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7-03-12 08:24胡昌昊中央民族大学
消费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进出口内蒙古

胡昌昊 中央民族大学

内蒙古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分析

胡昌昊 中央民族大学

近些年来,我国借助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等重大契机,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连接中国“三北”的北部边疆地区,拥有天生的地理运输特殊、农牧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民族特色浓郁等优势。然而国内外贸易市场千变万化,特别是在全球经融危机的爆发以后,内蒙古对外贸易也受到了一定的刺激,问题频出,事态愈发严重。

内蒙古 对外贸易 形势

一、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增速放缓。据呼和浩特海关对外发布区外贸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为767.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8%;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升温,其中,出口为289.1亿元,同比下降17.4%,进口为478.3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有所放缓。

(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有所优化。伴随着内蒙古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直接导致了进出口商品结构随之调整。现在,内蒙古进出口商品已经有十多个大类,将近700多种商品涌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大幅度提升,特别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数量逐年增长。

(三)对外贸易市场更加宽阔。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密切的贸易联系,合作还在进一步深化。以前,内蒙古进出口市场结构主要分布于日本、韩国、香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现如今逐步向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转移。日本、蒙古、韩国、俄罗斯、美国依次成为全区前五大出口贸易伙伴国和地区。当中,与蒙古贸易额为9.94亿美元,同比增长46.8%,增速迅猛。

(四)对外贸易结构趋多元化发展态势。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为208.3亿元,增长8.8%,所占比重从24.3%(2015年)上涨为27.2%(201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32亿元,增长1.1倍,可以惊喜地看到,自治区贸易结构越来越多样化。

二、内蒙古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政策执行灵活度不够。内蒙古深居内陆,执行政策灵活度低于东部地区,这对该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有一定的障碍。另外,内蒙古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还存在许多规章制度方面的不足,比如政策落实有失偏颇,从而削弱了国家和内蒙古对贸易扶持的力度,减少了对外贸易的上涨势头。

(二)灾情频繁,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内蒙古地域宽广,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气候灾害常常发生,干早、风雪、洪涝、鼠虫灾害不断。而其中干旱影响最大,据资料分析表明,内蒙古中部地区10年7旱,3年两小早,7年一大旱,特别是春季干旱时长对该地区农民生活和畜牧业生产损失非常严重。再加上冬春积雪过深,风速过大和长期无积雪也会加重灾情。另外,内蒙古地区天然草牧场退化严重,据全区第三次草原资源调查统计,全区退化草原面积为37555万亩,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9.37%。其中,重度和中度退化面积分别占退化总面积的17.4%、35.32%,事态十分严重。在退化草原中,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降低降,沙化、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加,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三)人力资源稀缺。内蒙古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稀土和冶金行业,其他领域和行业的技术人员非常稀缺,再加上用人机制不够灵活、其他技术人才优待少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种类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这将极大地制约该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缺乏市场竞争活力。

(四)国际贸易竞争激烈,贸易保护日趋激烈。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制约自由贸易的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激烈。2009年以来,我国成为了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国。据世贸组织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全球约35%的反倾销、71%的反补贴都把矛头对准中国。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0月底,共有19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8亿美元,同比增幅达639%。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的紧张局面。

三、促进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进一步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在经济、政治、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给予了西部地区很大的优惠和扶持,使内蒙古的经济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内蒙古地区资源和畜牧业的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应该进一步争取得到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使该区对外贸易在规模、方式、贸易对象和贸易产品等各层面有所突破,进一步的发展。

(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与贸易不能拿牺牲环境作为交换代价,在发展内蒙古地区对外贸易的同时,必须注重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草场绿化保护,放慢草场沙化速度,使内蒙古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共同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加强外贸人才的培养。重点加强内蒙古营销人才的培养工作,改变当前外贸业务人员数量匮乏现状,尽早培养出一批营销经验丰富、又能适应国际竞争的营销人才;要注重营销人才外语能力的锻炼、精通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为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献言献策。

(四)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实施多元化战略。内蒙古自治区对外贸易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比较落后,对外贸易依存度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继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调整好进出口商品比重、产业结构和关联度,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充分发挥自治区地缘与口岸优势,加速实施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和发展俄罗斯、蒙古市场的同时,有效拓宽东欧以及拉美、中东、非洲地区等国家的金融市场。

[1]那颖.西部地区边境贸易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2]刘永光.对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8).

[3]苏红梅等.《十二五》时期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12(2).

[4]张宪武.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分析[J].中国外资,2012(4月下).

猜你喜欢
内蒙古地区进出口内蒙古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内蒙古地区选拔赛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常用野生植物相关传统知识研究
爱在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