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017-03-31 04:32王红霞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0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背景

王红霞

摘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百年大计。因此历来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的横空出世,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一次革命,同时也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新的出路。因此,我们有必要基于互联网+的社会背景,搭建起完善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更好地造福于国民。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事业不断发展,社会保障项目也逐渐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凸显。如今,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国情下,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平台,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对此,我们要努力打造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更加“接地气”。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优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再就业、协调劳动关系、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比起传统的工作模式来,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及时反馈和传达民情民意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强执政能力,更好地貼近和满足百姓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地推进政务的公开化、透明化。这就要求政府部分必须充分地了解到民情民意,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尤其是对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来说,由于事关群众的生存大计,因此更是要求我们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时刻以群众的诉求为我们的工作方向。运用基于互联网+的工作平台,可以有效地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使百姓对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能一目了然。特别是它十分有利于民情民意的传递,有利于百姓同政府部门问的互动。百姓可以及时地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诉求传达给政府相关部门,便于政府相关部门随时了解民意所在,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工作质量,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工作效果。

(二)有利于跨地区实现资源共享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员的跨地区流动早已司空见惯,这也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传统的工作模式常常存在着效率较低、不能及时与人员的流动同步跟进、难以实现跨地区资源共享等弊端。而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则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些弊端。它能够充分实现不同地区间的资源共享,能够与人员的流动实现同步跟进,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党中央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党和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我们扩大社保的对象范围,扩充社保种类,进一步实现社会保障的全方位覆盖。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必然意味着社保工作中所面对的信息量进一步加大。而传统的工作模式常常会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出现工作效率低,甚至工作差错。采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我们就可以实现大容量地管理社保信息,快速度地处理社保信息,对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大有裨益的。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重心

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质量和服务能力的优劣,既关系民生福祉,又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来讲,其建设重心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服务水平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也要时刻与人民大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增长速度相适应,在工作中改善服务水平。这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是相得益彰的。尤其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千变万化,近年来,社会劳动力数量在不断增长,人事制度正处于深化改革中,人才队伍的建设已基本成型,服务人群技术在进一步增加,服务地域范围在进一步扩展,基金征缴范围也在随之扩大,管理面可以说比起以前来要复杂了许多。因此,原有的以服务大厅为主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即使不断扩充服务大厅的工作队伍,增加工作人员,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们要借建设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之机,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使服务质量真正意义上得到升华,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我们要有意识地提高办事效率,精简办事流程,并把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使广大群众能及时查询到自己在就业和社保方面的数据信息。

(二)支持“金保工程”的建设

“金保工程”是指人力资源保障信息化建设,它是国务院大力推行的,国家发改委于2003年8月批准立项的电子政务重点建设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形式,对于每一个服务对象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终身保障服务,直接决定着广大百姓的国计民生,要求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说是为“金保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它与“金保工程,I相得益彰,使“金保工程”具备了良好的载体。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要点

(一)改善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

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不仅仅是工作方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知识结构上的变化。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才能顺利的驾驭新的工作方式。所以改善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对新知识、新技能熟悉程度较低,因此更是要加强在信息技术平台方面的培训。

(二)开发出性能良好,功能齐全的操作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要求有性能良好,功能齐全的操作平台作为支持。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用先进的电脑设备,开发出性能良好,功能齐全的操作平台,使新的工作方法能在最大程度上挖掘出它的工作潜能,发挥出最好的工作效果。

(三)进一步加强亲民建设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的宗旨。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本质上是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相匹配的。它的诞生更有利于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与民众的切身利益和需求挂钩。新的工作模式要求我们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进一步加强亲民建设,加大在群众中进行调研的力度。尤其是要进一步充分了解到群众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需求,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出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果效。

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信息时代下政务管理上的新突破。它的诞生,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效率,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们要对这种新的工作模式的建设方案进行充分探索,让其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背景
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