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合规管理 有效防控资金风险

2017-07-17 15:47樊丽
中国总会计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资金风险合规管理推进

樊丽

摘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的安全管理是企业运营的重要保证。资金风险无处不在,有效防范与控制资金风险是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确保管理安全、使用高效,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强化合规管理出发,结合资金安全管理现状,按照“全面、科学、制衡、重要”的原则,建立以责任机制、预防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为核心的、业财融合的资金安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

关键词:推进 合规管理 防控 资金风险

在异常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将面临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和风险以及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和全面深化改革,如何深入推进合规管理、有效防控資金风险就成为企业管理中现实而迫切的需要。

一、企业资金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资金管理就是对企业资金的投入、循环与周转、退出等业务实施的系统化管理,是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资金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金管理是资金运行的全过程管理,从资金的筹集、投放,到资金的流转过程,最后到资金的分配。它不仅包括资金在企业内部的调剂、划转、使用和分配,也包括企业通过资金与外部的联系。狭义的资金管理就是企业内部资金的组织、使用和监控等过程,重点是现金流的管理。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预算或计划为控制规则

资金控制需要按照一定规则来进行。在控制标准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是通过资金预算或计划来实施管理,也就是说在资金预算或计划基础上,通过制定各种标准来控制,把各个环节的资金运动纳入资金预算或计划控制标准内,保证实现控制目标。

(二)以实现增值和加速周转为目标

资金在流转过程中,各种形式的变化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并以相对独立的形态融入企业再生产过程,资金流动应该产生价值增值。所以,企业在资金管理上,应该以实现增值和加速周转作为控制目标,这样可以及时组织资金筹集,保证资金周转的顺畅,科学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不断增加资金增值。

(三)以对资金运动监督检查为手段

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应实施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并纠正偏差。资金管理内容庞杂,资金的表现形态又具有多样性,因而控制手段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手段就是资金管理与监督控制。

(四)以资金与实物相结合为控制对象

资金是实物资产的货币表现,资金使用与企业实物资产运动联系密切。资金运动是随着企业实物资产运动而产生的,二者是既相一致又相背离的辩证关系。企业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必须把资金和企业实物资产两者相结合的运行作为控制对象。

二、企业资金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宏观经济形势严峻

2015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好转乏力,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但经济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工业产品价格下行、销售困难、库存增加、回款不畅,部分企业出现巨额亏损和资金链十分紧张的局面。因此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下,经营增长乏力,赊销业务增多,资金风险不断加大。如何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机制创新带来挑战

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波动使企业的经营模式、政策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营发展的压力增大,与之相应的潜在风险也不断增多。随着企业机构调整、经营方式的多样化,部分辅助职能的业务外包,央企与地方强企、品牌电商等社会资本的合资合作,企业运行机制持续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多样化,给资金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都迫切需要加快改革传统的资金管控模式,在保证业务正常运行的同时,切实加强资金安全风险防范。

(三)交易创新增加压力

“互联网+”思维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新的营销手段和交易方式,给资金监管带来新压力。网上交易、线下交割等营销手段不断出现,移动支付、承兑汇票等支付方式不断创新,在创新业务营销方法、满足多样化结算需求的同时,如何防范各种支付方式下的资金风险,是企业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四)合规管理要求趋严

推进合规管理,对资金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企业都把推进依法治企、全面加强合规管理作为战略性任务加以研究部署,紧密结合市场最新动态、业务覆盖面广、风险管控难度大等具体情况,把资金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合规管理,切实强化合规经营意识,落实合规管理措施,提高合规管理能力,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切实提升资金安全运行水平。

三、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类别

从广义来说,企业资金风险可分为三大类,安全风险、短缺风险、使用效率风险。本文主要从企业资金管理的安全风险予以论述。

(一)外部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外部风险主要是指与供应商、客户及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其他不确定对象等外部因素所产生的资金管理风险。

1.与供应商、客户产生的资金风险

一是价格执行方面,以高于市场价格采购商品或劳务,以低于市场价格销售或提供商品、劳务,产生资金效益流失风险。二是结算方式方面,以高于合同规定比例预付采购款以及迫于竞争压力、业绩压力或者关系户的影响随意赊销,产生应收款项难以回收、形成坏账的风险。三是因未合理评估风险擅自对外担保、承诺或因应收保理、不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而产生的可能损失。

2.与不确定对象产生的资金风险

主要是指因社会环境复杂、各种矛盾频发以及企业经营场所软硬件设备受限所产生的抢劫、盗窃风险。银行、加油站、典当行、珠宝店等企业经营场所很容易因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上岗员工疏于防范等原因遭受盗抢风险。

3.与银行等外部合作产生的资金风险

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其他支付平台发生资金收支业务,因距离较远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对账不及时、账实不相符等资金纠纷风险。

