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官变”前后

2016-10-26 17:26高浦国
领导文萃 2016年20期
关键词:升官媳妇儿杂文

高浦国

笔者曾在1998年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第八期发表过一篇题为《官腔与民味》的杂文。18年后,退休赋闲,近读鲁迅杂文,有两句话挺刺眼球,一句是“升官不过是一种发财的途径”,一句是“一阔脸就变”。细品这两句的话意,关联性很强;再咀嚼这两句的话味,寓意实在深远。那个“阔”字若指向的是升官发财,则“阔变”的过程亦即“官变”的过程。于是,就有了这篇杂文的题目。

在古代封建社会,有“指腹为官”的典记,而当今的官者大抵都是经历了由民而官这一过程。不少人为“民”时,形端言佳,中规中矩,有模有样,可一旦小小官帽加额,伴随时移位易的“官变”,前后两厢就截然相反,判若两人。

“官变”前后不一样的情形与状态,形形色色,花样不一。有的人为官前任劳任怨,克己奉公,踌躇满志,为官后则混同一般,“斯亦不足畏也矣”;有的人为官前直来直去,表里如一,为官后则刁钻世故,“人前是人,人后是鬼”;有的人为官前丁是丁、卯是卯,为官后则是“马粪蛋两面光”,靠装腔作势混世度日;有的人为官前一身正气,刚直不阿,为官后则装聋作哑,还不准别人“仗义执言”;有的人为官前怜贫惜弱,菩萨心肠,为官后则横端官架,斜眼看人,任凭你嘴说干、腿跑断、礼送遍,他仍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的人为官前是“婆婆”虐待的“媳妇儿”,可怜兮兮,为官后则成了虐待媳妇儿的婆婆,横挑鼻子竖挑眼,看谁不顺眼就“有好果子吃”;有的人为官前铁骨铮铮,不失为一条汉子,“甘为布衣蔑王侯”,为官后则志短气怯,喜谀乐拍,“身为抚台谋王侯”;有的人为官前即使“箪食瓢饮”,也不忘“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为官后则由看不惯到跟着干,“非特色不吃,非高端不玩”;有的人为官前谦恭下士,对独断专横作风口诛笔伐,为官后则“天马行空”,“一览众山小”,一下子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往往“开大会解决小问题,开小会解决大问题,不开会解决要害问题”;有的人为官前“见利不忘义”,“下看金玉不如泥”,为官后则贪欲如炽,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资本”,视为自己的“无形资产”,暗中“权力寻租”,攫取“权力利润”,所谓“上任一月超小康,任职三月胆更壮”……

这些人以“官”为界,“终始参差,苍黄反覆”,前后恍若隔世,无非就是一个“官”字在“左右局势”。比如中国银行长沙分行原副行长李秀云,在金融系统为“民”时,任劳任怨28载,而“官变”一年有余,就从恶如崩,蜕变为“潇湘第一女巨贪”,落了个被处极刑的下场。再说中国贪腐额之最的“巨蝇”,山西省吕梁市原副市长张中生,升官之后,竟利用职权收受贿款6.44亿元人民币,比山西省9个贫困县全年财政收入总和还多,真是骇人听闻,令人咋舌。殊不知,这个贪官为官之前,仅仅是一个粮食单位的仓库保管员。他的“官变”之路,恰恰印证了鲁迅先生的那两句话,他的“阔变”也将他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治理官场里的种种“官变”现象和问题,关键还是编造制度的笼子,使“官”在有效约束下、监督下依法行政,而不能任其为所欲为。(摘自《杂文月刊》)

猜你喜欢
升官媳妇儿杂文
左升官儆曳⒉
“左升官,右发财”
画与理
谁说
男猫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
你有20没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测试任务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