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艺谱写辉煌

2017-06-14 17:39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座圈兵器装夹

郑贵有,中国兵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防务事业部的一名普通员工。在25年的工作实践中,他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逐渐成长为一名青年车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带头人,先后荣获包头市、自治区、兵器工业集团、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并成为自治区第一个,也是最年轻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普通职工。2012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郑贵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3年被兵器工业集团聘为首批“中国兵器首席技师”。2015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6年1月他以一线职工的身份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2016年12月又獲国家对技术工人的最高奖励“中华技能大奖”。

在创新中引领发展

1992年郑贵有从北重技校毕业进厂,他将别人娱乐休闲的时间用在了对知识的追求上,积极涉猎《车工工艺学》《金属切削实用刀具技术》《机械制造难加工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理论知识。在实践方面,他虚心向身边的老师傅们请教,把学到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他的技术创新——细长轴及超大口径重载液压缸缸体加工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集团公司内部刊物发表。他的创新成果《高温工况下大型轴类零件在线非工作状态下冷却装置》《内六角螺钉用扭矩扳手转换接头》《普通车床用可移动支撑装置》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5年来,郑贵有将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中,始终坚持扎根在工作一线,并先后参与国家、兵器、北重集团多个重点军民品科研试制项目。

承担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国内首台首套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外径钢丝缠绕型超大口径重载液压缸缸体的自主试制攻关任务。他利用机床辅具和自制工装相连接,制作专用的装夹工装,吊装工具和专用刀杆,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优化切削及刀具参数等措施,在立车通过调头接刀加工完成缸体的制造。为公司节省费用62万元,此项目获得了2016年自治区优秀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

承担兵器集团重点科研试制产品,某火力系统转管自动机炮身装置炮尾体关重件的技术攻关任务。他通过自制偏心工装夹具、配置平衡块、利用两销一面定位及轴向压紧的方式进行连接,加工中针对淬火马氏体时效超高强度钢材料,合理选用高强度加长减振刀杆,优化切削及刀具参数等措施,圆满完成了炮尾体圆周6个均布加长药室孔、闭锁齿槽及密封锥度槽的精密加工。项目获2015年北重集团企业技术进步一等奖,此项目还获得了201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优秀职工技术创新补助资金20万元。

承担兵器集团重点科研试制产品,某军品轴承外圈关重件的技术攻关任务。由于零件结构单薄、刚性差,不便装夹易变形,尺寸和形位精度高及加工检测等困难,成为制约生产的难题。郑贵有通过仔细分析,首先采用无夹力装夹并设置辅助工艺支撑,来增强零件的刚性,以254f7两侧平面为基准,对称横向找圆心误差≤0.02mm,纵向借助工艺磨块来确定底平面到圆心尺寸108h8 mm,利用球形刀并优化切削参数来加工R6.8H9淬火滚道,用自制简易量具测量滚道内径Φ241.6H7。加工后经检测,尺寸及形位精度均达图纸要求。

承担兵器集团重点科研试制产品,某军品炮塔旋转支撑装置下架套筒组件关重件的技术攻关任务。他通过设计辅助工艺支撑,来增强壁薄件的装夹刚性、用加长刀具反向加工,来保证各部尺寸与定位基准位置的一致性、再通过自身的定位基准,采用无夹力装夹车削,保证了大型壁薄焊接件各部形位公差≤0.02mm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节省制作专用工装费用近10余万元。为今后批量生产,提供了可靠工艺及切削参数。

承担北重集团重点科研试制产品,某军品输弹机回转支撑装置大型齿圈和下座圈关重件的试制加工任务。他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根据下座圈零件径向各部台阶精车尺寸余量,采用加长切刀从下座圈粗车毛坯横向和纵向方向中成功套料出齿圈毛坯,这样不仅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又提高了加工效率,仅套料一项就为集团公司每年节省材料费用近130余万元。

承担北重集团重点科研试制产品,某军品炮塔车长门部件内外座圈关重件的试制攻关任务。郑贵有根据座圈材料淬火后切削性能和表面硬度,选择了合适的刀具及切削参数,用以车代磨的工艺完成内外座圈滚道的精加工,效率比磨削提高了8—10倍,破解了生产难题。

承担出口印度高压水压试验机项目,细长轴和细长丝杠关重件的技术攻关任务。在加工中他通过采用高速和低速相结合,改进装夹方法,改进了跟刀架、改变吃刀方向、合理选择刀具的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参数,及时补偿工件的热伸长量,充分冷却等一系列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撰写的论文《细长丝杠的车削技术》 获北重集团优秀论文一等奖。

承担北重集团重点民品开发项目开卷机、卷曲机,实心卷轴偏心齿轮套的技术攻关任务。他通过制造一套专用辅具,即把同一根刀轴上的两个偏心齿轮套组合在一起加工配作,使两件齿轮套偏心一致,并且偏心与键槽和齿轮的起点位置相同。即保证了内孔与外径的偏心平行度,又保证了两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有效地保证了设备同步的技术精度要求。

用汗水赢得尊重

在这25年里,郑贵有进行科研试制、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达200余项,为公司节约资金达1000余万元。总结、提炼特色操作法11项;提合理化建议及承诺改善210多条,为公司节创经济价值达317余万元,先后举办了6期技能培训班、5场高技能人才技艺现场演示会,通过技术讲座、经验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面对面地向工友传授操作技巧和经验,使800多名技能人才受益。由于他的精湛技艺和突出贡献,他先后被授予“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第二届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金牌工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技术能手”“兵器集团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自治区北疆工匠”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郑贵有代表兵器集团、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重集团参加了各种技术比武。199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车工组第三名;2004年参加包头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车工组第四名;2004年参加中央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选拔赛获得车工组第一名;2006年9月参加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车工组第一名;同年参加兵器工业集团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车铣复合加工操作第八名,并获得“兵器工业集团技术能手”称号;2008年起,他积极发挥关键技能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运动员”变为“教练员”,他培养的20多名中青工,在北重集团、包头市、自治区、兵器集团技术比武中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北重集团的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作为郑贵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他带领团队以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上大力开展工作,承担了国家、兵器、北重集团多项军民品重点项目的试制和加工任务,截至目前,创新团队共完成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达60余项,其中3项技术创新成果已被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创新成果获自治区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两项工艺攻关获北重集团企业技术进步奖;总结、提炼特色操作法11项;撰写论文9篇;提合理化建议及承诺改善560多条,为公司节创经济价值达657余万元。3年多来,创新团队先后举办了11期技能培训班、9场高技能人才技艺现场演示会,向工友们传授高超技艺和绝技绝活,使800多名技能人才受益。创新团队直接培养的40多名中青工,现都已经成为车间生产骨干,多名成员成为公司关键技能带头人。由于工作室创新成果突出,2014年12月工作室被命名为“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2015年10月工作室又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团队。

猜你喜欢
座圈兵器装夹
气门座圈人工液氮冷却工艺压装试验研究
发动机气门座圈压装工艺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提高移动机器人装夹精度的应用研究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柔性高效装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多品种变批量数控生产中快速装夹应用技术
某柴油机气门导管和座圈售后维修方案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缸盖气门导管座圈的加工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