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的流行情况与防治措施探讨

2017-03-27 11:20马锦波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牛病防治措施

马锦波

摘 要:由于我国畜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规模化饲养技术不断创新,现代化程度不断加强,养牛产业比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但是牛病的流行与肆虐却比以往更严重,已威胁到畜牧业的整个产业链发展,同时整个生物圈的生存环境也已受到很大危害。一般牛病多发生在成年牛身上,传染源就是带病毒牲畜,因牛病的潜伏期不太一样,平均下来为四年。所以,人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预防牛病的发生。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的牛病流行情况,并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广大养牛户有所帮助。

关键词:牛病;流行情况;防治措施

人们在养牛的过程中,能从之前的经验中认识到,几种常见的牛病的流行情况和突出特点,所以能通过鉴别这些牛病的流行情况和特点来诊断病情,有利于快速地确诊和控制牛病的病情扩散,并采取相应的一系列防治措施。以保证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一、牛病的流行情况

随着现代养殖技术和手段的不断进步,全世界的养 牛产业发展速度有所加快,牛病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牛结核病、牛冠状病毒和牛口蹄疫病等是目前牛病的主要种类,对牛群甚至是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从我国养牛产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对牛群有危害的主要疫情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因此,养牛产业的研究人员要对牛病的流行情况和特点加以总结,以利于实际工作中好重点关注,减少损失。

1.牛流行热病的流行情况 几年前,牛流行热病非常盛行,我国的许多养牛区域都出现了这种病例,对养牛业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传播途径也比较广泛,此病毒不但能在病牛的体内快速繁殖,而且还能够通过病牛的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来传播到外界之中,同时通过蚊虫叮咬生物的皮肤也可以将此病传播。

2.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 此病的发病率很高,当此病发作时就会导致急性牛病,此病的症状通常为发热且腹泻严重。在养牛过程中极为常见,流行的特点也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每个年龄段的牛都极易受到这种病毒的感染,尤甚是犊牛;急性发病期病牛的体内排泄物和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甚至病牛脾脏及血液中都有此类病毒;感染此病后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超高。

3.牛出败病的流行情况 此病是由巴氏杆菌引发的病变,这种病是以组织器官或败血症的出血性炎症为主要情况特征的传染病。传播此病的方式较多,一般情况可通过母牛的初乳传播给犊牛。染病后牛的生长速度会明显放缓,体重减轻,虽然在大多数时间其体温还能维持正常值,但是却会诱发其它 类型的疾病。

4.牛口蹄疫病毒的流行情况 此病是由口蹄疫病毒的感染所引起的牲畜急性传染性病变。若牛群中的部分个体呈现出蹄子或口腔黏膜部位水泡时,那么这头牛就已经被此病毒感染了。此病可以通过接触空气和水质传播。传播速度比较快,且发病时间没有季节性限制,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牛病,饲养员要做好牛群疫病的观察和检疫工作。除了以上几种牛病,还有牛肺炎病、牛结核病等常见病在养牛过程中发生,各种牛病的流行情况也不尽相同,养牛者应做好完善的牛病检疫措施,一旦发现此病病状,就要立马针对病牛对症治疗。

二、牛病的防治措施

在牛的饲养和牛病防治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饲养及防病技术是非常可行的,不仅能加大养牛规模,还能减少牛病的发生,避免牛群中牛病的大量传播,降低养牛的风险。

1.防治牛流行热病的有效措施。针对此病的流行情况,因此病发病较为突然,且传播途径较多,一般情况下,病牛会表现出发热(体温40摄氏度左右)、禁食等情况。对病死的牛的肢体解剖检验后发现,其肺部的体积肿大,所以,在对牛进行牛流行热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对症下药,主要是要治疗病牛的肺水肿病。其次,对病牛所处的词养环境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并对牛群中的其它个体进行防病工作,比如:要消灭传播的媒介—利用吸血为生的蚊子、昆虫等;定期为牛接种牛流行热疫苗,提高免疫力。在实际词养中,要科学饲养,加强管理,防治结合。从而做好牛病的防治工作。

2.防治牛病毒性腹泻疫病的有效措施。经长期养牛的经验可知,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此病,所以,要加强此病的预防,适时地对牛群的个体进行观察检疫,一旦发现病源,要立即对其隔离进行治疗,并对症下药,增强其机体免疫力。同时做好养殖环境的消毒工作,防治病毒在牛群中传播蔓延。总而言之,养牛人员要能够及时的控制疫情,防止传播,从而降低对牛的危害。

3.防治牛出败病以及牛口蹄疫病的有效措施。牛的病种类很多,同时生态环境的改变非常大,牛病的情况也发生很大变化,对农牧业科学化飼养带来很大挑战。牛出败病和牛口蹄疫病在我国的一些养殖区域也较为常见,所以,要做好科学的防治准备。在养牛过程中,养牛人员要认真观察牛的发病情况和特征,以利于及时控制疫情,防止牛病病毒在牛群中的扩散,减少牛病对养殖环境的危害。总之,不管是那种牛病,都有它的流行情况和特点,同时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照顾好病牛,处理好环境卫生,保证养牛业健康发展。

4.牛群的饲养工作要到位。除了正常的饲料供给外,还要加强营养均衡,可对牛饲料加入一些对牛抵抗力有促进作用的物质,加强抗病能力。如果要从外部引入新的牛只,必须做好检疫防病工作,防止外部疾病传入。防治疫病的有效手段是对牛群注射疫苗,但要做好疫苗的选择工作。如果疫苗的使用不当,不但不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还有可能引起疾病爆发,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一些季节性爆发的寄生虫疾病,应依据实际情形展开科学防治。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十分迅速, 养牛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崛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牛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认识到牛病的种类比较多,同时每种牛病的发病特征各不相同,所以,在养牛过程中,要适时观察牛群或个体是否出现类似的流行病特征,一旦出现苗头,就要立马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牛病在饲养环境中传播蔓延,影响生态环境和产业经济效益。在具体的实践过重中,要加强牛病的宣传工作,使最先进的科学养殖与疫病防治技术能最快被引入到畜牧产区,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洪发.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防治[J].科技传播, 2011, 04 (04) : 201-202.

[2]摧杰.牛病防治应注意的环节[」] .山东畜牧兽医, 2014, 01 (01 ) : 70-71.

[3]张春华,刘绍义,吴昊,李忠义.牛病防治[J].畜 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 06 (06) : 61—62.

猜你喜欢
牛病防治措施
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及疾病诊断与治疗
发热黄疸型牛疾病的临床诊治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牛病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
春季牛病的预防和治疗对策分析
春季牛病的预防治疗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其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