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图书馆与读者建立和谐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7-03-31 05:57初秀丽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0期
关键词:和谐关系问题探究高校图书馆

初秀丽

摘要:高校图书馆与读者建立和谐关系,要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保护读者的合法权益,及时化解与读者之间的矛盾。这对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为读者服务 和谐关系 问题探究

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中心。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犹如种子与土壤。读者好比种子,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图书馆好比土壤,通过自己的优质服务赢得读者,两者互为作用和谐发展,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成长。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是图书馆直接满足读者需要的各项服务工作,它是整个图书馆工作中极其活跃而富有生命力的部分,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社会效果,是衡量图书馆工作质量的尺度。在提倡全民学习,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图书馆与读者建立和谐关系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建立和谐关系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要营造浓厚的读书环境

首先是舒适的,馆舍环境。现代化的图书馆在满足读者使用功能的同时,着重追求建筑的艺术和文化表现力,与室内环境和布局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更能引起读者对图书馆的向往,吸引读者迈入知识的殿堂。图书馆的家具、灯饰、字画、雕塑、橱窗、盆景等组成一体的空间效果,代表着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内涵。如阅览室的阅览桌椅、书架、报架、采用统一的奶黄、浅灰等颜色,会显示环境的高雅与宁静;楼道空间摆放各种盆景,会带来绿意和生机,对于工作人员和读者的眼睛有保护作用;室内悬挂的名人字画,会使空间凝聚浓浓的书香气息;大厅高悬的大型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校训、馆训、名言警句、读者指南、通知通告等信息,会带给读者现代化的视觉美感。

其次是良好的服务态度。图书馆读者服务中,馆员是读者接触最密切的群体,同时代表着图书馆的整体形象。馆员的服务态度在主观上代表着图书馆的对外形象,在客观上则反映着馆员的自身素质。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图书馆工作运行中带给读者的一种心理安慰。在强调馆员服务态度的同时,实行挂牌服务,取得明显效果。馆员的自律和他律,促进了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百分之百得到读者的认可。与此同时,制定使用普通话、文明用语、服务忌语等规定,规范仪态、仪表、仪容,服务规范行为的实施,充分提高馆员的个人魅力和服务魅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可以加强馆员和读者之间的相同和相容。

再次是优质的服务质量。我们现在强调的服务质量,不只是强调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更是一种人文的关怀与体贴。图书馆应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开放,包括藏书的开放和时间的开放。图书馆的任何资源都是为读者收藏,只有让读者全面的利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尽量延长开放时间。现在有很多服务行业都承诺365天天天营业,作为拥有大量读者的图书馆,更应懂得时间的价值。读者无论什么时间来,图书馆应永远为他们敞开大门,图书馆的灯光应永远为读者点亮。身置图书千载上,悟来风雨五更时。这就是图书馆给读者的服务承诺。图书馆的服务还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小事虽不经意,却默默的温暖着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从微小的细节服务,感受馆员对读者的关怀。

二、要与读者建立密切关系。满足读者需求

首先是采集优秀图书,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应通过举办座谈会,发放读者调查表,设立读者征求意见箱等渠道,广泛听取各类型读者的意见,了解读者的阅读需要,掌握他们的阅读心理,探寻并确定读者的文献需求后有的放矢地采集文献,做好优秀图书文献的采集工作,更好地满足读者。图书馆除采集一般性图书、参考书、工具书、常用报刊等外,还应注意世界名著的采集,注重培养读者的欣赏能力,陶冶读者情操,激励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次是创造品牌服务。服务质量和信誉是图书馆的精髓,树立品牌服务却是赢得读者的重要因素。上海图书馆就是依靠举办讲座,树立了自己鲜明的形象,对本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再次是保护读者的合法权益。在高校图书馆中读者使用印刷型文献是免费的,使用电子文献则需要一定的费用支出。图书馆应为读者着想,尽量降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成本,不收任何押金,做到收费合理,帐目要公开,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值。通过其它途径及时准确地向读者宣传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服务条件、服务范围、服务特色、服务承诺及馆藏介绍、新书介绍等信息,让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感受到图书馆的温暖.获得满足感。

三、善意化解与读者之间的矛盾

首先是正确对待读者意见。过去,读者对图书馆服务感到不满时,大多不是投诉,而是发牢骚,吵闹。如今,网络的发展让读者有了宽广的投诉空间,对图书馆的服务不满意时,可随时随地表达他们的意见,引起图书馆领导的重视,读者的意见是图书馆工作的动力,图书馆应鼓励读者多提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读者反馈信息工作。反馈信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读者,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发馆藏文献,有效利用馆藏。反馈信息包括借阅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掌握读者反馈信息。可以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成立读者协会,发放读者调查表等等。属于图书馆管理方面的问题,馆领导要虚心接受,认真作出处理意见,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回复解决。属于馆员自身造成的问题,馆员要诚心当面道歉,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属于读者理解不正确的问题,要耐心作出解释,做到与读者及时沟通,预防矛盾的发生。图书馆要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发放读者调查表,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立馆长意见箱和读者咨询专栏,开通读者投诉热线电话等,多方面给读者提供监督渠道。馆领导还应轮流值班,深入读者第一线,切实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意见,放下架子与读者亲切交流,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关系。

再次是開展多种读书活动,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经常开展大型的读书征文活动,用奖励的办法,激励读者读好书、多读书、好读书的热情。依此作为图书馆连接读者的一架桥梁,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每年可举行“使我终身受益的一本书”大型读书征文活动,收到来自读者的征文,经团委、图书馆、校报联合初审、复审、再评出优秀征文。为获奖者发放购书券、现代汉语词典、电子阅览充值卡等,大大地激发了读者读书热情,提高了读者热爱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信心。另外,还可以开展营造读书氛围的活动,增加节约时间,缩短换书时间,假节日开放等有效措施,以真诚的服务和行动,赢得读者。

最后是提高馆员的敬业精神,爱馆如爱家。馆员的爱馆敬业精神,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只有馆员忠诚于图书馆事业,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读者通过馆员的工作热情受到感染,建立对图书馆信任关系。因此,每一位与读者接触的馆员,都是图书馆的形象代言人,他们的语言、语气、节奏、表情、眼神以及衣着打扮等每个细节,都能影响到读者、感染着读者。图书馆应在每个馆员心中树立“我代表图书馆”的整体意识,培养馆员的综合业务能力,锻炼他们的敏捷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的技巧、和谐的团队精神。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在各项读者服务中,馆员应树立团队合作精神,相互交流经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配合默契,要做到有人负责我服从,没人负责我负责的意识,以共同的使命感,全局观念来完成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任务。图书馆通过制定相应的措施,达到激励馆员、营造“我为图书馆献终身”的氛围,建立与读者的和谐关系。

综上所述,图书馆在工作中有措施、有思路,馆员在工作中,有诚心、有热心、有责任心,读者就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有热情,有吸引力,使图书馆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美满的家园。

猜你喜欢
和谐关系问题探究高校图书馆
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构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方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法律视角下民办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