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信息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2017-03-12 08:24赖玉娟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大数据信息化

赖玉娟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信息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赖玉娟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大数据”已经在通讯、军事等行业发展多时。近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数据和信息化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在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对审计质量有何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审计信息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就如何提高审计质量提出相关意见。

审计信息化 大数据 审计质量

一、审计信息化背景分析

我国审计工作发展至今,在审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突出成就。中国审计署将大数据审计工作总结为“三个集成、五个关联”。在获取到的各类型大数据基础上运用多种数据挖掘技术,完成对数据的集中分析、疑点发现和分散核查。“十三五”期间,我国更是提出实施大数据战略,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正逐步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大数据战略国家审计也是发展进行时的状态。

二、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综合近年来关于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影响审计质量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公司治理以及审计市场。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会计事务所的组织变更、审计收费、审计市场占有率、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审计人员的任期、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独立性等因素。但是对于这些因素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有些学者的结论却截然相反。由于近几年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有些学者也把目光投向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就在此基础上浅析大数据时代下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审计人员如何在此环境下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三、审计信息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前,传统审计数据信息只能依赖审计人员的人工收集、统计、分类与计算,传统审计方式耗时长、效率较低。如今网络在各领域和各行业的覆盖面不断拓展,信息技术水平也正在飞速提高,审计信息化在此环境下利用计算机技术快速、准确的特点,提高审计效率,使得全面审计成为可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审计信息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一)审计对象更为全面完整,审计信息化能有效降低检查风险

以往手工审计的时代,审计人员大多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从被审计单位海量的相关资料里抽取信息进行查核审验,这就不可避免会导致审计人员的人工误差以及“以偏概全”的发生。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可以对被审单位的所有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和判断,从中找出绝大部分错误和风险。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运用审计信息化技术,使得审计对象更为全面完整,在审计过程中,系统、完整的数据可以分析出一些以前无法发现的细节问题,更清楚地看到数据后面的本质,避免人为因素的主观因素影响和随机抽样带来的“挂一漏十”所产生的弊端,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提高审计质量高审计效率。

(二)审计技术多元化,审计信息化能有效提高审计效率

我国审计工作正处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发展的转型期。传统审计工作过程中,审计人员要长期埋头于众多的账簿、凭证资料及公司相关文件里查找审计线索。而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审计信息化系统软件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审计人员一可以通过计算机快速处理大量审计基础数据,并对其统计分析。二可以通过编程在公司的业务控制点上设置控制点,及时监控可疑环节。三可以一步汇总计算各财务数据,通过软件技术提示需要重点审计的环节。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审计人员可以借助计算机等新兴技术设计出更为多元化的审计技术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提高审计项目质量,有效预测防控风险

通过审计信息化技术进行全数据的审计,为审计工作从对过去数据的分析到预测未来企业经营风险的趋势提供了可行性。可以提高审计项目质量,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全数据的专业分析、比较和预测,审计人员可以发现未来可能发展为巨大系统风险的细小风险和控制体系漏洞,从而为企业防控风险提出更加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建议。

四、大数据背景下强化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审计信息化制度建设,建立审计基础数据库

目前,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程度、信息化普及程度不一致,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审计信息化的实际实施情况参差不齐。目前,市场上各审计机构和单位采用的审计软件也多种多样,应该实现一个统一,此外,也要明确审计工作审核中的一些奖惩体系。只有完善制度才能够让具体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才能够保障工作执行的规范合理,进而让审计活动的实效得到提升。

(二)强化人才培训,不断推进审计队伍建设

各企业、机关要加强审计人才人员培训,开展技能培训。建设一支信息化的审计队伍,利用计算机审计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审计人才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增加职业道德。

(三)研发和推广审计信息化软件工具

那些拥有深厚审计工作经验背景的审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技能掌握不太熟练,所以提出的一些审计需求不适应信息化规律。而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审计人员对于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又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完成实质性的审计程序运用与软件设计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再者,将传统审计技术方法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操作的语言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审计信息化软件工具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在运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完善审计信息化软件工具的设计,使其能满足审计人员的专业需求,提高审计质量。

[1]刘言方.浅谈审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质量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2]刘锦萍.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大数据信息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