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离不开好构思

2017-03-18 21:14耿惠慈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作文教学

耿惠慈

摘 要:没有构思很难写出好的作文。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构思的重要性,通过记日记、读书等方式增加他们的素材积累和情感训练,从而使学生在充足的情感酝酿中顺利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构思;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21

郑板桥画竹讲究要“胸有成竹”,“成竹”就是指在心中已经完成了对竹子的创作,这在心中完成竹子创作的过程就是写作过程中构思的过程。如果眼中无竹,心中无竹,也就很难做到手中有竹。什么是构思呢?构思,从宏观上讲,就是选择文体,确定主题,想用什么形式来表达什么情感或者观点;接下来,就是更加详细的构思,包括在什么地方揭示主题,以及怎么揭示主题,文章对原始材料怎样取舍,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拔高,需要在什么地方抒情等。总之,起草之前的一阶段之中的思维活动,均属于构思范围。

一、构思的必要性

如果没有构思能写出作文吗?对于这个问题,当然不能断然否定,许多优秀的作家都能够起笔为文,纵橫千里,倚马可待。在许多人看来,他们似乎不需要构思,而是一气呵成,文不加点,甚至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到哪里再想到哪里。其实,这是个不全面的认识。其一,尽管是文不加点,倚马可待,但他们在下笔前仍然会对文章的走向有一个大体把握,包括情感的酝酿、语言的组织和材料的取舍,都会烂熟于胸。这个过程很快,但不是没有。这仍然是构思的范畴。其二,这些优秀的作家有着长期丰富的写作过程和经验,有的作家甚至是经过了刻苦的锻炼的。比如,老舍先生到了晚年仍然坚持每天至少五百字的练笔;唐代的李贺,经常骑着驴挎着书袋行走,在驴上偶然得了诗句就赶紧写下来。他们都是经过了长期的锻炼,所以各种题材,各种文风,各种情感与感慨,各种句式和写法,各种修辞与行文方式,都已经很熟练。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才能够在偶然刺激下,将所有想写的在瞬间的思考中轻松获得。

而我们的学生没有经过长期的写作训练,也很少有学生在写作上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加上生活经验不丰富,写作素材积累少,经常写一句都要想下一句,十分容易写偏,又受到作文字数的限制,当然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古人讲“意在笔先”,这个“意”就是立意、意向,包括写作目的、情感酝酿等各种要素,它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稍不留神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遗憾。所以,构思活动是一个反复比较、斟酌、弃取、梳理、不断深入、逐渐明晰,直到落笔成文才能停止的动态活动过程,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二、作文构思要做准备

构思固然重要,但构思不是凭空来的。换一个角度说,构思就是唤醒写作经验,在写作经验的帮助下选择行文方式方法,对心中的写作素材进行筛选和加工的过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既缺少写作经验,又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只能在构思的时候着急。古人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况且,学生们都不是“巧妇”。所以,作文构思不能仅仅体现在一节课上老师的一句命令和鼓励,功夫应该下在平时。

比如,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和练习。学生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单调,但这并不是说不可以积累。生活是物质的,而写作是精神的,物质生活的单调并不影响内心世界的丰富。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记日记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写作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中可感可写的素材。除了写日记,教师还要让学生多读书,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又是如何把生活素材进行升级、提炼,从中发现值得写的内容的。

不仅如此,平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是语言艺术的教学,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维的正确。思维锻炼相当重要。”学生之所以没有可写的,就是因为对自己所经历所看到的没有感觉,没有反映,不能引起自己的思考。感知的深浅之别,主要原因是由于思维能力存在差异。思想水平对构思起导向作用。如果学生能把读书目的与自己的人生志向相结合,认识到青年立志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从而怀有对社会的责任感,那么这种责任感,就如同向下深入的树根,汲取大地的营养,就会显得根深叶茂,必定能结出累累硕果。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如能长期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如何进行构思

首先,确定主题。主题这个词语较为宽泛,意蕴丰富,不仅包括要表现的人或物的美,对事物的思念,对美的歌颂,对丑恶的抨击,还包括对某种情绪的抒发,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评论,这些都是主题范畴内的,都要在构思的时候想好,我要在文章中表现的是什么,我想要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人们什么,让人们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需要注意的是,主题最好要单一和集中,有的同学往往思考不清,是这个也想表达清楚,那个也想表达出来,结果常常导致文章不知所云,不知道到底要说的是什么。

其次,素材选择。生活的片段杂乱无章,应该节选哪些片段写到文章里来,这需要周密的思考和大胆的取舍。写作文和电影的剪辑有类似之处,剪辑师不去考虑样片拍摄的顺序和时间,也不在乎场景的连贯,他通过重新的编排,让这些镜头联系起来,产生新的意义。素材选择同样如此,写作者不用太注重某一件事的联系性,而应该考虑对于主题表达的意义。好的写作者是个优秀的裁缝,剪一剪,缝一缝,就能做成合身的衣服。

最后,情感酝酿。许多人认为写作就是组织文字,其实,写作是情感表达。如果没有适合的情感在心中,就不能用情感去调动所选素材,也就不能够写出充满情感的文字。没有情感的文字是干枯没有生命的。所以,要让学生在写作前沉静下来,沉浸在要写的主题和情感中,在事件的关联中去体会生活,感知生活中那份美好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富有情感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 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112-135.

[2] 张云鹰.开放式习作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5.

[责任编辑 冯红伟]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作文教学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