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更快、核动力
——冷战“怪物”盘点

2017-04-28 02:43江浩
关键词:黑鸟侦察机怪物

●江浩

更大、更快、核动力
——冷战“怪物”盘点

●江浩

1947 年至1991 年,以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阵营,与以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阵营之间展开了一场搅动全世界的较量。

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爆发,双方的对抗通常通过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不动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冷战中,无数可怕的武器被制造出来。我们必须庆幸的是,这些武器大部分都没有真正被投入使用, 当时制造这些武器, 为的就是威慑对方,所以“更大、更快、核动力”就变成了这些凶残武器的关键词。

在这40 多年当中,被开发出来的“怪物”数不胜数。我们现在就从不同阵营中各选4 个出来,让大家领略一下在当年那疯狂的氛围下,人类所产生的疯狂想法。

美国

“超级古比鱼”

1962年9月19日,一架叫作“古比鱼”的怪异飞机首飞成功;1965年8月31日,它的升级机型——载重量更大的“超级古比鱼”首飞成功,它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为运输庞大的火箭零部件而建造的运输机。

在它诞生之前,冷战中的太空竞赛所生产的火箭零件都是通过巴拿马运河航道中巨大的运输船来运输的,既慢又危险。“超级古比鱼”诞生后,就主动承担起运送火箭的任务。

冷战后期,“超级古比鱼”的运营公司把它投入了商业运行,开始运送空中客车飞机的机身,它于是成了一款世界上少有的可以直接运送客机的飞机。至于一种运输机为什么会被选入这个“怪物”盘点,大家自己看下它的造型就应该明白了。

这怪异的造型也是没谁能比了。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一架螺旋桨飞机,而不是喷气机

SR-71黑鸟侦察机

三倍音速!可在24千米的高空飞行!即世界上最快的有人飞机!这就是SR-71黑鸟侦察机。

1964年12月22日,SR-71黑鸟侦察机首飞,它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不但有一定的隐形功能,更能够以3马赫的高速进行飞行,这是有多快?事实上当时大部分导弹都没有它飞得快。正是因为SR-71黑鸟侦察机的速度无与伦比,所以它被记录在案的击落率为零。

1976年7月28日,一架SR-71黑鸟侦察机创下了时速3 529.56千米的速度纪录以及25 929米的高度纪录。它可以在24千米的高空,以每秒72千米的速度“一览众山小”。

当SR-71黑鸟侦察机在1990年退役时,其中一架从它出生的加州棕榈(lǘ)谷的美国空军42号工厂飞到维吉尼亚州香蒂利国家航太博物馆展示,以平均时速3 418千米飞行,全程只花了68分钟。1974年9月1日,它从纽约飞到伦敦,只用了1小时54分56.4秒。同样的路程,协和式客机要飞行3小时20分,而最快的亚音速客机波音747则需要7小时。

SR-71黑鸟侦察机所保持的部分纪录直到今天都没有被其他任何飞机打破

SNAP-10A太空核反应堆

1965年4月3日,SNAP-10A太空核反应堆成功发射并进入太空,它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发射到太空预定轨道的核反应堆。

实际上直到今天,人类在太空中获取能源的方式也是以太阳能为主,如果空间站、卫星能够直接用上核能,那么能源问题则不再是难题。除此之外,SNAP-10A太空核反应堆也是冷战太空竞赛中的一环,战略意义极为深远。想象一下,空间武器如果解决了能源问题,将会多么可怕!间谍卫星如果拥有更大的功率,这个世界上或许会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美国原本计划让SNAP-10A太空核反应堆在轨道上至少运行一年,结果最后只运行了43天,它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在当时的技术限制下,电压调节器非常不稳定。直到今天,SNAP-10A太空核反应堆和37根放射性燃料仍然被遗弃在地球的亚轨道内,因为美国还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能把它安全回收。

原来太空中这么早就遭受核污染了

M-388核火箭筒

美国阵营压轴登场的是美军装备的最小的核武器——M-388核火箭筒。有趣的是,作为一款有核的杀人武器,它被公认的绰号却是“冷战时期最愚蠢的武器”。因为它的爆炸范围竟然超过了它的射程。作为一款单兵武器,这意味着使用它的士兵在发射之后,根本来不及躲到安全地带,会被它一起杀死。即便在二战时,这种“自杀武器”也会遭到全世界的唾弃,更何况是现代社会。

1962年7月7日,M-388核火箭筒试爆成功,人类终于制造出一款能够随身携带的核武器。到冷战结束为止,美军一共制造了2 100枚M-388核火箭筒,但万幸的是,除了测试性能之外,并没有任何一枚M-388核火箭筒投入实战。

没想到“二战”之后,竟然还有这么丧心病狂的武器设计

苏联也曾开发出一款手提箱型核武器,但其是定时引爆的,不具有发射功能

苏联

米格-105空天飞机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研发航天技术,使得整个世界的航天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那么,在那个满天飞着卫星和空间站的年代,就没有人想过用什么把它们打下来吗?

