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点尊重给心底的“孩子崇拜”

2017-03-13 15:01
廉政瞭望 2017年2期
关键词:玩牌崇拜姐姐

回家过年,这种神圣的传统仪式,隐藏着千百年来国人的文明密码。构成文明的要素之一,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童年,母亲给我们换上新衣服,饭前烧香祭祖,我们煞有介事地手握三炷香,跪拜先祖。整个午饭,四周都弥漫着说不出是香是臭的焦糊气味,久了反而讨鼻子喜欢。下午给长辈拜年作揖,零花钱赶紧拿到集市上买鞭炮,百元大钞则被父母“代为保管”。父亲带着我和姐姐在跨年的半夜登上高山,尽情高呼,望不尽那无边的烟花。

而今,姐姐有了家庭,跨年夜,只有我陪父母玩牌,依然不忘一边低头抢红包,一边发着“跪谢老板”的夸张表情。往日要红包的人,成了发红包的人。视频聊天中,看到外甥女收到我发的电子红包时那高兴劲儿,我明白,年味依旧在,只是形式不同了。

社交群里,同龄人都在回忆童年的过年记忆,感叹现在空虚寂寞冷。朋友从上海回来,抱着他两岁的儿子,深情地說:看看爸爸小时候是怎么过年的。

人,都有一种情节,学者陈映芳在《图像中的孩子》一书中,将这种情节概括为“孩子崇拜”。人们相信,孩子比成年人更少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更少世故、更少束缚、更具生命力,当人们成年后,孩童时期的记忆会巩固升华,具备图腾式的魔力。

往昔对“返乡书写”的诟病,有些矫枉过正了。不少返乡人发出唏嘘叹喟并不只是对现实不满和责备,更有捍卫个体记忆的决绝以及对童年的崇拜。留一点尊重给心底的“孩子崇拜”,如果这点尊重都丧失了,置于“春节”文明之下的大多数中国人,恐怕只能在年关的喧嚣中失语。

猜你喜欢
玩牌崇拜姐姐
“玩相”难看
Cлово месяца
微言微语
我崇拜的那条“龙”
西夏天崇拜研究
我最崇拜的人
崇拜
认识“黑”字
十声姐姐等
玩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