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肉牛生态饲养模式探索

2016-11-29 07:24李继珍刘召乾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养牛牛粪母牛

李继珍刘召乾

(1,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畜牧兽医局 272100;2,山东省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 272131)

林下肉牛生态饲养模式探索

李继珍1刘召乾2

(1,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畜牧兽医局 272100;2,山东省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 272131)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沂山系南麓,东部系沂蒙余脉低山丘陵,西部为平原沃野。气候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1℃。邹城市金瑞牛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生态资源,开展牛场建在了树林中,实施 “优质肉牛基地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林下养牛,使牛舍绿树环绕,常年保持空气清新,氧气充足,温湿调节适宜,创造了牛场适宜的小气候,减少了疾病发生机率,促进了牛的健康发育和繁殖。目前,该项目已列入国家 “星火计划”和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支持项目。

1 关键控制点

1.1 卫生控制

首先,应搞好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其次,及时清除养殖舍内粪尿,做到日产日清,并特别注意死角中的粪便和污水。一般采用干清粪工艺,尽可能保持粪便干燥,堆积于贮粪池,经发酵产热杀灭病原菌后,用于种植业。经常清洗食槽、水槽、填平积水和洼地。使林下地面保持干燥;搞好环境卫生可以减少苍蝇采食和排卵的机会。

1.2 健全防疫制度

图1 防疫制度模式

1.3 自由运动,增强体质

进入林下后,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尤其是肉用母牛得到充分地运动,机体得到锻炼,增强了体质,有利于分娩及产后恢复。

1.4 适时配种

包括产后第一次配种适宜时机和情期中配种的适宜时间两个方面。配种时机选择的合理与否,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牛群的繁殖率、生产性能与产品量以及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为了做到适时配种,应仔细观察牛群,及时检出发情牛,掌握每头牛的发情规律,使输精时机更合适,受胎率更高。为了做到适时配种,应仔细观察牛群,及时检出发情牛,掌握每头牛的发情规律,使输精时机更合适,受胎率更高。

1.5 保障水料

将精料拌湿与粗饲料搅拌均匀饲喂,适用于自由采食时。先喂粗饲料,后喂精料。将精料撒在槽内吃剩的粗料上拌匀,使肉牛将草料一同吃完。适用于精料比例少的条件。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

1.6 林木管护

对于林木的树干部分要采取防护措施,以避免牛的舔食。基地采用泡沫加铁皮对树干进行了围护,其高度在1.5m作用,效果较好。

图2 林下肉牛养殖

2 模式探索

2.1 建设肉牛养殖生态链,生产绿色牛肉产品

以人类健康为本,生产绿色无公害牛肉势在必行。生产无公害牛肉是由无公害 (无污染,无残留化肥、农药(饲草料生产;健康的牛群;无污染生态环境的监控;严格规范的屠宰工艺等环节所组成,这是肉牛生态养殖的基础。肉牛养殖生态链见图3。

图3 优质肉牛养殖生态链及配套技术

2.2 牛粪尿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牛粪可加工生产有机肥料;利用牛粪生产双孢菇等食用菌;利用牛粪生产沼气,用于照明、做饭等生活方面,节约了用电费用。牛粪循环利用见图4。

图4 牛粪尿循环利用示意图

2.3 推广高档牛肉产销体系,实施优质肉牛连锁回收工程

育种场——提供种牛、精液和人工授精技术——母牛繁殖户饲养母牛接受技术指导、统一进行人工授精——所生犊牛进行登记,由母牛繁殖户饲养到周岁 (体重300kg(—公司按高于肉牛市场价格全部收购—所收购育成牛公牛集中育肥,母牛经选择育种,在项目区范围推广 (发展会员(—屠宰场对肉牛进行屠宰加工,生产高档牛肉—市场营销。入会社员311户,饲养肉牛5000多头。推广良种母牛613头,开展配种 (人工授精(服务2000多头次,回收犊牛478头。

2.4 提供资金和政策性支持

针对养牛资金需求量大、周转时间长、效益略低于其他行业等特点,合作社的做法是:①在农村信用社支持下,给一般养牛户发放小额资金贷款,对养牛大户给于大额资金贷款担保;②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获得养牛用地、繁殖和青贮补偿等政策性支持等。

2.5 分步施行肉牛追溯体系

追溯系统涵盖 《畜牧法》涉及的方方面面,分步实施更利于技术普及和保障产业安全。目前,在邹城市畜牧局支持下,已经安装了产品质量追溯的有关设备,通过打印的二维码可以追溯到牛肉的任何信息,既有利于企业产品的生产控制,又方便消费者及时追溯牛肉产品质量。

3 讨论

3.1 因地制宜是肉牛产业化的科学依据

邹城市金瑞牛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当地黄牛资源,依据生产安全、优质、特色牛肉,产品符合国内外牛肉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当地饲草、饲料的资源优势,结合林下的具体条件,实施和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建立了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养殖综合社会经济效益。

3.2 专业合作社是肉牛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

通过建立肉牛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将农民和畜牧企业单位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共同适应市场经济对牛肉产品批量化、优质化、均衡化生产和供应的要求,实现了肉牛产业化经营之目的,有利于加速肉牛业市场主体的完善和有序发展。林下饲养肉牛作为一种新的养殖模式,通过合作社示范引领,使农民生产有方向、养牛效益有保障,达到了农户与企业共赢,促进了肉牛业健康发展。

3.3 完善和规范产业化模式

进一步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如加强牛粪的转化和利用等方面,还需加强龙头企业和农民养殖户联系与合作,全面提高产业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共同推动肉牛产业化。

3.4 打造特色牛肉品牌,促进肉牛经济发展

从国内外许多地区肉牛发展经验来看,良好的肉牛资源必须通过屠宰加工形成牛肉产品,良种效应才能凸显。中国肉牛业的前景是广阔的,要通过建设肉牛育种及生态养殖基地探索优质肉牛生产模式,通过精细屠宰加工和营销战略策划创造优质牛肉知名品牌,实现肉牛产业升级,达到优质优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5 实行标准化生产,保障食品安全

在肉牛生产过程中除严格执行国家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和要求外,制定了一系列企业技术标准,并认真贯彻执行。饲料和兽药的使用实行官方兽医监管制度,杜绝不良行为发生,保证了所产牛肉的质量和安全性,实现地方林下生态肉牛生产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养牛牛粪母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石牛粪金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丢失的牛粪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屎壳郎大战牛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