还真的有人想过!如果是现在,这种打击太空空间设施的任务自然是交给导弹来做了。那么当时呢?为了能在太空领域压倒美国,苏联的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宇航器设计,其中就有米格-105空天飞机。它的设计初衷就是一种可以攻击敌方太空空间设施的战斗机,从而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太空竞赛中占得上风。不过由于当时技术、政治上的限制,米格-105空天飞机仅仅生产了一台试验机型。

这可是真正的“太空战斗机”啊

米-12直升机

米-12直升机是人类历史上制造出的最大的直升机。它的两翼分别带有一个直径35米的螺旋桨,螺旋桨旋转起来后,不可触碰的“死亡地带”长达67米!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05吨,是当之无愧的空中巨兽,想想都觉得可怕!

然而,米-12直升机的下场并不是很好。苏联原计划生产100架用来大量、快速地运送物资,然而由于它的机动性太差,最终只生产了4架(其中还包括2架原型机),更令人遗憾的是,这4架当中,有1架还因为发动机故障而导致坠毁。

大而无当!

“里海怪物”地效飞行器

20世纪80年代,美国间谍卫星对苏联里海军事基地进行例行侦察时,发现了苏联秘密试航的一种像是飞机一样的怪物,这个发现震惊了当时的美国。因为根据卫星图片,这个飞行物极其庞大,如果真是飞机的话,它的运载能力和攻击能力是非常可怕的。再加上图片中这个“怪物”的背后明显为导弹发射舱形状的物体,所以美国深感恐惧,干脆为它取了个名字——里海怪物,可见它的巨大威慑力。

冷战结束后,随着大批的资料解密,美军才发现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飞机,而是一个地效飞行器。什么是地效飞行器?所谓“地效”,其实是“地面效应”的简称,指飞行器在低高度飞行以及在起飞和着陆过程中与地面产生出一种使机翼诱导阻力减少、升阻比增加,飞机升力显著提高的效应。这么说可能太复杂,其实简单来说,这就是一种和气垫船类似、贴地快速前进的飞行器,这种飞行器只能在离地面或者海面不高的距离运行——这也是它最大的弱点。

“里海怪物”长106.1米,翼展40米,起飞重量495吨,机翼配置8台VD-7涡喷发动机,配备6枚巨大的导弹发射舱。

看起来很恐怖的“里海怪物”只生产出2艘,或者说1.5艘,因为有1艘并未完工

奥卡420原子炮和聚光406原子炮

提起核武器,大家想到的一定会是核导弹。但是,在导弹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里,曾有人想通过大炮把核炮弹发射出去。

1953年5月25日,在美国内华达州,美国陆军第867野战炮兵营通过一种叫作“原子安妮”(M65型原子炮)的大炮发射了核炮弹,32千米外蘑菇云腾空而起。1963年,“原子安妮”被作为预备兵器封存停止使用。

然而“原子安妮”却刺激了当时的苏联,在这一领域他们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开发出了奥卡420原子炮和聚光406原子炮。相比“原子安妮”,它们口径更大,射程更远,装弹量更大,而且是用履带战车装载,可适应的地形更为丰富,视觉上的威慑力也更强。

这种“你造了一个,我造个比你更大的”的闹剧在冷战时期轮番上演。虽然双方都知道一旦使用了这项武器,后果必然是毁灭性的,然而为了“吓唬”对方,也为了给自己壮胆,这种竞赛始终在持续,直到冷战结束。

原子炮是那个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武器

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之后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必须庆幸,美苏之间并没有真的爆发核战争,否则这个世界或许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那个疯狂的年代催生出了很多疯狂的武器:有比导弹飞得还快的飞机,有比鱼雷游得还快的潜艇,有能潜水的飞机,还有各式各样核动力的飞机、火车以及其他武器。

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国家之间意识形态不同,对世界的理解也不同,但是对“和平”的渴望却是共同的,不难看出,那个年代的武器设计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曾经的“消灭对方”转变成“威慑对方”。血肉之战转变成军备竞赛和太空竞赛,对人类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幸运。毕竟,正因为此,第三次世界大战终于没有发生。

但不幸的是,直到今天,世界上某些地区的战火依然没有停息。

我们始终希望,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战争,人类能够迎来永远的和平。

猜你喜欢
黑鸟侦察机怪物
“黑鸟”身上的“黑科技”
SR-71:黑鸟的绝唱
SR-71侦察机
失踪的怪物等
SR-71黑鸟式侦察机
黑鸟从哪里飞来
Women in the Workplace, Fighting Spam, Money in the Museum, and the Mood for Food
曾被误认为怪物的伞
EP-3A和EP-3E电子侦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