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17-03-12 08:24郭文辉江西省遂川县统计局
消费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服务

郭文辉 江西省遂川县统计局

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郭文辉 江西省遂川县统计局

随着信息产业持续的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大数据环境之下,加强统计信息化的建设十分重要。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普及和专业化为我们提供极大便利。

大数据环境 统计 信息化建设 思考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应该有相应的提高。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浪潮中,我们应充分意识到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才能在大数据环境下做好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重视工作,研究统计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认清现存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解决问题,提高大数据环境下的统计信息化工作效率和质量。

一、统计信息化发展历程以及当下统计信息发展水平

1.统计信息发展概述。统计信息化具体指的是在现代互联网技术支持下通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建设统计信息资源,进行统计信息资源的运用,改善传统统计工作的工作方式,实现信息采集、传递、加工处理等过程的一体化,此过程我们称作统计信息化。

目前我国统计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大数据时代下,创新型的信息管理手段和方式会为创新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强大助力,大数据技术依靠信息网络,将会让信息管理平台的创建过程变得更加简洁、高效。大数据环境下的统计信息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企业决策和公共服务,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1]。

2.当前统计信息化和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化要求的区别。为了方便国家与地方数据交换,提高信息交流效率,满足各个层级的需求。统计信息化主要有四方面要求,一是信息数据的应用化、二是信息内容的数字化、三是信息设备的现代化、四是信息服务系统的完善化。

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化要求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建立政务信息数据共享平台,以便开发高质的统计数据产品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是高水平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以便为政党服务信息数据提供有力支撑[2]。

二、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1.大数据的含义。大数据是被当今公众津津乐道的一个热词,目前还未有明确的定义,维基百科解释大数据是无法在容许的时间内用常规软件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大数据利用现有的软件无法在一定时间内处理数据,表明数量量级大,内容丰富。大数据能为社会经济变化的决策提供参考,让公众获得可靠的信息服务。

2.统计数据和大数据的关系。在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大数据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名词。大数据是信息产业持续高涨的重要引擎。统计在大数据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大数据容量大、混杂而不精确的数据集合。针对样本大、随机性强、不精确的问题,统计可采用抽样法来减少样本量,提高样本精度,让我们更好的发现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统计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无疑提高了效率,在数据爆炸的时代这点尤为重要。在统计工作中有两大特性,数量性和总体性。大数据时代数据基数足够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数据的分析从而得出总体规律,统计在数据时代的应用,将使数据更好的为人民、社会服务。

三、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价值分析

1.大数据环境下的统计服务于党政

大数据环境下的统计服务于党政,目前来看,财政、货币供给、进出口等数据都被导入相应的行政记录里,可随时查询。从统计发展趋势来看,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效率走向现代化,政府数据化管理已成行政管理必然趋势,全面可靠、准确而及时的统计数据在国家宏观调控和重大决策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大数据环境下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政府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大数据时代打破信息封锁,充分体现数据价值,实现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而且随着大数据的不断深入可以提高政府对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和分析,最终提升政府分析的预测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3]。

2.大数据环境下的统计服务于人民

统计信息化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企业决策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大提高了国家治理水平和效率,比如财政大数、公安大数据、工商大数据、民政大数据等,企业大数据下的财务大数据,通过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综合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计算与预测[4]。

四、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优化信息统计职能机构设置。打破部门、行业限制,按统计业务流程分别设立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发布、质量评估、执法监察等主管部门。

2.建立开放兼容的信息发布共享系统。第一,规范各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网站建设,缩短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过程的时耗,使数据发布更具时效性。第二,大力推进利用新媒体公布数据。第三,加强统计部门信息公开共享,实现统计数据跨部门、跨行业共享共用和统计数据在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上共享发布。

3.在大数据环境下,各个统计部门工作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统计信息建设的资金投入,引入现代化信息处理设备,保障统计软硬件能高效运行。另一方面,信息统计部门要重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系统学习,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将数据应用到生活生产中,可以有效地帮助政府部门或企业对未来发展做出准确的预判,以便采取改进措施。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统计效率和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动力,统计信息部门应实施严格的统计保准,建立完善的统计信息数据库,使统计数据更好的服务大众、服务社会,助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1]蔡华林,凌海涛,黄陟,等.大数据背景下推进电网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6,04:33-36.

[2]温淑萍,黎美,王日昕.大数据时代下江西地税稽查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2016,04:31-34.

[3]范炜玮.军队医疗服务大数据交互式统计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

[4]赵世强,肖虎.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271-272.

猜你喜欢
信息化环境服务
月“睹”教育信息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环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