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素养是孩子的起跑线

2016-10-20 20:35侯江
杂文选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改变现状学号起跑线

侯江

开学季,各种学校的趣闻刷了屏。其中,孩子们的种种奇葩表现,可能也体现出了家庭教育偏离正轨的现状。俗话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有一条新闻非常应景:在教师节那天,上海一位父亲因为女儿在幼儿园的学号不吉利,在班级群里开骂了。这个孩子的学号是14号。家长希望老师能够换个数字,而老师认为学号是一入学就随机安排好的,没有办法更换。这位家长换号不成,居然用各种英文单词辱骂老师,对于群里其他家长的劝解也是置之不理。这位家长还非常自信地回应其他家长:“谁看到哪家星级酒店有‘14的?你会给你老板安排住‘14吗?不炒你鱿鱼?”他还非常自信地表示:“我认为‘14应该取消然后顺延,这是国际惯例。”

相信很多读者把这位父亲的言行当成笑话看。“14”这个数字在某些人眼里看着很别扭的原因,是它们合起来跟“要死”谐音。但同时,也有人指出,换个角度来看,这两个符号代表的是“要发”啊!此外,人活一世草木一秋,“14”这个数字,怎么能躲得过呢?最直接的就是,这位爸爸的宝贝女儿,健康顺利地成长到了十四岁那一年,怎么办呢?让孩子直接跳到十五岁?

相关的笑话还有许多。比如,刚入学的小学生,家长抱怨老师没给孩子把饭吹凉,让孩子饿着了;比如,孩子因为身高问题坐到了后排,家长就向学校投诉老师受贿后让相关的孩子坐在前排;比如,孩子向多位同学借钱不还,家长居然在班级微信群里强调:“我家孩子从来不撒谎!”……有一篇文章叫《有一小撮中国家长很奇葩!》,作者杨奇函。这里引述几句:“中国有那么一小撮家长,蛮奇葩。这一小撮家长年轻时候就不懂得什么叫克制、勤奋、隐忍。他们缺乏良好的修养和稳定的品质,他们偏执狭隘又自以为是,他们好逸恶劳又怨天尤人,他们虚荣心强又咄咄逼人。他们有改变现状的欲望,没有改变现状的思路和努力。他们对自己年轻时候的期待已经绝望,便将自己的希望完全倾注在孩子身上。”“有一点无可否认,很多家长一辈子都是个孩子。他们没有履行好个人教育后代的职责,却将责任推卸给别人,不仅对孩子不负责,对社会不负责,还给孩子、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诸多困扰。”

老祖宗早就教育过我们:子不教,父之过。家长的素质,其实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原载2016年9月14日《北京晚报·北京论语》】

插图 / 学号也得吉利? / 张永文

猜你喜欢
改变现状学号起跑线
品读
小老虎种花
我们来打牌
尝试亲历的过程,感受探究的快乐
五行真经(9)
浅谈我的初中历史教学
漫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翻转课堂,培养兴趣,改善职高数学教学
我们班的学号奥妙多
与56号说再见