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重庆地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2017-07-16 23:44雷刚周文友肖登峰赵宏兵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病虫害水稻

雷刚+周文友+肖登峰+赵宏兵

(1.重庆市开州区中和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开州 405419;2.重庆市开州区农委,重庆 开州 405419)

摘要:水稻属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在重庆的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占粮食作物比例30%以上,居第一位。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对产量有巨大的影响,造成稻米品质下降,只有利用有效且无公害的防治方式预防水稻病虫害的侵蚀,才能保障其产量与品质。在此,以重庆开州区为例,就如何展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进行介绍,从而为重庆其他区县乃至全国的同类病虫害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这一工程非常复杂,其效果与水稻产量及品质直接挂钩,与稻农利益息息相关,研究水稻种植中的多发性病虫害有重大意义。重要的是,稻农要对种植中发生的问题有足够的重视,这样有利于找出阻碍水稻正常生长的因素,从而对症下药,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等措施,属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举措,能够显著提升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保障稻米的安全。重庆开州区水稻采用了四种绿色防控技术应对病虫害,采用生物技术取代传统农药这一举措之后,水稻病虫害防控效果有显著提升,稻田生态环境有所保障。

一、生态调控技术

这项技术的作用是培养无病水稻,使稻秧变得更为强壮,具体措施如下:

1.1统一水稻品种,统一育秧,育秧地块选择土壤肥沃、向阳、避风、地势较高、方便排灌的冬炕田或蔬菜田。

1.2播种前除掉秧田全部杂草,且深松翻耕消毒杀菌。

1.3播种前种子进行翻晒、清选、消毒杀菌、浸泡催芽。

1.4移栽前的“三带”,即带肥、带药、带泥。对秧苗进行病虫害统一防治,让秧苗带药(保嫁药),水稻移栽前要喷施一次健身药,以防治病虫害,保证秧苗“健壮生长”;施用适量的尿素,让秧苗带肥(送嫁肥),水稻送嫁肥的作用在于满足秧苗栽后容易成活、容易发根的需要,增强秧苗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移栽时带土(护嫁泥),尽可能减少根系损伤,促进根系早发,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二、科学用药技术

这项技术即运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及安全、轮换地采用集成药剂,且对其配置需精准,向稻农普及规范的用药方法,科学运用农药能够有效减少其对稻田产生的危害。水稻基本病虫害包括水稻飞虱、螟虫、稻瘟病、纹枯病,这都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开州区水稻所用农药实行科学配比,对病虫害的防控成效明显上升。

2.1安全施药对主要病虫害予以防控

2.1.1基础农药剂

阿维菌素、吡虫啉、噻虫嗪、氯虫苯甲胺、春雷霉素、爱可等作为基础药剂,既用药投入有所下降,又能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害。吡虫啉、噻虫嗪对飞虱有特别的防控作用,稻田中倘若出现稻飞虱侵袭达到防治百丛量,立即用吡虫啉、噻虫嗪混合喷雾防治。氯虫苯甲胺对水稻螟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春雷霉素、爱可分别对稻瘟、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

2.1.2药剂应用方式

(1)稻田中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还处于幼龄阶段,即稻株叶鞘以开始危害变红,稻叶开始卷叶,为防治的最佳时期,此时就要对稻田亩施用5-10mL氯虫苯甲胺+阿维菌素10克兑水50升或迷雾15升予以防控。

(2)当稻飞虱百丛量达到800-1000头时,及时用吡虫啉、噻虫嗪混合兑水50升或迷雾15升防治。

(3)当稻田出现稻瘟病中心病株时及时亩用50毫升春雷霉素水剂兑水50升或迷雾15升喷雾。对水肥较好,长势较旺,有纹枯病病株出现时,及时用爱可防控;水稻分蘖盛期与孕穗期在分别防治一次。

三、生物技术

这项技术的重点为应用以物治虫、以菌治虫等技术对稻田虫害予以防控,具体应用如下:

(1)对水稻田的蜘蛛、黑肩绿盲蝽对虫害实施防控,且在水稻分蘖盛期之时,对稻鸭实施散养,水稻破口期时把鸭子赶回来,有效应用鸭活动与觅食的习性,能够使水稻飞虱与纹枯病的出现率明显下降。

(2)给水稻施用环保型生物农药,达到以菌治虫的效果,这样能够确保水稻本身与稻田生态环境的安全。

开州区稻田开展稻田养鱼、稻田养蛙。运用鱼、蛙对部分害虫的天敌作用,对害虫的捕捉,起到了以生物治害的绿色防治效果。而且生产出来的稻米更加绿色环保安全性更高,价格为普通品种的2-3倍。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但没有化学药剂遗留,而且对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四、理化诱杀技术

这项技术是运用杀虫灯、害虫信息素、诱虫板对虫害予以防控,具体应用如下:

(1)将食物做诱饵对害虫实施诱杀。

(2)用银灰膜对害虫实施驱赶。

(3)频振式杀虫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驱波特性,利用光、波、色、味四种诱杀方式殺灭害虫。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黄色外壳和味来引诱害虫扑灯,并通过高压电网杀死害虫,起到绿色环保防控作用。

结论:由上可知,以重庆开州区为代表的水稻,在其生长过程中会遭遇病虫害,如稻飞虱、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上述问题对水稻的健康生长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控,运用绿色防控技术,保证水稻健康生长,提高单产,提升品质,确保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达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丰收。生态调控技术能够确保秧苗移栽进本田时未遭受病虫害侵扰;科学应用药剂,要根据稻田状况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防控病虫害;运用生物技术防控病虫害,这能显著提升水稻的产量并保证其安全;用理化诱杀的方法防控虫害,这能在本源控制害虫数量。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重庆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水稻种植地都能推广适用于当地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促进水稻产量、品质与安全性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肖晓华,刘春,杨昌洪,等.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及成效[J].南方农业,2016(10)

[2]张俊喜,王凯,李红阳,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方法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16(9)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病虫害水稻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