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影响机制分析

2017-03-12 08:24顾茜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充足率业务收入利率

顾茜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影响机制分析

顾茜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管制、利率风险、竞争、资本充足率和自我利益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影响机制。

表外业务 影响因素 TRICK模型

TRICK理论将影响表外业务出现和发展的驱动因素总结为:TRICK+理性的自我利益 = 表外业务发展+证券化。外部驱动因素推动了表外业务的产生,而商业银行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使得表外业务得以创新壮大。

一、以金融环境为核心的外部驱动因素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影响

(一)技术对表外业务收入影响

金融业出现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为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广阔前景,其一使以前不可能的表外业务发展变成现实,同时使以前没有利润的表外业务盈利,银行变为愿意主动去负责,如代理服务;其二,高科技推动了银行资产价值转移,可以带来手续费佣金,如咨询服务。

(二)管制对表外业务收入影响

国际监管以《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Ⅲ》 为依据。国内监管方面,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监管标准。

在西方,表外业务与监管是以有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形成了“管理—创新—再管理—再创新”的动态均衡。其机理是:随着金融技术的进步,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监管特别是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日益严格,商业银行短期经营成本上升和收入下降,迫使银行业探寻新的利润来源。表外业务能影响银行收益,具有成本低、利润高、风险小等优点,是商业银行盈利的又一增长点。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商业银行不断开发新的金融工具以避免政府管制。可见,监管机制推动了表外业务的健康发展,保证了银行机构的安全。

(三)利率风险对表外业务收入影响

虽然利率的频繁波动造成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增大,但从另一个角度,利率风险也促成了转移价格风险的表外业务产品的需求增大。事实上,发达国家利率在1970-1980年发生了频繁波动,确实引发了一些表外业务产品的出现和壮大。主要原因在于表外业务的发展能够有效防范利率风险,避免利率波动带来的收入降低。这样说来,利率风险对表外业务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四)竞争对表外业务收入影响

由于1980年代放开了金融管制,西方出现的国际化和自由化趋势,导致金融同业竞争加剧。由于非金融机构抢走了商业银行相当多的传统业务,许多靠存贷款利差盈利的金融机构收入减少。商业银行面对竞争,需要开发金融衍生工具、贷款承诺等多元化业务赢得客户,满足他们的多种需求。因此,竞争有利于推动表外业务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表外业务收入。

我国商业银行的同业竞争有着自身的特点,国有商业银行始终在银行业中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市场份额、资本金,还是网点分布、技术力量,都大大超过其他银行。这种寡头垄断性的市场说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较小。较小的竞争力不利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

(五)资本充足率对表外业务收入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调整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的下限,分布由2%至4.5%和4%至6%。资本充足率下限的提高,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表内业务的发展,使得多余资金转向风险保障,减少了将其用于其他方面的收益,对商业银行盈利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金融业不约而同将表内项目表外化,将利润增长点由传统业务迈向表外业务。由此最低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能够驱动表外业务发展。

目前,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基本达到了监管标准,短期内资金缺口压力较小。由于不需逃避金融管制,银行业缺乏表外业务发展动力。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社会发展,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需求增大,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商业银行就必须扩大贷款业务规模,扩大自身资本扩张。在此基础上,还要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这对商业银行资本和流动性需求造成一定的压力。存贷业务获利压力较大,银行业势必通过开展多元化的表外业务来增加收入,降低成本。

二、以利润率为核心的内部驱动因素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影响

面对利率市场化,银行间竞争日益加剧、金融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商业银行经营效益逐渐缩小,为了寻找新的盈利空间是发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内在动力。

总的来说,理性的自我利益是社会供求双方作用的结果。随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金融市场需求增加。其一,金融业的繁荣带来了银行信贷业务需求增大。而现存的银行信贷业务供给力量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市场融资需求。其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带来了居民收入的增加,激发了居民对财富管理的需求。而传统的存款业务收益较低,股票投资又存在较大的风险,此时就需要银行表外业务的理财产品来弥补两者之间的不足,使之满足居民理财需求。

[1]胡静,金颖.基于TRICK 理论的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发展驱动机制研究[J].武汉金融,2007(7):33-35.

[2]李萱.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0,243(9):67-75.

[3]魏玉敏.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8(7):174-174.

[4]曾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14(9):45-47.

猜你喜欢
充足率业务收入利率
软件业:加速增长、加速转型
为何会有负利率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饥饿”蔓延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