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人力资源开发变革

2017-03-12 08:24王艳红山西省运城市军转干部培训中心
消费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人才

王艳红 山西省运城市军转干部培训中心

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人力资源开发变革

王艳红 山西省运城市军转干部培训中心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人力资源开发为促进人才发展提供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结合两者的关系及我国国情,本文着重提出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变革。

产业结构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企业现状和未来,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对管理人员、企业员工提出了工作要求。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人力资源开发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一致,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也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 各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

产业结构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为: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人力资源开发定位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有效地发掘企业和社会上的人力资源,积极地提高员工的智慧和能力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经济起飞的时代,人力资源绝对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目前,各国政府都意识到人力资源是战略资源,是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然而,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重要性仅仅是竞争时代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除此之外,竞争优势的获得还需要合理选择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美国就是采取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通过采用不惜招聘人才、灵活就业政策、市场导向的教育培训、详细的职业分工、高激励措施手段开发人力资源使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破,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而确保了其经济霸主的地位。不过,简单地认为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数量越多越好,比例越大越好,这种观点也是有失偏颇的。不同的经济增长状况,总是要求不同的人力资源质量与之相适应,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选择不能脱离现实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水平。

三、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变革

我国是一个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国家,制定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必须以此为落脚点。虽然在北京及东南沿海城市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基本完成,甚至有些城市还具备了某些后工业化的特征,但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还是处于欠发达状态的,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更是当前举国上下倍加关心的问题。因此,围绕当前实际情况所制定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必须切合实际,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

第一,中国的国情要求当前的经济战略是在农村城镇大力发展制造业。中国目前一方面要尽快尽量发展新经济,但是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制造业,这是由中国今天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口13亿,绝大多数在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一直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现在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大幅度增加。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是粗放型与原始劳动型的,强度大,成本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本无法与西方国家的农业抗衡。因此,中国应该及早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开发与深度开发。

第二,中国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同样需要职业技术人才的支持。未来的经济,是高技术的经济,是知识性的经济。我们要优先发展计算机,通讯网络,生物技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医药保健,房地产业,航空航天以及军事技术等新兴产业,要在那些重要的高科技产业的制高点上,有我们中国的一席之地。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做一个制造业的大国,这虽然可以发挥我们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但是我们将可能因此始终步发达国家的后尘,永远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发明创造,有自己的高科技,有自己的科学研究,为将来成为一个科技大国做准备,打基础。

第三,世界人才争夺大战中职业技术人才是中心。发达国家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了,企业在本土已无什么发展潜力,而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西部要达到东部的水平足足还差20年的高速增长,可见中国的市场有多大。外企来中国,会带来资金、技术,但不可能带来很多职业技术人才。他们从本土带来这些人才成本很高,而中国的人才物美价廉,这也是外企看好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毫无疑问,外企所需要的大量高级职业人才要从中国本土产生,而国有企业将是首先掠夺的对象。国企是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聚集地,人才素质不错,但很多国企不景气,待遇差,面临严峻的人才危机。国有企业中的弱势者,将首当其冲。在人才争夺中,国企中那些已经干出成绩,处于关键岗位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将成为争夺的主要目标,他们的流失将对国企带来严重影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因此把国企的这些职业技术人才堵住不让走呢?显然,这是行不通的。原因有二:一是现在的市场是开放的,很多外企用人不要档案,想堵是堵不住的;二是即使把这些人才堵住,外企得不到所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那么,他们在中国将难以发展。

王艳红(1975-),运城市军转干部培训中心,经济师。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