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思考

2017-03-02 10:52刘明晋
俪人·教师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激励策略班主任

刘明晋

【摘要】在素质教育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有效的实施激励策略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激励措施的实践中却还存在形式主义、过度负向激励、公平性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那么就要求师生树立正确德育教育的认识,保证激励措施的公平性,激励措施多样化发展等手段来完成小学德育教育任务。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班主任 激励策略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人们关注人才的思想素质的培养。小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培养出高尚得到的情操。而这与我们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之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

一、激励措施对小学德育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激发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关注

在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采用激励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和直接的激励联系在一起的。教师采用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则能够让学生更加的关注德育教育内容,形成深刻的印象。像学校举办的各种德育活动竞赛是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尤其是那些获奖的学生甚至会终生的记忆这些德育的内容。比如在小学的教育活动中,给学生评定的等级和发出去的奖状会让家长张贴在家中显眼的位置,作为学生进步的一个证明。

(二)引起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有还很多的琐事要处理,所以很容易就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激励机制的引入会让学生的德育学习情况成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教师就会更加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效果。学生的德育成效也就成为了教育活动关注的重点。因为有了激励所以就需要考核前提,一旦将德育教育纳入了考核中教师就会直接的关注。

(三)调动了学生之间的竞争

有了激励措施,小学生之间会进行竞争。每一个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别人的关注。而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中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通过这种奖励或者典型的树立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尊和自豪。那么,激励措施就能调动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我们常听学生说“xxx做的很好” “xxx是标兵”等言论,这实际上就是学生之间竞争心理的体现。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的窘况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德育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活动中采用恰当的德育教育实践,进行学生的爱国教育、理想教育、三观教育等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但是在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却存在这现实的困境。这些困境往往会带来德育教育的窘迫之态,导致激励效果无法达到。

(一)形式主义占据了上风

小学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也没有意识到小学生德育教育对学科知识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比如每年的三月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时候,教师会按照惯例办黑板报、检查学生卫生、评定学习雷锋小标兵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落实到学生教育之中,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组织的活动,甚至典型都是教师直接任命的。

(二)过于侧重负向激励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动中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负向激励措施过多。比如在检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時候直接的让学生背诵条例,不会背诵的直接罚抄。长期的负向激励会使学生失去了对德育内容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很强的叛逆心理。导致了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这都不利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

(三)公平性得不到保障

很多时候学校并不会对激励措施的公平性进行监督,即使有的学校制定了学生评议表也让学生填写了,但是基本上学校不会将此作为教学考核的参考。而很多我们看上去的“坏”孩子并不是没有闪光点的,但是却往往因为不公正的对待而被忽视。这就让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的优势作用无法发挥出来。

三、抓住激励措施,促进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措施

激励措施在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能够带来很多的好处,而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之间又是相互促进的。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小学生的全方面的发展就需要借助激励措施这个手段来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树立小学班主任的正确认识

小学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中,班主任需要对德育教育工作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在小学生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价值;认识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文化课程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认识德育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作用。有了这些基础性的认识以后就需要在教育实践中采用扎实而有趣的教学形式来提升小学生德育教育成效。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活动中要发挥“以身作则”的作用,以模范带头作用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尊老爱幼的时候可以讲述自己曾经做过的尊老爱幼的事情;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上课的时候着装典雅,话语轻柔,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形象。

(二)保证激励措施的公平性

不管怎样的激励措施的实行都需要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包含了对教师的激励和对学生的激励两个方面。不管是针对教师还是针对学生都需要实事求是的去展示学习情况,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来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保证激励措施的公平性首先要尊重学生。教师需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德育亮点,发现他们在人格、品德方面的异常之处。然后给出相应的评价。而教师的激励措施的公平性需要在学期的绩效考核过程中实现。学校可以安排教师的自评、互评,甚至考核等方式来确定教师德育教育工作的情况。另外,学校还要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考核与评价进行监督和管理,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来保证教育考核的正常化、公平性。学校可以组织领导和学生小组来监督每一个班级德育教育的情况。在每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量化管理,然后将各种材料汇总来衡量学生的德育学习情况,并且对考核结果进行管理和检测,保证结果的公正性。

(三)激励措施的多样化发展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激励措施是非常的丰富的。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非常有必要。单一的激励措施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考核和评估是不利的,因为单一的激励措施很可能无法发现学生的德育学习的实际情况,也不能真正的起到激励全体学生的作用。那么,就要在具体的考核评估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措施。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措施结合起来运用。正向激励包括了典型的树立、奖品证书、经济奖励等;负向激励措施包括惩罚;布告公示等。侧重正向的激励,适当加入负向激励措施。这样就能促进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蜀民 甘霖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J] 中华少年. 2016(20)

[2]姚中华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 2015(23)

[3]康欢欢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6(21)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教育激励策略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班主任
浅谈如何对新时期的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以童话为载体力促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