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哈尔滨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

2017-03-12 08:24张登耀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企业发展

张登耀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促进哈尔滨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

张登耀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当前哈尔滨市处于经济新常态、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环保产业发展是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环保问题,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因此,分析哈尔滨市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哈尔滨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环保产业 问题 对策

一、哈尔滨市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哈尔滨市政府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经济发展逐步向绿色、集约转变,哈尔滨市城市环境改观明显。一是空气质量指数提高;二是水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哈尔滨市通过对总量减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治理,使水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二)多渠道、立体化的环保体系建设和政策鼓励效果显著

哈尔滨市通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政策扶植等多种方式推动环保产业发展。一是土地使用计划向环保产业倾斜,对列入大型、重点环保产业项目给予土地使用政策优惠;二是加大环保产业资源配置。引进国内环保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三是加大对重污染行业废水处理、城镇污水资源再生利用、安全饮用水、清洁燃烧及烟气污染、受污染土壤修复、水环境污染监测的研发、制造、转化;四是加大对废水、废气、重金属、危险废物等重污染行业的监控力度,严格规范排放标准,如出现超标排放行为,依法通告并通过媒体曝光。

(三)环保科研能力稳步提升

哈尔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环保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支持,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哈尔滨市环保科研能力整体实现了阶段性的提升。哈尔滨市环保企业在研环保项目领域涉及节电节水、燃气节煤、污水处理、空气污染防治、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开发推广等。同时,哈尔滨市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也在积极推进环保研究开发,加大环保技术的科研公关和成果转化,为哈尔滨市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四)宏观经济形势适合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目前国家层面大力支持环境污染综合预防治理、燃煤锅炉新能源利用、绿色建筑、节能照明工程,这些领域也是哈尔滨市环保产业深化技术研发、加大资金投入的重点发展对象,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的多重优势给哈尔滨市环保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哈尔滨市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环境治理压力较大

从目前哈尔滨市政府层面和环保监管部门自身来看,主要问题是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发现问题能力差。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日常监督检查等还只是局部的、被动的,既有布局的不合理,也有设备的不完善,更有技能的不适应,导致一些环境问题很难第一时间被发现并跟踪状态、掌握情况、分析来源;二是参与决策能力差。虽然哈尔滨市环保部门这几年积极参与综合决策,但环境保护规划不统一、不健全。造成城市规划发展与区域环境功能、环境要素结合不充分,缺乏系统性的审批、管理理念,特别是已经建成的工业园区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使环境管理工作从源头上就形成了欠账;三是行政执法能力差。往往只靠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缺乏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同时日常监管缺位、手段不足、水平不高、应急能力低,依法执法与正确规避责任的意识和方法欠缺,致使出现很多无效监管;四是评估效果能力差。既有跟踪检查不到位问题,也有第三方监测、监理、评估机制不健全和专业服务力量不足问题,如果不尽快转变观念,将直接影响环境管理预期效果。

(二)环保产业税收政策调整影响环保产业发展走向

财政部和国家税收总局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的征收进行了重新核定,该文件取消了增值税免予征收,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也进行了调整。例如:按照新的规定,污水、垃圾及污泥处理劳务需要缴纳30%的增值税,再生水产品需要缴纳50%的增值税。增值税率的增加,污水、垃圾和污泥处理、可再生水生产行业生产成本会加大,整体收益率会下降,会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运转能力。因此,国家相关税收减免政策的调整,会影响哈尔滨市节能环保企业的生产经营与财务状况,可能会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个别环保领域产能过剩

随着环保产业的兴起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社会资本集中进入环保行业,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虽然哈尔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大量资本进入个别环保领域形成产能过剩、投资过热的情况。例如:公众对风能、太阳能光伏、多晶硅等新能源产业预期较高,大量资金介入,造成投资大于实际需求,最终引起结构性产能过剩,一批环保企业受到较大经济损失甚至破产重组。同时,哈尔滨市近年来兴建了一些环保产业园区,个别产业园区规模较大,但入驻环保企业较少,且入驻企业从事的环保产业关联性不强,产品种类繁多。一些环保企业存在盲目跟风,推出大量PPP项目,造成一些PPP项目尚未进入建设阶段就临时变更用途,甚至存在项目未建即夭折的极端情况发生。上述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企业战略判断不足、投资过剩造成的。因此,环保产业链尚需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节能环保企业应加强战略管理,完善、拓展企业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做好产品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推广,基于专业化战略发展的领先视角,进一步推动相关环保产业的分工细化。只有基于细化、拓展环保产业链,符合产业长期战略的环保投资才是环保企业和行业最需要的。

三、促进哈尔滨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创新环保发展模式,助力环保服务产业发展

哈尔滨市要通过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扩大环保服务产业和培育再制造服务产业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快哈尔滨市环保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通过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哈尔滨市应继续通过政府行为促进环保服务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奖励与补贴力度,完善环保节能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开展能源监督审计和环保评估诊断,健全能源统筹配置管理服务平台,切实推动重点企业、能耗量大的企业进行节能改造,鼓励新能源和环保企业发展壮大;二是继续深化环保服务产业,开展污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鼓励新技术、低能耗、少污染特征的环保服务、治理特许经营企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修复;三是培育再制造服务产业,推动能源物资循环利用。切实建立低值易耗品再回收、废旧物资重复使用、高值易损耗零部件再制造和高能耗资源再利用的资源循环应用系统,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深度修复、激光纳米等方式提供再制造服务,推动构建哈尔滨市低值易耗、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交易平台。

(二)健全环保激励约束政策机制,营造环保市场环境

通过修订环保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污染防控预防监控与考核体系、健全价格收费和土地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环保市场化机制等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环保产业环境。一是修订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提高产品效能和限额标准,修订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投资评估和审核配套实施细则,加大环境污染的惩罚与责任追究力度;二是修订完善节能减排、污染防控预防、监控与考核体系。加强环保治污的预警系统,健全将节能减排作为重要绩效考核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大对高耗能产业重点企业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的追踪、督查和整改力度;三是修订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剩余能源再利用、可再生能源重复利用的价格优惠政策,通过错峰用电用水价差调整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使用,改进垃圾处理、供热计量、城镇污水治理等方面的收费与补贴政策,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四是推进环保市场化机制。深化电力供给侧改革,鼓励污染综合治理的市场化运作,探索排污使用权、污染付费、破产补偿等市场化调节机制,推进生态补偿市场运作机制。

(三)深化环保技术研发,提升环保产业市场竞争力

加强环保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环保核心技术研发引进、促进环保产业科研成果应用,进一步提升哈尔滨市环保产业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强环保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哈尔滨市环保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环保企业主持各类节能环保研究项目,做好环保技术研发或实验中心的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深化区域环保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政府组织、骨干企业牵头、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环保产业创新应用系统;二是加速推进环保核心技术的研发或引进。充分利用专项科技资金,通过技术攻关、核心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加快对重大关键环保技术的研发应用。例如:能源分梯级利用、二氧化碳热泵、低能耗余热利用、供热锅炉高效化、污染物综合治理等方面;三是促进环保产业科研成果应用效果。在哈尔滨高新产业开发区,建立具有示范效应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突出环保产业规模化和产学研结合的特点,推进环保高新设备生产、高效环保产品推广和关键环保技术应用,切实促进环保技术向绿色环保经济成果的转化。

[1]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2017年哈尔滨市政府工作报告.

张登耀(1981-),男,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企业发展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