一情况导致项目编报的预算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出入,一旦申报成功,经费很难按预算实施有效管理。同时还影响到进一步对项目研发投入产出的绩效评价。

(二)对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多数科研院所对科研经费的支出主要通过行政审批程序来控制,通常的程序是项目组提出支出或报账申请,报行政主管领导批准后交财务部门审核后执行。财务部门通常只审核经费支出的手续是否完善、支出内容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管理规定,而对经费支出是否符合项目的经费预算几乎不关注。项目经费的预算执行主要由项目研究组来负责。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预算执行基本没有管理。另外,科研院所的财务部门同时对单位事业经费和项目经费进行财务管理,而这二类经费的管理要求并不完全一样,在支出项目的分类上也存在差异,导致目前我国科研院所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尚存在账目类别上不够明晰的情况,尤其对固定资产,设备维修、折旧等的支出分类不明确。

(三)对科研经费的结算管理不到位

由于科研院所的财务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不到位,甚至完全没有管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只是起到记账和审核经费支出是否合法、合规的作用,在科研项目完成进行财务验收时,对项目经费结算也没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只是对项目的财务验收提供财务报表和证明材料。这一情况往往导致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没有达到进度要求,甚至出现经费使用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等情况的发生。

(四)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难以评估

一方面,科研院所的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情况,包括研究内容,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成果的价值等不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对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结算等管理不到位,导致目前我国大多数科研院所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情况难以做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

总之,由于存在上述这些问题,我国大多数科研院所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尚未能满足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要求。

二、提高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加强科研项目预算和经费的管理强度

在财务管理部门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系统。项目申报时,由项目组根据项目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提出预算方案,由财务部门结合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要求和财经制度,对项目预算方案进行分析审核,内容包括对自筹经费的来源及可行性,项目支出科目的政策符合性等,审核过程与项目组沟通,形成比较可行的预算申报方案上报。从而保障项目一旦申报成功,预算具有比较强的可执行性,为预算执行奠定基础。

(二)建立科研经费支出监控管理系统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监督管理系统,该系统应具备经费支出监控、项目研究进度监控等功能。对申报成功、获得资助的科研项目,根据项目预算、项目研究任务、要求完成的考核指标等内容对项目经费支出及预算执行进度进行严格管理,对各项开支严格把关,防止超支。对执行过程中预算需要调整的项目,严格按照“财教[2011]434号”文件的要求进行调整,责成项目组按规定完成预算调整手续。对预算执行严重偏离进度的项目,责令项目组进行整改。由此确保项目经费按规定、按进度有效使用,提高项目研发投入的绩效。

(三)建立科研成本核算体系

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科技研发投入的效益严重偏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鼓励科技创新的同时,必须重视科研的投入产出效益。为此,有必要在科研院所建立科研成本核算体系,对科研项目的完成成本进行核算。将各项目完成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分类,对直接发生的费用,包括材料费、测试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费等直接计入项目的研究成本,对间接发生的費用,如大型仪器使用费、水电费等,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摊,由此核算出项目的真实经费投入,为项目的绩效评定提供依据。

(四)建立科研项目成果评价体系

科研院所应根据不同类型科研项目的特点,按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管理要求,建立科研项目成果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应根据“中发[2015]8号”文件的要求,重点评价成果的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对理论研究的科研项目,应根据项目成果所解决的科学理论问题,项目对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的作用等对项目进行评价;而对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研项目,应根据项目所解决的行业基本技术问题,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对项目进行评价。

对科研成果的量化评价目前仍为科技管理的一大难题,国内外已研究了多种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DEA法等,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各影响因子的取舍不同,有所侧重,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部门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科研项目成果评价体系,以改善本单位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人员在项目选题、研发过程中更注重科研的实效性和原创性,提高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

(五)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财务指标

科研院所的财务部门应在科研项目成本核算和成果评价的基础上,建立比较完善,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财务指标。鉴于科技投入存在比较高的风险,财务评价指标可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从项目的完成成本,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发表的数量、质量,专利获得的数量、质量、经济效益、转化前景,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获奖情况,以及技术成果的技术转移、推广情况等设计财务评价指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由此更科学地评价科研经费的使用及投入产出情况,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并通过评价发现科技项目在选题、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科技经费的投入产出绩效。

三、结论

国家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对科研的投入显著增加,但我国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远低于世界科技发达国家,科研院所对科技经费的财务管理很大程度上与科研投入的产出效益密切相关,但其目前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仍存在许多问题,极有必要通过加大科研项目预算和经费的管理强度,建立科研经费支出监控管理系统,建立科研成本核算体系,建立科研项目成果评价体系和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财务指标等方法,由此完善科技经费的投入及产出管理,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韩海斌,刘悦,尚建库.对农业科研院所课题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3):33-35.

[2]马红红,孔晓丹.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25-129.

[3]贾燕眉.科研院所财务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与完善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3):24-25.

[4]李辉,孙作兴,杨胜建等.开展科技项目效能评估 提高科技决策管理水平[J].石油科技论坛,2014,(4):37-39.

[5]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S].2011-9-14.

[6]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S].2015-3-13.

[7]王军生,李帆.陕西科技投入效益的评价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2):117-121.

(作者單位:广西科学院)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院所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研究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2010年全国农机科研院所长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