(二)内部风险

资金安全风险防控,既要重视防控“事”的风险,更要突出防控“人”的风险。由于资金本身的特殊性,流动性强,固有风险较高,极易被贪污和挪用。资金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人人都知,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仍然有不少的管理漏洞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员工职业道德、综合素养缺失

企业员工特别是具体经办、签批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职业道德观念,是一个重要的资金风险点。如果员工综合素养不高,不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的职业道德,就很容易出现收到假钞、空头支票、虚假票据、短款甚至內外勾结舞弊等造成资金损失的情况。

2.企业机构设置、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

企业机构设置不合理,未起到相互牵制、监管的作用。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存在一人担任两个以上不相容岗位的情况以及重要岗位无人监管或监管流于形式的现象。

3.执行能力不到位、履行程序不合规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却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形成资金安全隐患。部分实施证据采取后补方式取得,制度流于形式,进而出现内部人员舞弊、贪污挪用等问题,从而产生资金安全风险。

4.有效的资金监控手段缺乏

日常借助信息化平台及规范核算解决资金配比、对账等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监控作用,但总体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随着交易方式的多样化,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开展,其他支付方式类型日趋增加,而此方面的监控手段相对缺乏。

四、企业资金管理风险成因分析

通过分析一些企业所发生的资金管理风险案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合规经营意识不强

绝大多数案例表明,不按照“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开展工作,随意运作大额资金、违规对外投资或担保,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现象严重;相关制度流于形式,往来款项长期挂账,不能及时对账和清理;违规赊销、违规预付采购款、违规预付工程款和保证金,导致资金无法收回或有效利用,最终出现重大经济损失。这些问题充分反映出合规经营意识不高、责任心和资金安全意识不强、算账意识尤其是资金成本意识差的企业很容易出现资金风险事故。

(二)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员工不严格执行资金管理规定,银行清点入账周期长,资金归集速度慢,资金监控难度大;不能有效处理减员增效与加强资金管理之间的关系,岗位设置不合理,资金监管出现漏洞。甚至在部分企业员工看来,资金管理完全是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没有树立资金管理“谁主管、谁经手、谁负责”的理念,导致资金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另外,一些企业财务部门对资金监管时间滞后、手段单一,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置资金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导致小问题酿成大事故。

(三)员工法制观念淡薄

突出表现为:企业员工违规、违纪乃至违法收取好处;不按合同履约,不具备条件就草率交货或付款,甚至为虚构业绩搞虚假交易,导致货款无法收回;一些单位资金运作的透明度低,在投融资、合资合作及对外交易中一再出现收受贿赂、牟取私利的现象,个别单位甚至出现多个基层企业班子涉嫌群体性贪腐渎职问题。

(四)系统功能应用不充分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企业在信息化水平提升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自动化、信息化手段显著增强。但是,与快速推进的业务发展以及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相比,系统设计和建设本身的严密性和完善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的自动预警和纠错功能发挥不够。再加上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频度不够、力度不大、及时性不足,给一些单位为谋取小团体利益、少数员工为达到个人目的利用系统缺陷违规操作、投机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也是引发资金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企业资金管理风险防控措施

资金安全是企业高效率运转、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有效的资金安全管理机制应坚持“谁主管、谁经手、谁负责”和“专岗专责、一岗双责”的指导思想,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以“源头治、过程控、结果管”为主线,以财务共享服务为抓手,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及要素入手,推动企业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信息共享,覆盖资金运动各领域、各环节,构建“标本兼治、多位一体”的资金安全风险的综合管控机制,实现企业资金安全长效运行目标。

(一)防控原则

1.全面性原则

资金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应覆盖企业所有业务、所有部门和所有人员。实现资金管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管理。

2.科学性原则

资金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底线,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的资金风险防控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3.制衡性原则

在不影响企业运行效率的同时,建立内外部监督制度是制衡性原则的重要体现。不相容的岗位和人员相互制约不仅是财务工作的关键,也是资金风险防控机制的核心。

4.重要性原则

资金风险防控要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现金收支、营业款收入、费用报销等重要和经常发生的环节要实施重点监控。

(二)防控措施

1.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资金管控方式

资金管理机制不能脱离组织架构独立运行,以“全面预算管理,会计、资金、债务集中管理”为核心,以保障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率性和收益性为目标,以财务共享管理平台和金融控股运营平台为基础,分步推进财务集中共享,构建系统完备、运转有序的资金管理体系和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制定企业“十三五”战略目标,积极引导员工统一思想,提高对企业深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的认识,筑牢资金安全基础。

猜你喜欢
资金风险合规管理推进
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完善司法责任制度
试论推进黔南州森林资源普查工作采取的措施
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与管控研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合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