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应对措施

2017-03-31 06:36胡泽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0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措施环境

胡泽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同时,政府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保护目标与规划。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带给人类的收益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出现了快速递增的趋势。但是,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在今后的一定时期,环境问题将成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难度大并且施工过程复杂,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的研究,探索出降低环境影响的具体方法和应用科学的解决措施,改善与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而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

1、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修建会改变当地的气候变化,因为气候变化受大气环流控制,而当地在修建水利工程后,陆地就会变成水体,当地的空气就会变得湿润,空气的湿润,就会造成当地降雨量的增加,因为在阳光的作用下,水库周围的水蒸气会增加,空气中的水分会增加,而在水库低温效应的作用下,会造成水库一定距离区域的降水量增加。同时在修建水利工程后,当地的气温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总体看水库对当期的气温具有“调节”、“缓冲”的作用。除此,水利工程的修建会改变原来的地质地貌,造成当地风向的改变等。

1.2对气温及水质的影响

库区的下垫面由路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问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并且有所升高。水库建成以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不仅存储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留了非汛期的基流,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周边水位也随之下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湖泊池塘干涸、入海口淤积、海水倒灌等,尤其以发电为主的水库,下泄流量的变化幅度较大,导致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养殖业均有较大影响,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

1.3对水质和土质的影响

大型水库蓄水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塌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库岸水位上升,容易产生滑坡,易塌方。水库渗漏可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污染。水库蓄水引起库区土地淹没、沼泽化和盐碱化。

1.4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河流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受河流梯级开发的影响最大。一些鱼类因环境改变而无法繁殖,另一些鱼类则可能在静水和缓流中大量繁殖而形成数量较大的种群。

2、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1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物以及噪音等影响周围人们的健康;其次,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了当地的水文情势、气候特征等,造成某些病原体的发生,进而传染到人体,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比如在修建水库之后,当地居民的血吸虫病发生率会大大上升,发生的原因是水库修建后,水介疾病的传媒体不再被洪水冲刷。

2.2对人文及生物的影响

水库库区淹没后可能对文物和景观带来影响。水库蓄水淹没原始森林,涵洞引水使河床干涸,大规模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新建城镇和道路系统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割与侵占,都会造成原始生态系统的改变,威胁多种生物的生存,加剧了物种的灭绝。

2.3对移民的影响

由于水库的修建会淹没大量的土地,造成大量工厂、企业的搬迁,因此,水利工程的修建还需要当地居民进行搬迁。如果解决不好移民问题,就可能造成第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3、关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的应对措施

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我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这就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以下任务:

(1)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大型蓄水库,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

(2)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

(3)施工阶段的任务:

①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

②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进行水质、大气、噪声的本底测定,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

③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在我国大跃进时期的兴修水利中是十分深刻的。

(4)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景观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劃,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4、结语

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一定要重视环境问题,要对建设区域进行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制定出最佳方案,使水利工程不仅造福人类,同时也能将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小,使环境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保护,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工程措施环境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