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崩盘,中产沦为领救济的“低保户”

2017-03-13 12:12
廉政瞭望 2017年2期
关键词:低保户炉子中产阶级

美国最权威的口述史作家、普利策奖得主斯特兹·特克尔代表作,入围《卫报》评选的史上100本最佳非虚构书籍。1929年10月24日,美国迎来了“黑色星期四”,美国和全球从此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本书通过对数百人的访谈,以第一手资料反映了经济大萧条是怎样影响人们生活的。《艰难时代》是一部以个人遭际、观感、亲历构成的对美国政治、社会史的另类但却更加可信的解读。

我叫本·艾萨克斯,我的家是一栋有花园和露台的房子,位于芝加哥郊外的中产阶级住宅区。我自己做生意,挨家挨户地赊销衣服,按周收款。大萧条之前,人们舍得花钱买东西,还款也及时。但是,他们开始投机,我的生意从 1928 年初开始下滑。我的客户主要是中产阶级,他们不是太有钱,但也不太穷。

突然之间,1929年10月的一个下午,我在做我的生意,听到报童在喊。他们满大街地跑,把新闻嚷嚷出来:“股市崩盘啦,股市崩盘啦。”这个消息就像晴天霹雳。

当时我正在路上,准备去见客户。这件事对我的影响不是太大,我没有在股市投机。当然,我投资了地产和金券,当时叫金券。因为我对金券比对股市更有信心,股市会上上下下,但银行告诉我金券跟黄金一样,永远不会贬值。

后来,我们伤心地发现这不是真的。它们变得一文不值。我怀疑银行家是知情的,他们这么做是为了私利,如果不是华尔街股灾,这种骗局还会继续上演。很多这样的银行,一夜之间就倒闭了。我们变得一无所有。

之前,我一个星期可以收到四五千块。在那之后,每周就只能收到十到十五块。我到处跑,寻摸赚些养家糊口的钱,却找不到。很少有人能拿得出钱来,如果他们同情你,可能还会给你一块钱。

我们一天天挣扎着活下去。接着,我就交不出房租了,我有一辆小车,但买不起执照,我把它开到法院,卖了五块钱,好给家里人买点儿吃的。我有三个孩子,都还小。那个时候,我连买包烟的钱都没有,而我是个老烟枪。我口袋里一个子儿都没有了。

最后,大家开始说服我去领救济。艾尔·卡彭就在市区设了一个施粥处,人们在那儿排长队。你得走过两个街区,站在那儿,就在街拐角,就为了领一碗汤。免费的汤,是穷人们的希望。

很多人自杀,跳楼,因为他们受不了这份屈辱。最后,我也受不了了。我是那么地消沉,什么都不去想。我当时的那个年纪,也不可能找到工作了,除了卖东西,我没有谋生的手段。我到处求职,想找一份做销售的工作,但因为年纪的缘故,他们都不愿意要我。

当时,我口袋里只有两百块钱,我简直走投无路。每一扇门都关上了,每条路都没有出口,即便我有金子,它们也会变成土。霉运似乎牢牢缠住了我。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甚至我的钱也没了。

我不想领救济,当我被迫去领救济的办事处时,眼泪都出来了。我没法忍受自己什么都不干就从别人那里拿钱。我不只一次想到自杀,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们,我死都不愿意领救济,但孩子总得有人管……

经过一番烦琐的程序和盘问之后,他们决定一个月给我四十五块。四十五块能坚持多久呢?我要交三十块的房租。于是我找了另外一处便宜的地方住,烧炉子取暖,一个月十五块。现在就是一条狗都不会住在那种地方,一个又脏又臭又黑的地方。

我一个星期只能买一次肉,一两磅的肉,留在周六吃。其它的日子里,我们只能靠半磅红肠过日子。

月租十五块的房子对孩子们来说太凉了,也太不健康。我找到一套有六间房的公寓,一个月二十五块。它本该有暖气,还有热水,可我们搬进去之后就没了。洗澡太冷了,我们不得不用炉子烧水,两个月之后,突然没水了。因为不交水费,市政不再供水。

我妻子只能從隔壁楼的邻居那里提两桶水上来,给孩子们洗澡。冲厕所、洗手洗脸、冲茶什么的,全靠那两桶水。我们过了两个月没水的生活。

不管我去哪儿找工作,都不会被录用。我四处转悠,卖剃须刀和鞋带。有一天,我每条街都跑遍了,只做成了一笔买卖,口袋里装着五毛钱回家。事实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40年。

猜你喜欢
低保户炉子中产阶级
娘家铜炉子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民政局低保户信息档案整理信息化分析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生炉子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对策──以五保户、低保户为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